可能谁都难以将已然成为“海产巨头”的“陆龙兄弟”,与昔日仅凭着销售泥螺起家时的小作坊联系起来。对于“陆龙”的掌舵人陈苗龙来说,这份筚路蓝缕的艰辛,是一笔巨大的精神及物质财富。自创业以来的35年中,他和他的兄弟们,成功导演并见证了陆龙的蜕变,从2万元的小木船到5000平方米的海产中心,从“立足宁波、辐射全国”到漂洋出海、进军国际市场。毋庸置疑,今时的陆龙正凭借一以贯之的努力与良心独占了宁波海产行业的鳌头。
然而,这张行业的“头把交椅”却并非陈苗龙及其股东兄弟们的终极标的。“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创”百年陆龙“基业,让”陆龙兄弟“的分号遍布大江南北,将宁波这些沿袭千年的海产品发展壮大。”
陈苗龙和他的兄弟们清楚,作为当下相对景气的资源性产业,在地域上呈现出扎堆发展的趋势几乎不可避免。事实上,仅宁波一地,就有类似的海产加工企业百余家。在竞争压力骤升的同时,整个行业的弊病也随之凸显-研发滞后、创新缺失、品牌影响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不断考问着企业和海产业的未来,对他们的“百年陆龙”之梦也提出了巨大的考验。
基于现状,陆龙海产率先发力,无论是延续并深化陆龙在品牌与品质方面的良好传统,还是以创新为矛,不断地攻坚克难、过关斩将,都成为了陆龙突围的重要手段,而这也正是成功实现“百年陆龙”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
品质为上 科技护航
一句“食以安为先”,道出了陈苗龙对于品质的所有重视与坚守。在他看来,做食品就是做良心,冒不得一点风险。
为了实现“从产地到餐桌”的完全把控,陆龙始终坚持“零缺陷”的管控体系,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成品销售,任何一个环节都满是陆龙对食品业敬畏之心的彰显。
如何为品质上道保险?陈苗龙用行动给出了答案。“把控源头是第一步,原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品质。”对于这个即便是外行看来都极为浅显的道理,真正能将其落于实处的行业参与者却不多见,而像陆龙这样用心做到极致的更是少之又少。凭借着与江苏大丰无污染滩涂和东海舟山渔场建立的一级品统购“绿色通道”,陆龙正式将货源的稳定与安全握在了自己手中。
在精选有着东海渔产“贵族”之称的梭子蟹、黄鱼、黄泥螺等作为加工原料的基础之上,陆龙于生产环节的二次把关同样近于严苛,无论是斥巨资引进的现代化生产线、科研设备和质保体系,还是业内领先的无菌低温生产工艺、大型低温冷冻库和低温冷冻干燥车间,无不诠释着以“科技护航品质”的真谛,而涵盖了由加工及储存的全过程的层层保护,亦使得陆龙海产的“新鲜”特质,得以最完整的保全。
“我见过一些企业,同样在采购和生产上下足了功夫,但最终的产品质量仍然不能尽如人意,其中的问题就出在了销售环节。”正是有鉴于此,陆龙的发展史上从未出现过加盟商的身影。在陈苗龙看来,加盟之于扩张的优势众所周知,但由于门槛较低、难以实现对各个环节的严格把控等原因,随之而来的品质弱化现象也比比皆是,这对于视食品安全为至高原则的陈苗龙来说,显然是冒不起的风险。
尽管有很多人想成为陆龙的加盟商,但陆龙始终与加盟“绝缘”,如同它以高成本的米酒腌制原料一样,不断有人质疑其自断财路的“傻气”,然而秉持“配方虽无人知,诚心自有天知”的陈苗龙却不以为意。不可否认的是,正是有了这份“傻气”,方才成就了陆龙如今在消费者心目中的高度信赖。
创新保障 “鲜”字文章
对于海产品的评价,人们基本已形成了共识-“鲜”与否是首当其冲的标准。正因为如此,如何在“鲜”字上做好做足文章,便成了产品突破销售半径的重要节点。
“我们只有从工艺入手,延长海产品的保鲜期,才能主动带领宁波海产品实现本土化的突围。”作为陈苗龙最初的理念创新,以“鲜”字引领突围的战略也成功为陆龙打开了发展之窗。事实上,在通过技术攻关解决了海鲜的保鲜问题之后,陆龙兄弟的创新道路也越走越宽。伴随着宁波大世界店、华严店、马园店、慈溪店等本土直营店的陆续开张,其大获成功的表现以及良好的社会反响,给了陆龙“走出去”的信心和底气。沿着这个发展路子,陈苗龙源源不断地将陆龙海产奉上杭州、上海、西安、哈尔滨等地客人的餐桌,而他也一改坐商的本色,走上了主动的行商之路。
“虽然我们从事的是传统行业,但是陆龙的产品结构、营销手段和经营模式决不能守旧。”陈苗龙的创新思维在他涉足电商,开“一站式”配送之先河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鉴于门店极为有限的辐射范围和经营成本的高企,陆龙敏锐而及时地捕捉到了网络的优势,不仅率先于官网设立网上直销平台,更借助淘宝、京东等国内主流电商网站开设自己的品牌旗舰店,这种打破门店销售的新模式,一举实现了陆龙海产为全国顾客“添菜”的美好愿望。
与此同时,网销渠道的风生水起也让陈苗龙意识到了代寄、代送服务不可小觑的市场潜力。因此,陆龙的“一站式配送”应运而生。“在全国范围内,只要一个电话、一个地址,我们就能在两天内把产品送到顾客的手中。”说起这个,陈苗龙不无骄傲。
然而,无论是连锁经营、网销模式,还是一站式配送,都仅是陆龙创新版图的冰山一角,将海产品推向礼品化成为了其营销哲学中的又一经典力作。
在过去,黄泥螺等海产食品基本是家庭作坊的产物,因其粗陋的制作工艺而被认作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传统“小食”.时至今日,中国历来浓郁的礼品文化让陈苗龙看到了为行业证明的希望。为求改变消费者对于海产品的一贯印象,陆龙成为首个形成工厂化、规模化生产的海产企业,并针对业内大行其道的“一瓶二袋三称重”的简易包装现象,在结合传统节日,创新地推出了春节、端午、中秋“海产大礼包”后,并可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包装形式,陆龙也因此成功跻身为爱好海产的人们走亲访友的首选之列。
品牌力量 行业榜样
面对当下诸多“老字号”的日渐式微,陈苗龙总结了其中的根由,“除了存在单个企业规模小、经营模式守旧、产品创新不足等问题外,最重要的是缺乏品牌意识和推广手段。”
单就陆龙而言,强烈的品牌意识几乎已成了它成长道路上的代名词,这与陈氏兄弟起家时的经历密不可分。在创业之初,为了不使自己盛放黄泥螺的容器与其他供应商的混淆起来,陈苗龙和兄弟们便决定在容器上涂写字符,借以区分。“那时我们便想如果能用自己的商标做记号,该有多好!”
正是这个朴素的记号孕育了“陆龙兄弟”最初的品牌梦想,而在之后的发展中,陈苗龙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科学的品牌理念。35年间,他相继完成了“陆龙”、“陆龙兄弟”、“海诺”、“百年陆龙”等多个相关品牌的建设,并且围绕着核心品牌“陆龙”进行了190多个门类的保护性注册。
“让消费者认识、认同一个品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创品牌也不可能是一个短期行为,它需要不断地丰富和长期的维护。我们这35年就是专心做好品质,使陆龙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品牌。”
事实给予了陆龙最好的肯定。如今,在长三角地区,甚至放眼全国,“陆龙兄弟”都是当之无愧的海产巨擘,而在其大本营宁波,陆龙仅大世界一个店的年销售,就几乎超过其所有竞争对手全年销售的总和。在这盛况与荣耀背后,无法忽视的是品牌之于企业内涵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35年的精耕细作成就了誉满天下的“陆龙兄弟”,它的发展史如同一部“变形记”,下海时的“小舢板”变身当代的海产航母,逼仄的咸货行也成为了如今中国最大的“全品类海产供货商”.在一切皆变的背景下,唯一不变的是发展的梦想。因为梦,它成功将偏安一隅的宁波海产传统更新为万人追捧的新时尚;未来,陆龙希望它的百年旗帜,能续写当代宁波帮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