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关键字

千红蜂业:先做人,后做事

妞妞网   2014/8/26

“诚实做人,认真做事,成功是不知不觉的。”浙江千红蜂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崇君如是说,这句简单而实在的话,既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为人处事的基本信念。

秉承“先做人,后做事”这一企业文化,徐崇君的蜂业之旅历尽艰辛,却总是在困难之时借助乡邻、朋友、生意伙伴和公司员工的指点和帮助,得以“柳暗花明又一村”,最终在激烈的竞争浪潮中昂然挺立。

子承父业,蜂友助阵

上世纪80年代那些“不安分”的中国人,无不经历着改革开放的商业洗礼,许多人纷纷抛弃了祖业,去追寻新的工作和生活。而十七八岁的徐崇君这时却正跟随着父亲走南闯北,做着祖上传下来的活计:养蜂。蜂农的生活是很艰苦的,小小年纪的徐崇君,却勇于迎难而上,跟着父亲当了几年“学徒”,就有了自己单干的想法。他顶风冒雪,骑着单车从40里外的地方运回了200个蜂箱,从父亲那里得到了100箱蜂,开创起自己的养蜂事业。

自小在养蜂世家成长的徐崇君,有着丰富的养蜂技术,蜂皇的识别和培育,良种的研究和引进,花期的安排,季节的把握等等,他都了然于胸。当自己的蜂养得越来越好,徐崇君也结识了许多蜂友,做人实在仗义的徐崇君在20多岁的时候就被蜂友们戏称为“大老徐”,只因为他总是在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

当时的养蜂人一般将蜂蜜出售给本地供销社,再由供销社销售给厂家,蜂农得到的利润比较少。看着周围蜂农仅靠着微薄的利润生活,“大老徐”想了个提高蜂农利润的方法,他自己去找各大药厂厂商,提出由蜂农直接供货,省去中间环节,从而提高了供货利润,蜂农们的收入增加了不少。而初尝甜头的徐崇君立马趁热打铁,联合蜂农成立了“合作社”,自己担任社长,设立了收购中心,集中收购蜂蜜供给药厂,一时间干得如火如荼。

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也开始激烈起来,单一向药厂提供蜂蜜等原材料的利润也逐渐薄了下来。合作社的蜂友们把增收的希望都放在了“大老徐”的身上,而这时已经开始接触市场的徐崇君也确实不想辜负朋友们的信任,琢磨出一个新的增收创收方法:做品牌。徐崇君当机立断,将蜂产品拉回来,开始准备创办公司,打造“千红”品牌。

2001年,徐崇君回到被誉为中国蜜蜂之乡的家乡—江山,准备注册成立千红蜂产品有限公司。事实上前期养蜂的资本积累并不高,在徐崇君把依靠多年养蜂买来的两家纺织厂抵押掉之后,还差98万元投资款。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以前他帮助过的蜂农蜂友们纷纷雪中送炭,为他凑够了投资资金,千红蜂业这才开始起步。

徐崇君感慨地说,“如果你做人做得让周围的人、认识你的人,都能接受你、认可你的话,事业最终会不知不觉地按照你的方向去走。”平时仗义实诚的他,在公司的创业初期,都是依靠养蜂的朋友才支撑下来的,蜂友们慷慨地把自己的蜂蜜原料赊销给他,等他销售出去之后再给他们钱。

虽然有蜂友们的慷慨解囊,但由于一开始千红蜂业是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存在的,再加上公司缺少资金雇佣工人,徐崇君和妻子两人就既当厂长又当工人,凡事都自己动手做。初期生产的产品想进入超市销售,公司却拿不出必须的铺底资金,徐崇君只能骑着摩托车向一些不需要铺底资金的小商店、土特产店三瓶五瓶地亲自供货。夫妻两人常常忙到深更半夜才休息。

“诚实做人,认真做事。”秉承这一信念的徐崇君坚持了下来。

徐崇君养蜂技术熟练,格外注重蜂产

品品质;和千红蜂业合作的又都是老蜂农,在养蜂生产技术方面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因此没有多久,和其他江山的养蜂人相比,千红蜂业就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在江山具有独一无二的规模优势。靠着严格把关的高品质蜂产品,“千红”品牌的回头客越来越多,公司销售规模逐渐扩大,第一年的产值达到了四五十万元,这个继承祖业的“初生牛犊”,也由此渐渐开创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遭遇瓶颈,集思广益

销售规模扩大的同时,千红蜂业的养殖规模也随之扩大,最多的时候徐崇君养了500多箱蜂,公司人手也随之增加,几十万元的年产值已经满足不了此时的千红蜂业了。

一直坚信“走在前头,就有钱赚”的徐崇君,又开始琢磨起新的销售渠道。

因为从小养蜂,徐崇君受的教育程度并不高,他所能想到的销售路线都是别的公司已经开拓出来的。“众人拾柴火焰高”,为销售的事情有些上火的徐崇君把自己在电视台、报社和政府的朋友们邀请到公司帮忙出谋划策。一位在电视台专门做网站的朋友出的点子让徐崇君眼前一亮:办网站,通过网站招收千红品牌的代理商。徐崇君立马风风火火地注册了网络实名:中国蜜蜂之乡。千红蜂业自己的网站也很快建立起来。

那是2004年,当时电脑的普及度并不高,网络招商手法就更鲜见了,千红蜂业的举措一石激起千层浪,迈出了通过网络诚邀全国各地的代理商加盟公司的第一步。“正是通过网络,全国各地的代理商都认识了千红蜂业。也是通过网络,千红的产品才算真正打开了局面,走向了全国。”徐崇君说。

随着销售新渠道的打开,千红蜂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陆续获得了“江山市级龙头企业”、“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中国蜂产品知名企业”等一系列称号,并借此机会顺利打入全国各地的大型超市。徐崇君说:“千红的招牌打出来后,跟沃尔玛、大润发、华南万家、家乐福这些大型超市谈的时候,我们就有一定的优势。逐渐地,超市和大卖场的销售渠道稳定下来,成为千红蜂业的主要销售渠道。”

一定要让员工干得有劲头,将公司打造成一个平台,让员工在这个平台上施展自己的能力,成就自己的梦想至此,千红蜂业的市场扩张达到一个鼎盛阶段,公司在全国各地开设了300多家千红蜂产品专卖店(专柜),编织起一张全国性的销售网络。然而,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而言,仅仅开拓市场还远远不够,维护与巩固已有市场更为重要。

最大的挑战来自激烈的市场竞争。江山做蜂产品的企业就不计其数,全国做蜂产品的企业又何止千千万,如何才能在这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在徐崇君愁眉不展的时候,仍然是朋友给他出了个金点子:开发创新。

当时中国的蜂产品总体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而日本、韩国等国家,已经对蜂产品进行了科技开发。2006年春天,徐崇君结识了一位在美国食品公司任职的江山籍技术总监,在这位新朋友的指点下,千红蜂业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所,与浙江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高校联手,成功研制出深层开发的新型蜂产品:蜂蜜泡腾片,并获得国家专利。随后千红蜂业又紧锣密鼓地上马低温冷冻蜂蜜泡腾生产线,并聘请国内知名的食品生产、机械设备专家作为公司的产品创新顾问。

新型蜂产品一亮相,立刻拥有广阔的市场,徐崇君在高兴之余再接再厉,对蜂农进行统一的培训,制定统一的生产标准,并严格按照国家要求规范生产有机蜂产品。他还对与公司合作的每一家蜂农都建立档案,产品质量好的蜂农,公司会列入优秀档,产品质量不好的蜂农则会被列入黑名单。与此同时,在千红蜂业的每一个原料包装上都贴有质量溯源卡,所有的蜂产品均以质量溯源体系为依托。生产车间全部按照制药厂的标准,都达到十万级净化,并且通过ISO900认证。这种标准化的生产、源头品质的控制,以及新型蜂产品的问世,成为千红蜂业优于其他蜂产品公司的特点。

这些优势在徐崇君看来,都是一帮朋友们出谋划策的成果。换句话说,创业不仅要赚钱,更要交友,这样才能集思广益,而这也正是千红蜂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命运箴言,打造文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保健意识越来越强,作为生态绿色产业之一的蜂产业,由于有着天然绿色食品和保健品的双重特点,无疑在未来的市场上具有长远发展优势。

“虽然我国蜂产品行业还处在成长阶段,品牌繁多,品质参差不齐,但是近两年国家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标准和政策,比原来好了很多,越来越走向规范。”徐崇君说,他对千红蜂业未来的市场环境和发展趋势很是看好。如今,千红蜂业自主研发的产品已有70多个品种,有机蜂产品的标准生产早已步入轨道,蜂蜜酒和蜂蜜饮料的新生产线也在着手进行。不过,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商业竞争,徐崇君深感自己急需充电,他特意寻找时间外出学习进修。经过思八达的智慧洗礼,他对公司尤其是市场部进行了一番机制改革。

徐崇君将公司的销售市场划分成不同区域,按区域安排给市场部各个员工,还增加了绩效奖励、点数提成等激励措施,成功调动起员工的积极主动性。“一定要让员工干得有劲头、有积极性,他的回报和他的付出要相对应,不能让他纯粹是给我们打工,也不能让他只因待遇较高而留下,而是他在这里同样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徐崇君说,“我们努力将公司打造成一个平台,让员工在这个平台上施展自己的能力,成就自己的梦想。”

千红蜂业进行机制”。

千红蜂业还努力建立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徐崇君从他的座右铭中提炼出的“先做人,后做事”的命运箴言,成为全公司的信条。在他看来,有些追求不必要过分刻意,你用心去做就行了。就好像交朋友,他喜欢和朋友沟通交流,与每一个人交流都能学到东西,对每一个朋友都真心相待,而朋友们也在不知不觉中为他的事业添砖加瓦。

现在,秉持着“先做人,后做事”的千红蜂业,各部门员工都以朋友相待彼此,整个团队拥有一种互相理解尊重的氛围,每个人都为千红的未来而努力,同时也为自己的未来而打拼。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图文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文章内容中图文的真实性、完整性等未经本站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更多名人新闻

点击或长按关注

上一篇:华隆食品:“义乌总部经济”助推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浙江丰岛董事长徐孝方获2007年浙商“社会责任大奖”

徐崇君相关资讯

招商产品

招商企业

行业资讯

好妞妞食品饮料招商网

好妞妞,招商牛! 找产品、招代理,有我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