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杨明柱家,小小的四合院里各色的盆景看起来湿漉漉的,老书记刚刚浇过。茶几上,除了“凤”牌红茶,就是他退休前主笔过的《滇红》杂志。得知我们到来,老书记从二楼的书房里走下来,乐呵呵地拿出水果招呼我们。
谈及和滇红的缘分,杨明柱告诉我们,他1986年考上大专,家里没有宽裕的条件允许他上学,他找到了凤庆茶厂,希望能得到凤庆茶厂的资助。他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凤庆茶厂的厂长姓杨,叫杨仕宏,是一个很重视人才的管理者,所以杨明柱很顺利地得到了凤庆茶厂的资助,进入凤庆茶厂。毕业后,杨厂长安排他到雪山新联初制所,从基础的事情开始做起。
杨明柱学习的是粮食专业,并不熟悉茶叶行业,刚入职时,并不了解应该如何做。他自己买两本茶叶方面的书籍,一本是《茶树栽培学》,另一本是《茶叶制造》。到初制所后,他边看书、边学习、边干活。那时初制所条件很艰苦,没有通电,四周都是茶园,与村寨又不相近,这种环境被锦秀茶场的杨春平场长形容成“蛐蛐蚂蚱做邻居,喜鹊乌鸦做叫鸡”。孤山中,就只有虫鸣鸟叫的声音相伴,特别是雨天,烟雨朦胧更是静得害怕,只有读书能消除那些内心的恐惧。在这种特殊环境下,他利用零碎的工余时间抓紧学习,不断充实自已。他看到好茶,就把茶叶拿回来,研究怎么做,又向当地会做茶、懂茶的农民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干了一年,他大体知道了茶叶初制加工的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