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关键字

放开那条娃娃鱼!

中国食品饮料招商网 行业动态 2015/2/9

近日媒体报道深圳官员吃娃娃鱼一事引发舆论关注,在动物保护专家看来,即使食用的娃娃鱼为人工养殖,但在食品安全和动物种群上仍有隐患。专家还认为,绝大部分的商业性养殖和经营利用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没有贡献,甚至起到相反作用

在2015年1月31日召开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研讨会上,让候鸟飞公益基金执委会主任刘慧莉表示,以食用为目的驯养的野生动物,其实从食品安全角度和动物检疫的角度完全不符合相关规定。

此外,多名动物保护专家表示,商业性养殖野生动物鼓励了消费野生动物的理念,对动物保护起反作用。而不合理的增殖放流野生动物,将会同化种群基因,导致放归自然的动物难以适应新环境,对生态造成负面效应。

娃娃鱼学名叫大鲵,被誉为水中大熊猫和会游动的活化石。因其叫声酷似婴儿啼哭,被称为娃娃鱼。野生娃娃鱼是二级保护动物。

商业养殖对动物保护起反作用虽然食用的娃娃鱼为人工养殖,但由于缺乏检疫证明,其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

刘慧莉说,食品安全和动物检疫都强调动物产品的可追溯制度。娃娃鱼虽然在林业部门获得了养殖的许可,但是目前农业部并未对娃娃鱼或其他野生动物制定检疫规程,所以销售娃娃鱼的商家不可能获得相关的检疫合格证明。根据动物防疫法和食品安全法禁止生产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肉类的规定,娃娃鱼等野生动物不可能进入餐厅或超市正式销售,否则是违规经营。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教授解焱认为,中国绝大部分的商业性养殖和经营利用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没有贡献,或者说起到相反作用,合法的驯养繁殖和销售鼓励了野生动物消费的观念,刺激市场需求,增加了野外盗猎的持续压力,严重威胁野外种群的可持续生存。

野生娃娃鱼命运堪忧

娃娃鱼是全球的两栖动物,对整个淡水生态系统的保护有旗舰作用。

娃娃鱼曾广泛地分布在中国的17个省份,遍及长江、黄河、珠江领域,但是英国伦敦动物学会联合昆明动物所、成都生物所、贵阳学院和陕师大等各个单位进行的中国大鲵的可持续前景项目调查发现,娃娃鱼的命运令人担忧。

据该项目协调员陈姝介绍,他们从2013年5月开始对娃娃鱼的历史分布区选择了100个调查点进行调查,截至2015年1月,在完成的60个点中,只在贵州省梵净山级自然保护区和四川省观雾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2条娃娃鱼。经过这样国际标准化强度很大的调查,最终只发现了2条,可以知道它的种群密度是很低的。陈姝说。

陈姝表示,过度捕捞是野生娃娃鱼面对的最严重威胁,商家对娃娃鱼食用价值的吹捧势必会加剧野外过度捕捞。另外,通过外观根本无法分辨野生和人工养殖的娃娃鱼,新建立的养殖场也需要捕获野生的娃娃鱼作为养殖储备,如果养殖户和商家浑水摸鱼,野生的个体很容易流入市场。

对此,解焱建议,正在进行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改中要加强对野生动物养殖的管理和信息透明度,公开养殖单位的养殖和销售信息。另外,还建议制定允许商业化养殖和经营利用的物种名录,由独立的专家委员会对包括该物种野外种群状况、繁殖技术、对野外种群的依赖等问题进行评估。

放流不规范有害无益

传统观念认为将养殖的娃娃鱼进行增殖放流能恢复野生资源,每年有很多由政府经费支持的放流活动。但动物保护专家们认为,增殖放流如果管理不善,不但不会帮助野生种群,反而会造成一系列的威胁。

陈姝表示,如果把陕西汉中的娃娃鱼放归到湖南,可能会污染到当地特有的遗传基因。昆明动物所进行的研究发现,娃娃鱼其实有7个很独特的遗传组成群体,它们的遗传组成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目前在各地已经出现了基因同化的现象。

大规模的基因同化会降低娃娃鱼的适应能力。比如说原来有的种群有一种抗病基因,可是现在由于大规模的同化,这种抗病基因没有了,那么一场疾病来了,整个区域的娃娃鱼都会大规模死亡。陈姝称。

动物保护专家们介绍,目前没有部门对放生物种是否能够适应环境进行监测,经过人工养殖的娃娃鱼可能无法适应野外环境,也无法在野外重新建立种群。海南师范大学副校长、生态学教授史海涛建议,对动物放流的行为也要立法进行规范,避免因放流产生的生态破坏等负面效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图文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文章内容中图文的真实性、完整性等未经本站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对该项目感兴趣 免费咨询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联系微信:
  • 回访时间:
  • 代理区域:

隐私权相关政策

更多资讯

点击或长按关注

上一篇:母亲那碗腊八粥 下一篇:巴浪鱼干的黄金时代

相关资讯

相关产品

招商企业

商机快递

好妞妞食品饮料招商网

好妞妞,招商牛! 找产品、招代理,有我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