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关键字

果仁张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敬:付出比索取更快乐

妞妞网   2014/8/26

作为一家由宫廷小吃发展而来的食品企业,果仁张可谓是久负盛名,始源于1830年的果仁张1993年被国家内贸部认证为中华老字号,又于2006年年底被国家商务部延续认定为中华老字号,果仁张(天津)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敬--天津市首届慈善之星获得者,是果仁张的第四代传人,她不仅带领企业在传承中创新,发展了老字号的色、香、味、形,还积极投身慈善事业,以个人的慈善魅力感染身边的人,并将慈善的精神贯穿于企业文化之中。

陈总是一位很有亲和力的人,年近70岁的她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每每说到需要帮助的人所处的困境,都会显得有些激动,动情之处,眼中总会噙满泪水,而讲到帮助有困难的人摆脱困境时,她的脸上又会泛起欣慰的笑容。

行善随缘

《经济周刊》:对于很多慈善企业家来说,第一次参与慈善的过程都是令人难忘的,您是怎样与慈善结缘的?

陈敬:具体是哪年我记不清了,大概是在上世纪80年代,政协组织了不少慈善活动,比如去SOS儿童村慰问,去桃花堤老年公寓慰问等。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大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疾病,但他们都很懂事,特别可爱,逢年过节就给我寄他们自己做的剪纸,那时我们企业的规模还很小,能力有限,每次去看他们时买不了太多东西,就带着我们果仁张的产品去,孩子们很喜欢,还给我们演出,我记得当时有一个白头发的小男孩那时路还不太会走呢,现在已经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了,看他一天天长起来,就像看着我自己的孙子孙女长大一样高兴。

到现在,我一直坚持有空就去看这些孩子,我的外孙、孙女也经常买玩具去和他们玩,他们还会定期去养老院做义工。

《经济周刊》:参与慈善事业二十多年了,您怎么看慈善事业的内涵和功能?

陈敬:我觉得做慈善不单单是捐款捐物,捐得越多越慈善,其实劝人向善,让绝望的人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也是一种善。慈善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一种责任感。在我们国家提倡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慈善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础。一个有善心的人不会自私自利,相反他会去帮助他人。试想,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能够帮助他人,那么社会就和谐了。我认为各尽所能就是对弱势群体的帮助,你有能力、有机会就应该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经济周刊》:您每年会在慈善事业上投入多少?是否有固定的基金?

陈敬:没有设立基金,投入多少也不固定,我想做慈善也要随缘,没有必要强求,我们企业虽然规模算不上大,资金有限,但只要我们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有了机会就能捐多少是多少,毫不犹豫,遇不上也不会刻意地去找善事做。

记得有一年,我作为区人大代表在社区述职的时候刚好赶上那个社区拆迁。我去的时候是冬天,很多家为了御寒就用塑料把门包上,即便如此,下雪的时候雪花依然能飘进屋子。而且那个社区的居民每家住房都只有八九平方米的面积,也就是说一旦房子拆了他们可能买不起商品房,没有地方住了,怎么办?我就请社区主任帮忙统计类似的住户有多少家,然后写了一个提案,递交给市委、市政府,刚好市里也在着手规划这个问题,我的提案恰巧派上了一些用场,三个月之后,建廉租房的政策就出台了,那些拆了迁又买不起房子的人就有安身之所了,冬天他们的屋子里再也不会飘雪花了,我心里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

我不找善事去做,随缘就挺好。但像这样碰到而做的慈善还真不少,只要被我碰到了,我就会尽我所能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施恩不图报

《经济周刊》: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您曾经参与过很多慈善活动,比如在三江抗洪时不止一次捐款,但这些都是您偷偷做的,其实做慈善是一件好事,您为什么会如此低调?

陈敬:哦,1998年三江抗洪那次啊,原本我们是已经响应国家号召捐过款了,后来通过媒体报道我又得知随着洪水退去,天气转凉,灾民们都没有地方住,当时大概是资助两万五千元就可以盖起一间民房,解决一家人的住房问题,当时捐过钱的人就可以不用再捐了,但是我还是捐了。因为灾民已经一无所有了,天冷了,再没有间房子住就活不下去了,只要一想到这些我就觉得我有责任做点什么。这些事情没有必要搞得满城风雨,我觉得做善事就是尽一份心意。

《经济周刊》:您从做慈善中得到了什么呢?

陈敬:快乐,平和。对我来说,做慈善有时比做企业都令人感到快乐,因为每做完一件善事都感觉心里很平衡、很高兴。别人知不知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够享受到那份助人的喜悦。

比方说,我曾经资助过宁河一所中学,但毕竟势单力薄,能力有限,我就把学校的情况报告给了当地政府,并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后来学校各方面条件都得到了改善,孩子们终于可以像城里的学生一样正常上课了。这样的结果,让我很欣慰,能够帮助有困难的人,让我觉得做慈善是我生活里的一个乐趣。

《经济周刊》:有些企业在做慈善的同时也收获了品牌的宣传,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陈敬:对企业来说,投身公益事业确实能够换来无形的品牌效益,对企业是有利的。我认为只要企业参与慈善,有困难的人得到帮助了,结果是好的,那么社会各界就应该持褒扬的态度,没有必要怀疑这个企业做慈善的动机,这样容易打击其他企业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不利于慈善事业的发展。

从个人做起成就企业公民

《经济周刊》:作为慈善之星,您是否也将这种慈善之风影响给您的员工?

陈敬:谈不上影响,我们的职工都很乐于参与慈善。

讲一个我们员工的事吧。我们企业有一个女职工,四十岁丈夫就去世了,儿子不争气,不学习也不工作靠她养活,有一天,下班的时候,她在离厂不远的地方突发疾病,倒在马路上。起初厂里没人知道,是过路的人将她送到医院,医生设法联系到唯一关心她的亲人,但由于这个亲人能力也有限,就向我们企业求救。很快,企业经理和所有的负责人都赶到了医院,医生诊断她脑血管瘤破裂,需要马上抢救,如果第二天中午之前筹不到钱,手术就无法进行,这个人就没救了。当时我们企业负责保险的女同志得了乳腺癌,刚做完手术还在住院疗养,她得知该女工的情况,二话没说,就跟企业经理一起去塘沽为她办理医疗保险金,员工们知道自己的同事发生了这样不幸的事情,也都纷纷捐款,在第一时间把钱送到了医院,手术顺利进行,现在这名女职工已经痊愈上班了,我想说我们这位负责医疗保险的女同志并没有过多地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能够舍己为人,足见她内心的这种善。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善心,只是看你在关键的时刻怎样选择罢了。

《经济周刊》:您怎样看待企业公民对社会的责任?

陈敬:企业的每一步发展都要依靠国家政策,企业要在行业中立足,离不开消费者的信任,所以我认为企业应该是有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的责任。

《经济周刊》:果仁张是如何将慈善融入企业文化的?您对员工是否有道德上的要求?

陈敬: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了几千年的积淀,我们这样的老字号企业就是在这种文化的积淀中不断发展起来的,我认为慈善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种体现,企业的管理者在社会上和企业内部以身作则,用投身慈善事业的每一个细节来感染员工,让员工树立起正确的善恶观,让道德的根深植于每一位员工的心,企业才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壮大,而后企业才能尽到企业公民的义务。

在果仁张工作,首先要过道德关,我们的职工在学会工作之前,先要学会做人,果仁张从1985年恢复生产到现在,都会定期组织各部门职工学习,从未间断过,学习内容包括弟子规及相关法律法规,使员工在德行和知识方面得到平衡发展。企业自然也得到不断的提升。

《经济周刊》:有慈善公益组织调查显示,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有1000多万家,有过捐赠记录的不超过10万家,也就是说99%的企业没有参加过捐赠,您怎么看这个问题?您对本市慈善事业的发展有些什么建议吗?

陈敬:其实很多企业不是不愿意做善事,而是没有机缘罢了,我想大多数的企业老总都会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产生发自内心的责任感,每个人都有这种情怀,只是不知道要通过什么途径去做而已。

至于对慈善发展的建议嘛,我有一点,就是我们做慈善也需要走出去学习先进的经验。我觉得台湾的慈济会有些做法就很好,三江抗洪时,内地采取的是统一接受捐款再统一分发给灾民,很多组织和个人就直接将捐款邮寄到受灾地区,而台湾地区慈济会却要求到受灾现场去救济,挨家挨户统计受灾情况,为灾民量体裁衣,发放有质量保障的健康食物,而个别企业却借救灾之机,将库里存放很久的过期食品捐给灾民,这样的做法会使慈善适得其反。我想慈善好做,但是真正要做到实处就不容易了,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就是大善。

另外,本市目前的慈善组织比较多,不集中,不利于发展慈善事业,我建议建立起统一的慈善组织,使用统一的慈善标志,从而扩大慈善事业的影响力、树立起诚信的慈善品牌,更好地发挥慈善组织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图文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文章内容中图文的真实性、完整性等未经本站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更多名人新闻

点击或长按关注

上一篇: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教授访问我校 下一篇:如何培育现代食品科技人才--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

陈敬相关资讯

招商产品

招商企业

行业资讯

好妞妞食品饮料招商网

好妞妞,招商牛! 找产品、招代理,有我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