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爱麻的人来说,也许吃花椒做的菜都不算过瘾,只有狠狠吃上几顿鲜花椒芽或者花椒酱才能过得了瘾。如果再在衣柜里放上诸多花椒,让衣服上也散着淡淡的花椒麻香味,使自己整天都沉浸在麻香味里这就真是达到爱麻的至高境界了。
川菜作为中国四大地方风味流派之一,以清鲜醇浓并重、善用麻辣,在海内外广受欢迎。而川菜麻辣风味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对调味料花椒和辣椒的灵活运用。其中,花椒作为川菜制作中最具代表性的调味料,应用极其广泛。它不仅可以为卤水增香,用于肉基础腌制祛除腥味,而且还可以调制出麻辣、怪味、糊辣、椒盐、椒麻等多种风味。地道的风味小食,少了花椒的麻香,也许就缺少了其本身的江湖味,任凭质地再好,也总觉得不对味儿。
花椒的历史
花椒起源于中国,先秦时期,花椒已经在我国一些地方生长并采摘使用。魏晋以前,花椒多作为香料、象征物和殉葬品使用;魏晋以后,花椒的药用功能和饮食调味功能才逐渐被开发出来。到了宋元年间,花椒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元代,牛羊肉在饮食结构中的比例逐渐增大,所以需要一味能压膳腥的香辛料,花椒也就得以大量使用。到了清朝末期,花椒已成为川菜的核心调料之一,麻味发展成为川菜中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一种基本味,以花椒制成的调味料花椒油、花椒粉、椒盐等都被广泛应用。花椒独特的麻味赋予了川菜别具一格的风味,如果没有花椒,川菜会大大失色。麻味这种源于中国的特有风味,是对世界饮食文化的一大贡献。
花椒营养、药用两不误
花椒用药历史悠久,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椒,纯阳之物,其味辛而麻,其气温以热。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湿,治风寒湿痹,水肿泻痢;入右肾补火,治阳衰溲数,足弱久痢诸症。可见花椒的药用之广,古人早已认识。
现代研究表明,花椒中的植物化学成分主要有生物碱、酰胺、木质素、香豆素、挥发油和脂肪酸等,这些植物化学成分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免疫机能、凝血功能具有有益作用,并且能镇痛、抗炎、抑菌杀虫、抗肿瘤等。其中,酰胺类物质是花椒中的主要麻味成分,即花椒麻味素,以山椒素为代表,有些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具有麻醉、兴奋、抑菌、祛风除湿、杀虫和镇痛的功效。
红花椒
红花椒是我国分布最为普遍的一类花椒,除东北、内蒙古等地方外,大部分地区都有花椒种植,而上等的红花椒多产于川陕交界处。常见的红花椒品类有大红袍、小红袍等,相对于青花椒来说,红花椒麻味更重。一般说来,表皮疙瘩越多的花椒就越麻越香。因为这样的花椒芳香油更多,麻味和香味就更浓烈,市场上,这种癞皮花椒会比普通的贵出好几倍。烹调时,红花椒多用于制作辣味重、偏重香辣风味的菜,比如辣子鸡、香辣鱼、麻辣香锅等。
青花椒
青花椒,又名香椒子、崖椒、野椒等,因其果实成熟后为青色而得名。它不仅具有汉源贡椒的纯正麻味,而且还别具麻味浓烈气味清香的特色,再加上其果皮所具有的独特颜色,所以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青花椒在各地菜肴尤其是川菜中的广泛应用,原来野生的青花椒已经在四川、昆明、贵州、湖南等地大量种植。
与红花椒相比,青花椒的挥发油含量较多,研究表明,青花椒挥发油含量均值约为红花椒的2.4倍。由于挥发油是花椒香气的主要来源,所以青花椒比红花椒香更有迹可循。另外,青花椒中的蛋白质及矿物质钙、磷、铁等含量也均高于红花椒。目前,青花椒除了以完整或者粉碎的形式作为调味料外,主要是花椒精油、花椒油以及保鲜青花椒的开发。
新秀藤椒
藤椒是花椒的一个品种,因其长期作为一种野生作物存在,所以历史文献中有关其食用方式的记载较少,直到近10年来,它才逐渐在川菜烹调中展示出独特的魅力。由于青花椒跟藤椒极为相似,所以很多四川人也把它们当作同一种花椒。藤椒的学名为竹叶花椒,属芸香科,是重要的油料,藤椒芳香而麻味略淡,果油多。以藤椒鲜果为原料制作的藤椒油口味清爽,香味浓郁,麻味绵长。由于新鲜的藤椒含油量极高,在被晒干以后,不仅颜色会变黑,其香味和麻味也会尽失。为了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藤椒独特的风味,民间总结出了一种借助植物油提取藤椒所含芳香成分的土办法:把鲜藤椒放入容器中,按1:1的比例倒入烧热的植物油,然后盖紧密封,即可得到一年都可以用的藤椒油。由于鲜藤椒不易保存,所以工业化生产的藤椒油成为最主要的食用形式。目前,藤椒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到川菜烹调中,藤椒钵钵鸡、藤椒凤爪、藤椒鸡、藤椒鱼、藤椒凤尾等菜品深受食客欢迎;用藤椒油调制的火锅、干锅、汤锅也倍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