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三聚氰胺事件刚刚淡出人们视野时,国内乳业日前又再掀波澜。此次焦点集中在我国去年修订的奶业安全标准上。该标准对牛奶的乳蛋白质含量和菌落总数进行了调整,比起2010年以前的“老国标”,“新国标”出现了“一降一升”的情况,降的是营养,升的是细菌。那么,在“新国标”已经实施一年时间后,柳州本土牛奶质量情况如何?记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走访。
奶源:身边也有优质奶源
8日中午,记者随乳牛养殖户冯海明一起,来到他在柳工大道沿线开办的一家乳牛养殖场。老冯的养殖场里一共养了一百多头黑白花乳牛,虽然中午炎热,不过这些大家伙都还挺精神。看到主人来了,它们纷纷站起来“哞哞”欢叫,“它们知道我要喂食了。”老冯拿起一把把青草,不少牛儿迫不及待的把头伸了出来。老冯介绍,乳牛喜欢吃青绿饲料,优质青草是其中一种,而吃得好不好,很大程度决定了乳牛的身体及产奶质量,“牛奶不达标,厂家就会退回,原料奶又容易变质,折腾两下就全浪费了,所以大家都不敢马虎。”老冯说。
老冯所说的“大家”,指的是柳州目前几十家像他这样的乳牛养殖户,这些养殖场为柳州本地乳制品企业提供原料奶。
“同一个品种的牛,只要科学饲养、体格健康,在国外养和在国内养,产出来的牛奶都大同小异。”乳牛场老板蓝柳青学兽医出身,在国营乳牛场呆过,后又自己开办养殖场,乳牛饲养经验十分丰富。他向记者介绍,原料奶的乳蛋白质、乳脂等各种指标,主要因为乳牛的品种不同而有所区别,并不会因为养殖地不同就产生明显差异。
标准:“柳标”高于“新国标”
根据去年6月施行的新版《生鲜乳收购标准》,每100克生乳蛋白质含量下限是2.80克,菌落总数上限改为每毫升200万个。而1986年《生鲜乳收购标准》规定,生乳蛋白质最低值每100克为2.95克,细菌总数为每毫升不超过50万个。
看上去,原料奶收购的标准更为宽松了。那么,老冯等乳牛养殖户,为何还会为原料奶的质量而紧张呢?
今年3月31日,柳州市有2家乳制品企业通过质监部门审核,拿到了新的生产许可证,它们分别是柳州康小乐牛奶有限公司和柳州三元天爱乳业有限公司。这两家乳制品企业的奶源,都在柳州本地。记者从两家公司了解到,目前虽然有了“新国标”,但两家公司仍然坚持高于“新国标”的标准来收购原料奶。执行每100克生乳蛋白质含量下限为3.0克,细菌总数为每毫升不超40-50万个。
生产:从进厂到上柜只要几小时
记者了解到,目前,柳州乳牛养殖场每天挤奶的频率保持在两次左右,挤奶时间主要集中在凌晨和傍晚。挤奶用的是自动挤奶机,大概5分钟便可完成一头牛的挤奶工作。挤出来的原料奶会在低温下保存,规模养殖场都有冷藏设备,可使原料奶迅速冷却至2-4℃,保证了原料奶的营养和品质。牛奶挤出来后,全部送到乳品加厂去加工。
目前,柳州的乳牛养殖场散落在周边地区,与乳制品企业的距离都不算太远。以康小乐的奶源地为例,最远的养殖场也不过十几公里。养殖户凌晨6点出发,只要花半个小时就可运到厂家。而后经过检测的原料奶进入生产线,利用巴氏消毒技术,几秒钟便可完成消毒,再经过冷却、灌装,一个品种大概只用一、两个小时就可生产完成,“加上检测、配送的时间,大概三、四个小时后产品就可以出现在市场上了。”康小乐公司技术部经理莫明规如是说
工艺:保证乳品质量有两道关卡
牛奶是微生物活动的天堂。在常温下把刚挤下的奶不做任何处理,过12小时,每毫升牛奶的微生物含量就可达11.4万个,到24小时每毫升猛增到130万个。这就是牛奶为什么容易腐败的原因。
生产过程中,保证奶制品质量的第一道关卡就消毒和保鲜。柳州奶业协会一位负责人介绍,目前,柳州企业生产的乳制品,普遍采用巴氏杀菌法进行消毒。所谓巴氏奶就是采用低温杀菌,保留有益微生物的乳制品,营养成分损失较小,但它的保质期短,0~6℃的温度区间冷藏保存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常温奶,目前不是本土企业常用的工艺,它运用超高温灭菌技术,用135℃~152℃的高温将牛奶中的细菌全部杀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牛奶中的有益微生物,营养成分损失较大,其优点则是保质期长。无论采用哪种灭菌保鲜工艺,获准生产企业都要通过乳制品质量检验关。
根据新发布的《乳制品安全国家标准》和《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乳制品的检验如今多达37项,包括各种重金属、三聚氰胺、黄曲霉毒素、添加剂、农残指标等都被列入检测范围,“现在每一个批次都必须进行各项检测,按照现在的检测条件,奶农就是在牛奶里掺进一滴水,都能被检测出来。”莫明规说。
未来:本地奶供应缺口或将加大
据介绍,目前柳州鲜牛奶(即当天食用的新鲜奶,不包含其他奶制品)的供应中,本地奶占80%的比例,可见柳州人更倾向于消费本地的新鲜牛奶,但需求量增大的同时,养殖的数量却在减少。经过统计,去年奶牛养殖户有130多家,如今只剩下40多家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减少了70%的奶农。而奶农减少的根本原因在于饲养成本高,光靠产奶不能盈利。
养殖户蓝柳青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殖场规模中等,有75头牛,一个月消耗将近250吨混合料,成本在1.5万元。搭配其他草料,一个月大概要花1万元,月饲料成本将近3万元。75头牛中,除去小牛和未生仔的母牛,真正可以产奶的只有45头,没有意外的情况下,每个月的产奶量4500公斤左右,按照现在的收购价3.5元/公斤,不算场地、人工成本及其他牛的养育成本,要维持运营也是举步维艰。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奶农将牛奶拿到市场上卖更赚钱,有时都不愿意送到企业来。
老冯的养殖场,草料全靠自种,但经营状况与蓝柳青也差不多,他说,如果到年底情况还没有改善,他也只好无奈改行了。“饲养成本在提高,收购价却一直徘徊不前,奶农的积极性必定受到影响,即使本土牛奶质量再好,这样下去,恐怕不是无人买奶,而是无奶可卖了。”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