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年前,大三元率先推出正宗品牌的广式月饼,在别的商家都用富强粉时,使用了当时档的面粉作原料,引入先进制作技术及正宗广式馅料,精心做好广式月饼,高额的投入,避免了当时北京市场上广式月饼普遍比较硬的缺点,大三元月饼的牌子从此在京城站稳脚跟。
从1998年开始,以杏花楼、云香楼、集味村为代表的外地品牌月饼开始抢滩北京,然而业绩平平。据杏花楼总公司销售部工作人员介绍,该品牌的月饼在北京的销量每年小额递增,去年北京市场年销售额才50万元左右。
据杏花楼总部工作人员解释,杏花楼在北京市场不大,主要是受月饼的节令性和地域性的影响。月饼需要产销紧密结合,异地生产销售使杏花村在北京市场难以灵活应对。此外,杏花楼广告投入少,在上海主要靠口碑宣传,此外店内有广告宣传画,在北京的广告投入也比较少,很难扩大知名度。更重要的一点是,北京的当地牌子如稻香村等已经足够强大,在消费者心中已经形成美誉,仅靠广告投入打出的知名度,很难与之匹敌。
1999年,广州云香楼在北京投资建厂,投入大量广告。目前市场情况也不理想,各大商场如燕莎、赛特都没有云香楼的牌子。专家们分析认为,云香楼主攻团体订购,零售比较少,估计总销量不过2-3万盒,根本不能与仿膳等老字号动辄数十万盒的销量相提并论。
其他外地品牌如集味村、莲香楼所占市场份额也不是很大。据赛特购物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集味村在赛特销售额大约4万元,莲香楼不到2万元。
看看先驱者的身影,好利来在北京市场上能如愿以偿吗?北京老品牌们能老歌常新吗?今年中秋月圆时,自有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