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睿咨询的数据预计,中国市场2017年的酸奶销售额将首超牛奶,约为119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8%。而随着酸奶在液态乳中的比重逐年增加,有机构预计2020年其销售额更将达到1900亿元,届时在液态乳中占比将超50%。由于较高的利润率以及巨大市场潜力,酸奶市场目前已成为乳企的争夺焦点,伊利、蒙牛、光明、佳宝等企业纷纷加码布局。业内人士表示,从众多乳企近年来的动向可以看出,高端低温酸奶将成为各方角力的重点。
酸奶销售增速迅猛
2010年酸奶的年销售额仅有330亿元人民币,不足牛奶的一半,而自2013年起,酸奶的销售增速迅猛,在2016年突破1000亿元,逼平牛奶。数据显示,2016年,消费者在常温与低温酸奶品类的消费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43.1%、9.7%,销售增速领涨整体乳品市场。
2016年全国乳制品销售额为3503.9亿元,其中酸奶市场规模约为1000亿元,已占近三成份额。而据Euromonitor数据估算,2017年中国的牛奶销售额将比去年同期增长4%,而酸奶销售额将上涨18%,达到近1220亿元,首次超过普通牛奶销售量。
酸奶销售增速为何如此迅猛?对此,英敏特高级研究分析师顾菁分析指出,消费者越来越崇尚更健康的饮食习惯,这推高了人们对健康食品的消费,比如以高营养价值著称的酸奶。同时,酸奶的美味特质也迎合了消费者对零食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并进一步推动了市场销售。
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消费市场对乳品营养需求的持续升级以及乳企对高利润的追逐。值得注意的是,酸奶是中国乳业近几年增长为快速的品类,来自市场咨询公司英敏特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的酸奶人均年消费量为每人1.8公斤,但与欧洲领先市场的人均消费量约为20公斤相比,其人均消费量则要低很多。2009至2014年,酸奶总市场销售量实现翻倍,增长了111%。
酸奶是中国乳制品行业这几年增长快的品类,但与此同时竞争也非常激烈。
乳业高级分析师宋亮表示,酸奶的利润率约为40%,是普通牛奶的两倍,对光明、伊利、蒙牛、佳宝等企业的利润增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伊利2016年年报显示,净利润比上一年同期上升了4.5%,达到33.7亿元人民币。伊利方面表示,安慕希酸奶销售增长了31%。蒙牛乳业2016年年报则显示,去年酸奶业务为蒙牛贡献了约149亿元,相比2015年的115亿元同比增长近三成,而同期常温奶的增速仅有约12%。
“今年预计伊利安慕希单品销售额将突破100亿元,光明乳业莫斯利安也有望突破60亿元,蒙牛乳业纯甄保持在60亿元以上,但常温酸奶整体市场容量大概为350亿元。”宋亮表示,目前国内生产常温酸奶的企业有40-50家,品牌多达上百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但也趋于饱和。
目前,常温酸奶产品类型已陷入同质化、价格竞争白热化的阶段,对于乳品企业来说,面对增长放缓,寻找新的增长点、发力细分市场、打造产品多元化已经势在必行。
而与此同时,消费者对高品质低温酸奶的需求正在进一步加大。宋亮表示,2011年以来,低温酸奶销售额增速较快,2014年达到26%,其余年份增速均在11%-15%之间。他预计,2020年低温酸奶整体市场规模可突破500亿元。
光明乳业华南地区总经理陈培侨认为,低温酸奶品类将在一线城市保持快速增长,而常温酸奶亦会在二三线及城乡区域快速扩张。“酸奶品类将呈高、中、低产品并存的格局”,陈培侨表示,随着一线城市人们对高品质产品需求增加,高端酸奶将会继续增长。从近三年的发展来看,高端酸奶在一二线城市每年都有30%以上的增长速度,市场份额已经占到酸奶的三成,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市场份额还将进一步加大。而在二三线区域,陈培侨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及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认知低温冷链产品更营养,中低端酸奶将会吸引更多新的消费者加入。
“虽然常温酸奶增长速度快,但在酸奶销售中,低温酸奶仍是销售主流。”业内人士表示,常温酸奶有效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在营养价值方面则不如低温酸奶有优势,低温酸奶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拥有巨大的潜力。
由于较高的利润率以及市场潜力,高端低温酸奶市场目前已成为乳企的争夺焦点,伊利、蒙牛、佳宝等企业纷纷发力低温高端酸奶。
陈培侨认为,酸奶品类的市场竞争会日趋激烈,而竞争结果将是品牌越来越高度集中,市场必将会淘汰一批效率低、不规范的小企业。朱丹蓬表示,等到2018年,低温高端酸奶市场预计将出现“3+2”格局,“3”即为3个全国性品牌,“2”为2个区域性品牌。
“低温乳制品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不管是低温巴氏奶还是酸奶,尤其在三四线市场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宋亮表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冷链物流系统的完善,低温酸奶是消费大趋势,在一二线市场,消费者低温酸奶消费从低端开始向高端转移。
宋亮还指出,受制于冷链和物流,区域性低温酸奶难以离开奶源地和生产地向外辐射,因地制宜,产品差异化,强化品牌营销和推广宣传,将成为将来区域性低温酸奶竞争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