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还是那块地,马庄村农民赵小青种法不一样了。她说,往年收完玉米、种上麦子,就提早准备“猫冬”。如今,地流转给宏亮专业合作社,改种辣椒。“一亩流转费600元,再加上每天打工费七八十元,贫困户的帽子再也不戴了!”
谁来种地?种啥赚钱?中原粮仓河南,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手调结构,一手抓农产品深加工。马庄村所在的平舆县,引入龙头企业白象食品集团,打造辣椒种植基地,每年生产2000多吨辣椒,生产的“辣”系列方便面俏销市场,企业生意火了,农民腰包鼓了。
龙头带产业,让土地增值
秋种玉米,是平舆县射桥镇农民的传统。近年来,玉米价格走低,让许多庄稼人面临难题,不种玉米种什么?射桥镇镇长王富城说:“种辣椒,活儿轻、离家近、挣钱多,成了镇里的重要选择。”
调结构,钱从哪儿来?政府搭建平台,引入龙头企业,通过农民合作社带动农民抱团发展。
不同于平常农户种的土辣椒,白象集团统一种植的三樱椒,色泽艳、椒肉厚、易干制。新品种辣椒农民会不会种?公司聘请农业专家,按照辣椒生长的进度,从育苗、整地、定植、耕作到采收,免费培训。
一下子种这么多辣椒,卖不出去咋办?起初,农民犯嘀咕,马庄村支书、合作社理事长叶宏亮也没底。为打消农民顾虑,公司采取保护价兜底收购,如果辣椒的市场价高于保护价,则以市场价为准;市场价低于保护价,则按保护价收购。此外,企业购置烘干设备,便于辣椒现场烘干售卖。
“在辣椒种植园的带动下,射桥镇蔬菜产业渐成气候,打造豫南重要的优质品类蔬菜基地。”王富城说。
射桥镇人大主席从雁勋算了个对比账:今年玉米市场价每斤0.6元,刨去种子、化肥等开销,一亩地纯收入不超过300元。农民改种三樱椒,每人每月打工能挣2000元左右。
盯紧大市场,靠“健康”淘金
走进白象集团,一条条生产线整齐排列,刚饧好的面经过压延、汽蒸、切割、脱水等工序,即可包装。不足10分钟,一箱箱方便面出炉装车。打开一包方便面,熟悉的是它的形状,陌生的是它的味道。
“面的选择有讲究,80%是强筋面,用来做泡面;20%是弱筋面,用来做干脆面。面粉的品质高了,一杯大骨面卖到6元。”白象集团河南分公司采购部员工侯志勇说,通过研发创新,方便面从油炸到蒸煮,含油量从20%下降到15%以内,降油、减盐,入口更健康。
10多年前,方便面的料包只有盐、味精。2002年开始,企业经过上千次试验,研发出上百个口味的骨汤,推出了“大骨面”。2010年,升级版骨汤包问世。一包骨汤料能还原一碗高汤,一改白水泡面的历史。
“仅方便面的切刀,我们就开发了十几种。”白象集团研发中心中级研究员黄想平说,相比传统的压横刀,企业研发“十字刀”,使方便面更粗;研发的“刀削面”刀,切出的面中间厚、两边薄,和手工刀削面一样筋道。
一粒小麦,可以变身几百种产品。河南依靠农产品优势、市场优势,农产品加工值达到2.33万亿元。白象食品集团董事长姚忠良说:“紧盯消费者需求变化,不断提高研发投入,推出特色、快捷、健康的产品。”白象集团经过20年摸爬滚打,在全国建设了9个生产基地、97条生产线,每年可生产方便面100亿包,消化优质小麦135万吨。产品以“健康、高效”为导向,开发了香菇银针面、鸡蛋金丝面、杂粮馒头、麦芯小麦粉等多个品种,年产值4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