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陈政高省长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2014年全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和现代农业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其中明确提出“抓好长海县海洋牧场示范县建设”.獐子岛海洋牧场作为建在长海县的全国最大的现代海洋牧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北方黄海海域的长山列岛引进了先进的虾夷扇贝的繁育增养殖技术,尝试底播增殖并获得成功;1987年,这项技术在长山列岛所辖的獐子岛开始了规模化推广,獐子岛建成了虾夷扇贝苗种场,培育的苗种在獐子岛海域进行大规模底播;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獐子岛正式启动了海洋牧场建设,这是中国海洋牧场的起源。
纯净、生态的獐子岛海洋牧场
经过20多年的实践,獐子岛海洋牧场面积已突破2000平方公里,通过苗种繁育、底播增殖、人工鱼礁投放、轮播轮收、装备升级、休闲渔业建设,獐子岛海洋牧场形成了以虾夷扇贝、海参、皱纹盘鲍、海胆、海螺、牡蛎等海珍品为主的海洋牧场产品群和多样化产业群,成为国内实现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领军者。
海洋牧场海珍品资源丰富
这个中国最大的海洋牧场育有虾夷扇贝和鲍鱼良种库、海参和海胆原种库,保证野生原种的可持续性。同时,獐子岛通过产学研平台,开发了“大连1号”皱纹盘鲍、国家水产新品种--“海大金贝”虾夷扇贝,还自主研发了獐子岛红、獐子岛紫等虾夷扇贝新品种。据底播苗种普查数据表明,獐子岛海洋牧场2012年底播的虾夷扇贝苗种,目前长势、成活率均达到预期,尤其是首次小规模底播的“獐子岛红”新品种,对海域的适应性非常好,成活率和亩产均有所提升。2013年,自主培育的“獐子岛红”苗种成为獐子岛海洋牧场底播主品种,占总规模的55%.良种的培育、底播对獐子岛海洋牧场的海珍品产量、品质的提升都将有新的突破。
獐子岛海洋牧场实现24小时实时监测
目前,獐子岛海洋牧场建设逐步向智能化、信息化迈进,实现了依靠科技管控海洋牧场。獐子岛集团与中国科学院建立的“智本+资本”新型合作关系,使得海洋牧场拥有了“千里眼”和“CT机”,根据科研院所绘制的海底“电子地图”,就像牧场分块养护一样,科学规划底播海区,分成苗种暂养、藻类养殖、增殖底播、人工鱼礁等区域,严谨布局、精细管控;獐子岛集团还启动了“海洋牧场智能管理系统”,对涉及海洋牧场的苗种投放、养殖过程、海洋环境、船舶航迹等流程都进行预警管理,对于海洋牧场区域内的苗种长势、生产管理状况、海底产品存量、海洋微生物指标等提供实时数据,实现信息化管理。
未来,獐子岛集团将根据省、市海洋与渔业局和长海县政府制定的《长海县现代海洋牧场建设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在海洋牧场建立海珍品种质创制中心和良种扩繁基地、底播增殖区、人工鱼礁生态示范区、休闲渔业试点示范区、立体循环生态养殖区、鱼类行为驯化基地和现代化渔业装备产业区,通过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等国际化指标,把海洋牧场的运营质量再提高一个档次,进一步助推“海上辽宁示范区”和“海上大连先导区”的建设步伐,促进海洋渔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