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一直都是绝大多数消费者比较关心的,而且也是一直存在的。为了能够及时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不断的整治。“让老百姓‘吃得放心’是、最基础的民生。”1月31日,重庆市人大代表、学平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学平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把食品安全问题解决好了,老百姓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体验其他民生项目。”
社会对食品安全提出更高要求
作为一名在健康领域耕耘创业多年的重庆人大代表,彭学平认为食品安全是一项直接关系13亿多人的民生大事。“现在很多病实际上都是不安全、不健康饮食日积月累造成的。”彭学平告诉中新网记者,虽然目前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但在一些领域仍然存在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农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滥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还在威胁着老百姓的健康。
“这里面有一部分历史原因,但我们也要认识到现在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已经从‘吃得饱,慢慢地变成了’吃得好‘、’吃得安全‘,对食品知情权的诉求也在逐年上升,这要求我们监管部门的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彭学平说,“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这说明食品安全已经引起了进一步的重视,我建议把国内外的食品安全标准做一个比对,根据自身情况学习人家的长处,借鉴人家好的做法。”
抓食品安全要有“堵”有“疏”
“重庆正在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食品安全也一直是垫江县的工作重点,但要想做好食品安全工作,除了监管,引导也很重要。”重庆市人大代表、垫江县常务副县长粟登琳说,“要想提高食品安全工作的水平,必须从源头入手,而的源头,是利益驱动。”
“不管是农兽药、化肥超标,还是滥用食品添加剂,其最终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提高产量、缩短周期、减少成本和损耗、让卖相好一点等等,有收益。”粟登琳告诉记者,针对这个关键点,垫江这些年一方面按照的相关规定加强监督力度和执法人员的水平,来提高食品安全的违法成本;一方面通过基层农技人员普及新技术,引导农户和养殖户开展生态种养殖,在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基础上,打造地域农业品牌,让农产品有销路,也卖得起价格;此外垫江还全力防控污染,保护土地水源,从根源上遏制有害物质进入食品流通渠道。
“这样一方面让各类食品安全违法成本上升,一方面又让农户和种养殖户尝到生态种养殖的甜头,削弱动机,再严控污染,在县政府的统一调度下让农业、环保、食药监、教育、商业、公安等部门联动起来,不断磨合,形成一个能随时发挥作用的食品安全监管、引导体系,”粟登琳说,“这个体系不仅保障垫江连续7年没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还让我们在2017年获得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的荣誉。”
“食品安全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不仅危害人身体健康,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是难以估量的,”重庆市人大代表、垫江九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良玉说,“尤其是从土壤、水源这些源头控制污染,如果做不好,不管我们吃什么,都不会安全。”
“算好账”再“表好情”
“实际上我们给农户把’帐‘算好,会发现搞生态农业,真能把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重庆市人大代表、武隆区仙女山镇党委书记卫中华说,“拿最普通的白菜来说,以前有农户为追求产量,什么能用的基本上都用了,一个白菜长十多斤,一斤卖3毛钱地头价;后来我们发展高山生态蔬菜,用本地品种,施农家肥,一个白菜只能长几斤,但每斤地头价能卖到1.5元到2元。”
“现在我们的高山蔬菜做出了名气,再跟旅游结合,每年销售韩国和香港市场、游客购买和电商能卖掉很多,剩下的产量全进了重庆主城各大超市,”卫中华说,“依靠生态农业和旅游,我们镇大多数农户的务农收入都超过了外出务工收入,不用背井离乡去沿海了。”
“要想让人民’吃得放心‘除了严把质量关,还要在宣传上还要多加引导,’表好情‘.”彭学平说,“现在社会舆论有一种外国东西是好的倾向,价格贵也很多人买单;但在中国还是有很多凭良心在认认真真做事的人,也有很多好东西,为什么舍不得花同样甚至稍微低一点的价格买我们自己产品呢?像我们重庆渝东南渝东北也有能出口的农产品,这些优质农产品为什么在市内买不起同样的价格呢?”
“现在地方也在大力发展品牌,增加市场认可度,但这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能做的是把东西做好,”粟登琳说,“比如我们垫江有赵牛肉、川久蒸鸭这些食品品牌慢慢做了起来,会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