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伊利植选上线植物奶系列,推出高蛋白豆奶等三款高端产品,植选从豆奶升级到植物奶;2019年5月,农夫山泉高调上线三款植物酸奶,打造植物基酸奶品牌;还有统一、达利、蒙牛,豆奶粉的主力品牌维维、黑牛、北大荒等,纷纷入局植物奶市场。甚至九阳也推出磨豆匠系列盒装豆奶。
饮品品牌和老牌奶企新品不断,豆粉企业产品升级。无论是新入局还是新升级,植物基的风潮已经汹涌而来。那究竟为何植物基产品如此火爆,未来又将如何发展?
-01-
都在谈的植物基市场,有多火爆?
可以说,近几年植物基的概念火遍全球。根据Innova数据显示,2014年-2018年间全球食品饮料新品发布中带有“植物基”宣称的产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8%。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植物基产品销量飞速增长,市场量持续扩张。全球范围内植物基行业价值超过160亿美元。国外植物奶的发展甚至影响了牛奶销售。
据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传统牛奶的零售额预计下降1.2%,而燕麦和杏仁等替代品预计将上涨3%。美国乳制品生产商Dean Foods公司19年11月份申请破产清算。官方披露其破产原因竟是:消费者寻求素食替代品,传统白奶类别加速下降。
而在国内,植物基市场同样发展快速。以豆奶为例,欧睿国际数据表明,2014—2018年,预包装豆奶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年复合销量增长为9.3%,而常温牛奶仅为1.1%;欧睿预测,未来5年,豆奶的增速将是牛奶的2倍以上。
我们以增长快的液体植物奶(下文简称植物奶)做代表,来对植物基市场一探究竟。
-02-
为什么植物奶火了?
植物奶其实并不是真的奶,而是指将植物原料(谷物、豆类、坚果等)破碎,溶于水中,提取,进一步均质化,模仿牛奶的外观和稠度。
严格来说,植物基饮品只是外观与牛奶相似,并不能称之为奶。但植物奶的名称为品类定了一个很好的营养基调。
植物奶在国内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杏仁露、核桃露、椰奶品类中均有高市占的头部品牌(如养元核桃乳市占约88%),新品牌机会较少。近年来植物基产品开发更多集中于豆奶品类,以及少量谷物奶、坚果奶的升级新产品。
自2017年起,国内植物奶进入了爆发阶段。豆本豆引爆市场,上市一年就获得10个亿销售额。伊利植选2017年上市,从利乐钻到即饮瓶装,近期更是推出植物奶系列,打造高端差异化,推6.0g蛋白豆乳系列,来试图建立植物奶品类标杆,抢占用户消费心智。
我们不禁要问,为何近两年植物奶市场动作频出,花样翻新?
1. 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升级,饮食更精准细致
由于动物类制品的高摄入,消费者出现肥胖、三高、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等问题。因此,减糖、减脂、高膳食纤维、弹性素食成为热门食品趋势。
用户开始关注食品标签,关于营养成分含量,选择更健康的产品、更天然的配方,避免人工添加,植物奶是不错的选择。而且植物奶中含有特有功能成分,如膳食纤维、植物甾醇,也有利于塑身及身体调节。
2. 素食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不再单纯是素食主义者的选择素食主义者之前只是一个小群体,市场规模受限制。但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非素食主义者开始接触、尝试素食类产品,实行弹性素食主义,将素食作为一种健康生活的选择,扩大了素食消费的体量,也刺激了植物基产品的增长。
3. 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经济发展对环境破坏的加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食物对环境的影响。与动物奶比,植物奶产品具有更佳的环境友好性,减少因为食物链中动物环节导致的能量损失,也减少因动物环节导致的环境污染破坏。
综上,植物奶产品的消费群体健康意识更高、社会责任心更强,他们需要优质营养满足身体需求,也需要更持续的营养供给。
-03-
风起,植物奶能否御风飞翔
可以说,无论是从消费趋势,还是从可持续营养角度讲,植物奶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否整个市场会进入一个井喷期呢?未必,植物奶的爆发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品类增长趋势如何转化为销量
必须认清国内与国外市场存在显著的差异。与国外相比,国内的用户牛奶的消费量尚不足发达国家水平,牛奶消费仍稳定上升,消费者对牛奶的评价还是很正面的。
植物奶是动物奶的替代品,但如何引导用户产生转变,接受植物基产品是品牌方需要解决的消费者认知转化问题。
虽然植物奶产品近两年入局者众多,但整体发展仍不顺畅。入局较早的豆本豆曾被多次报道,动销困难问题。
2. 消费场景固化,亟需改变
用户对豆奶的认知受已有认知体系限制,容易将豆奶与廉价的豆浆做对比,且豆浆早餐的消费场景固定性强,以热饮为主。
常温利乐包、即饮瓶装植物奶对于消费者来讲都是新的品类,处于品类成长期,拉新引流是品牌主要工作。当前需快速用户了解消费动机、消费习惯,引导消费时机及场景。
3. 传播手段不精准,高举高打易失焦
从当前各大品牌的传播来看,当前仍然是采用广告轰炸、渠道促销的联合手段,签约大牌代言人,赞助综艺节目,来打响品牌。
以豆奶这样的新品类举例,当前迫切的是加强对品类的独特产品利益传播。
这一点更适合通过事件与内容传播,加强KOL引导与知识灌输,输出豆奶品类独特价值信息,打造品牌口碑与健康形象。引导更多用户在更多场景消费豆奶,从早餐主力品转为日常饮品。
4. 同质化严重,品类突围困难
由于加工工艺的准入门槛较低,而植物奶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原料、加工工艺上,导致当前的产品差异化小、同质化严重,品牌竞争压力大。豆奶都在宣导非转基因大豆、0胆固醇,品牌间无明显差异。
-04-
植物奶破局成必然之势
植物奶市场必须打破固有的营销格局。不破不立,只有实现真正的破局,站在牛奶的对立面,以一个全新的姿态来面对动物奶制品,才可能实现突破性发展。
一方面,产品端面临升级改造。通过对原料处理、开发针对性的产品,来进一步针对不同人群开发专属功能产品,满足用户需求,形成消费依赖。
另一方面,拓展消费场景,获得更多用户的喜爱。可以看到,当前豆奶从早期的早餐饮品逐步向休闲饮料过渡。挖掘消费动机、拓展消费场景,从产品口味、包装形式去迎合用户需求。
在植物奶品类发展的前进路程中,燕麦奶的主力品牌oatly的创始人做对了两件事。
其一,重新定义了燕麦奶。他们站在牛奶的对立面,把燕麦奶打造成一种更先锋、“挑战者姿态”的饮料,吸引牛奶的目标客户,大打环保牌,对环境友好,正好符合当下流行的绿色消费趋势;其二,摒弃传统的销售模式,改用社交媒体传播。首先借助咖啡的潮流趋势,利用咖啡师的群体做传播群,进一步拓宽了消费场景。在国内联合喜茶、太平洋咖啡等品牌,推出牛奶替代品,借助社交平台赚足眼球。
对于植物奶来说,当前是品类成长期,各个品牌应该借助消费趋势,集中力量做大市场,在做大的过程中,通过产品定位、品线管理逐步形成龙头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