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光明乳业推出跨界创新作品,烘焙面包店“光明悠焙”正式落地上海。乳业老字号企业光明乳业“涉足”全新的领域,究竟有何战略考量?跨界前景如何?
近年来,百年沪上老牌乳企光明乳业“掉队”乳业梯队,营收、营利远不及伊利、蒙牛,对比三家企业的2019年中报,光明乳业营收110.9亿元,远远落后伊利的450.71亿元营收,甚至不及蒙牛营收额的三分之一;而光明乳业2019年中净利润仅3.67亿元,只能对伊利37.98亿元和蒙牛20.77亿元的净利润望其项背。即使在光明乳业的“根据地”华东地区,其市场也正在被伊利、蒙牛蚕食:在光明的“主场”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上,这一盛会的冠名乳企被授予伊利,光明方面的发声“现有网点不足以覆盖20亿广告成本 ”显得有些落寞。
换个思路,开“网红烘焙店”能否帮助光明乳业打开业务新场景,拔得头筹?
01
重新定义“海派烘焙”风味
开业当天,光明悠焙推出了5大系列32款面包,10余款创意饮品,600秒窑炉直火,5秒蒸汽沐浴等制作工艺。面包制作采用窑炉直火进行烘烤,这是沪上采用如此创新方式的烘焙店。其中,“优倍鲜奶面包系列”每一份鲜奶土司里相当于含有200毫升的鲜奶, 号称“可以手撕的鲜奶”,面包表皮香脆,内在绵软,让食客品味奇特的饮食乐趣。
传统的“海派烘焙”讲究精致,要求面包口感细腻、分量充足,而光明悠焙的窑炉直烤、鲜奶面包、无水制作,在契合上海人的需求的同时,为“海派烘焙”带来了全新风味。为迎合上海人独特的口味要求,光明悠焙对面包的甜度和热值进行了调整,打造了针对上海城市白领的系列产品,如窑炉直火烘烤的意式面包弗卡夏和恰巴达,莫斯利安酸奶口味的经典泡芙以及添加了各种坚果的杂粮面包等。“希望能借此重新定义‘海派烘焙’风味。”光明乳业牛奶棚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为表示。
02
做乳业“斜杠”企业
涉足烘焙业务是光明乳业升级多元化消费场景的举措之一。当前,光明乳业正在推动全产业链的升级与完善,充分发挥“品牌融合、产业链整合、优势联合”的强劲动力,不断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
继2018年收购以食品流通、预包装食品及其他类食品制售为主营业务的牛奶棚后,光明乳业带领牛奶棚不断推出创新产品。而“光明悠焙”更是融合光明乳业的乳制品优势、牛奶棚的食品制作优势的结晶之作。
据何为透露,牛奶棚方面正与光明乳业研究院进行合作,试图把光明旗下其他品牌的优质原料和产品融入面包店“光明悠焙”产品,不断推陈出新。近期已经列入计划的产品有大白兔奶糖曲奇、光明悠焙奶茶以及添加光明鲜奶原料或奶酪的青团、月饼等。
光明乳业大力投资的烘焙行业,前景如何?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大陆人均烘焙食品消费量为6.9公斤,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费量,也低于18.7公斤/人的世界平均水平。但近年来,随着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和国外饮食习惯的影响,我国大陆人均烘焙食品的消费量保持增长,烘焙行业迎来持续增长,预计到2022年中国烘焙市场规模破2500亿元。上海为中国烘焙市场的重要区域,有着悠久的烘焙历史和成熟的烘焙市场。早在民国时期上海即出现过“面包热”,张爱玲曾在《谈吃与画饼充饥》里详细描述她对面包的热爱。而在当下,每年在上海举办的烘焙展则吸引了逾2000家展商参展。可以说,活跃的市场、丰厚的利润增长空间是烘焙行业吸引光明乳业的原因所在。
03
跨界试水,胜算几何
虽然光明乳业想创造新的商业场景,但言易行难。在烘焙行业,上海人比较认可凯司令、柴田西点、好利来等传统名店,这些中外烘焙名店无论在营销模式还是口味上均已切中上海人的“胃口”。对于新进入者光明乳业来说,打造一个全新受欢迎的烘焙品牌,仍然面临较大困难。
“似曾相识燕归来”,光明乳业曾有过曲折的创新经历。今年4月份,光明乳业就曾推出力拓低温市场的产品,即款高端冰淇淋产品“莫斯利安冰淇淋”,但从当前市场销量来看,该产品难以在强手林立的冰淇淋市场中占得份额。在低温奶市场遭遇“行路难”后,光明乳业又开始尝试烘焙店,探索新的业务增长方式。
创新路上,不乏白白交学费的冤大头。但如果光明乳业能借鉴凯司令、好利来等名店的经营模式,打造出一家烘焙名店,或许能为光明乳业成功打开多元化消费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