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尤其是婴幼儿患病后吃药时常不合作,出现哭闹,拒绝吃药,甚至吐药,而捏着鼻子强行将药物灌下容易引起小儿呛咳。其实只要根据小儿不同的特点采取适宜的方法,宝宝吃药并不难。首先要注意避免出现以下误区:
误区一:哄骗、吓唬
对不愿服药的小儿,有些家长采取哄骗、威吓等方法诱使其服药。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小儿感知、认知的能力差,哄骗可造成小儿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误服药物;而威吓则会抑制小儿消化系统的功能,影响其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进而影响药物的吸收,降低药物的疗效。
误区二:捏着鼻子喂药
拒服药物的小儿会紧闭双唇。有些家长这时就会捏住小儿的鼻子强迫其张口,并乘机将药喂下。殊不知,小儿被捏住鼻子后,只好用嘴呼吸,这时药液很容易呛入气管或支气管,轻则引起咳嗽,重则导致吸入性肺炎或因药物堵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误区三:睡觉时喂药
有个别家长趁小儿睡熟后撬开其嘴喂药,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还不完善,且咽喉较狭窄,若突然刺激其咽喉神经,会由于喉痉挛而发生窒息。
误区四:把药混入饮料中
不少家长图省事,趁小儿用奶瓶喝牛奶、果汁等饮料时将药物混入其中。而牛奶、果汁等饮料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把药物放入其中,药物会与这些化学成分发生反应,从而影响或降低药物的效果。
科学的喂药方法:
用少量温开水把药物溶化好(若是片剂,可将其研碎后用温开水或糖水调成稀糊状),必要时适当加些白糖。将小儿抱在怀里,使其呈半仰卧位,头部稍高些,在其胸前围上小毛巾,适当固定其手脚。喂药时要分散小儿的注意力,可先给小儿喂上一口糖水,然后将盛有药物的小匙放进其嘴里,并用小匙稳稳地压住其舌头,趁其上腭往上抬时慢慢将药喂下,不要用力过猛,也不能过早地将匙拿出来,更不要将药物倒在小儿的舌面上,以免使其因感到苦味而将药物喷吐出来。小儿不愿咽药时,家长也可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捏一下小儿的两颊,待小儿张开嘴后,用小匙或药杯紧贴其嘴角将药物喂下。
家长应特别注意的是,小儿大声哭叫或吸气时,不能喂药,以免发生呛咳;如果小儿服药后不久吐了,则应视情况补服药物的半量或全量,以免因药量不足而影响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