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个企业半年报成为追捧的热点。而双汇作为一个“卖猪肉”的在半年时间斩获254.34亿,同比增长7.67%;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23.82亿元,同比下滑0.16%。而双汇背后的万州国际营收更是高达780亿,稳坐全球肉食霸主地位。
数据上看,双汇的增长不大,甚至利润同比微降,但是近期猪肉价格的不断上涨或将成为双汇的机遇。
不简单的双汇!
从一个不起眼的肉联厂到现在亚洲的肉类食品企业,双汇经历了很多,老大的地位也注定它备受瞩目,每一个细节都不会被放过。
在2019年上半年报中,双汇的净利润下滑的瑕疵还是被注意到。但是从数据上我们发现双汇发展的肉制品业、屠宰业和其他分别贡献营业收入约为119.03亿、150.39亿和13.68亿元,同比增幅各在4%、8%和10%左右。
报告期内,公司屠宰生猪857.79万头,同比上升3.67%;鲜冻肉及肉制品外销量152.91万吨,同比下降1.47%。
作为,这样的成绩不差,但是看起来更加是不温不火,用双汇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总体经营平稳运行”。但是对外人来说,老大的任何一点瑕疵,都可以有无数种解读。
在半年报公布之后,双汇就迎来八份研报,一方面对原料上涨导致成本增加的客观情况给出解释,比如长城证券认为非洲猪瘟持续,原材料成本快速上涨、利润承压。但另一方面,双汇想通过提价来向下游转嫁成本的做法似乎成效有限。招商证券指出肉制品业务二季度单季收入同比增长的4.3%由去年底至今三次提价贡献,预计未来一年净利润仍将承压。
特别是非洲猪瘟推动猪价持续大涨,在很多人看来企业的收入应该更高,但事情并非如此。
涨价真的能带动利润吗?
关注双汇的同时,在近期我们发现市场上猪肉价格上涨,许多消费者都在抱怨超市猪肉太贵,20元的价格相比以前涨价幅度不小。
根据农村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从农业农村部公开数据可知,2019年1月-6月我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持续下降,字里行间莫非是说明一件事“缺猪”!另外,全国猪价继续高开,全国27省份猪价均上涨!
截至2019年6月,400个重点监测县生猪存栏量为25561万头,较2018年6月存栏量下降了25.8%;能繁殖母猪存栏量为2511万头,同比下降26.7%。
但是,涨价之后,企业的利润就真的上去了吗?
猪肉价格的上涨其实更多是养猪公司在赚钱,对猪肉加工企业来说,反而要承受成本上涨的压力。并且在涨价之后,企业本身的销量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利润反而受到影响。
从双汇的财报中我们发现双汇发展1~6月营业成本为204.74亿元,同比增加10.22%,整体毛利率约为19.5%,相比2018年全年21.42%的毛利率有所下滑。
双汇在18年12月底、19年4月对肉制品进行两次提价,每次对应综合吨价提升约3%;7月初进行第三次提价,预计下半年综合吨价同比涨幅将近10%。数次提价让双汇整体业务处于平稳发展状态,也仅仅是因为好的涨价策略覆盖了成本上升带来的毛利率下滑。
其实除了涨价的带来的毛利下滑之外,涨价的诱因非洲猪瘟也让市场监管更加严格,作为巨头必定在检疫等各方面进行全新的整改。
双汇的下一步将往哪里?
相比于过去的成绩,其实大多数人更关心的是双汇以后的走向。经历了非洲猪瘟,涨价,仍然能够保持平稳的发展,作为国内龙头,在肉制品上的地位已经没有人可以取代。
双汇在半年报中也明确表示,将贯彻落实“调结构、扩网络、促转型、上规模”的发展战略。一方面要加强新产品推广,加快产品结构调整。肉制品围绕“稳高温、上低温、中式产品工业化”的产品战略,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品评、生产、销售,加快推进结构调整。
就目前而言,双汇在全国18个省(市)建有30多个现代化的肉类加工基地和配套产业,形成了养殖、饲料、屠宰、肉制品加工、新材料包装、冷链物流、连锁商业等完善的产业链,年产销肉类产品300多万吨,拥有近百万个销售终端,全国除新疆、西藏外,双汇的产品都可以做到朝发夕至。
想要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在各方面进行新的布局和升级。特别是非洲猪瘟推动价格上涨的同时,使得监管部门对行业的监管更加严格,更是双汇这样的巨头发展的机会。在制定新的规则的同时,推动整个屠宰行业加速整合,并且完成产业的升级,产品的升级。
在双汇的半年报中,还指出将加强渠道和网络建设,夯实市场基础。生鲜品坚持“建网络、扩鲜销,大产大销上规模”的经营方针,抓住行情机遇,充分发挥全国产业布局优势,深度开发区域市场,实现大产大销、快产快销;肉制品加快餐饮、速冻、新型休闲等渠道的开发,加强网点建设,实现新增量。
从双汇半年报中的这些信息中,我们不难发现,双汇这位巨头的脚步并没有停止,甚至已经准备向更大的市场进发。
在纳食看来,双汇从肉联厂到现在的行业巨头,在一次次危机中不断成长,正是这种不断拼搏,不断前进的气魄。而行业的发展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巨头开推进,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