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维生素D与健康的关系,国内外的很多研究表明,保持良好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对于改善骨骼健康、降低糖尿病风险、减少肿瘤的发生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
Q:维生素D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具体作用?
A: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不仅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还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力密切相关。因此维生素D缺乏与人体的骨质疏松和许多慢性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儿童的骨骼矿化不良,容易引发佝偻病,常表现为X形腿或O形腿;成人容易发生骨软化病,老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不仅如此,近年来的研究还指出,身体中维生素D缺乏时会出现肌肉无力,容易发生跌倒,尤其是在老年人中。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与糖尿病、高血压、乳腺癌、结肠癌等慢性疾病密切相关。因此,有条件的情况下,每年测定一次血清25(OH)D水平,应该作为健康体检的一部分。
Q:人体自身可以合成维生素D吗?
A:可以的。目前已知的维生素D至少有10种,但最重要的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维生素D2是紫外线照射植物中的麦角固化醇产生,在自然界存在较少。维生素D3则由大多数高级动物的表皮和真皮内含有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转变而成。维生素D3是维生素D中生物代谢率最高的一种活性形式。
人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靠皮肤合成,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日光紫外线照射下形成维生素D3,具有这种功效的日光主要是波长为290~315nm的B族紫外线(UVB);因此,也有人把维生素D看作是阳光维生素。
Q:我们身体自身合成维生素D的多少都与哪些因素有关?什么情况下合成得会比较多,什么情况下合成得比较少?
A:如果您的皮肤颜色比较深,就需要晒更长时间的太阳。年龄比较大时,体内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也会下降。经常使用防晒霜、空气污染很严重、冬季部分地区光照不足等原因会导致皮肤合成维生素D水平下降。另外,由于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很容易与脂肪细胞结合,因此,与体重正常的人相比,肥胖的人体内维生素D水平会比较低。此外,在我国北方地区,人体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过程主要在夏季进行,到了冬季就要靠动用体内储备的维生素D。因此,人体维生素D水平随季节波动比较明显,秋季维生素D水平最高、春季最低。
Q: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从哪些食物中获取维生素D?
A:维生素D作为一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它的食物来源非常有限。常吃含脂肪高的海鱼(鲑鱼、鲱鱼等)可以提供一定量的维生素D3,一些酵母发酵的食物或蘑菇等植物性食物中含有少量维生素D2。在欧洲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维生素D强化的油脂、牛奶、果汁、面包和植物黄油也可以提供一定量维生素D。我国部分地区,也有少量的维生素D强化牛奶在市场上销售。
Q:人体内的维生素D数量为多少时最利于身体健康,我们应该如何来检测?
A:人体维生素D的生理范围较宽,在学术界,关于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划分标准还有一些争议。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是维生素D在血液循环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可以反映膳食吸收和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状况,常作为反应体内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指标。
国内学者认为血清25(OH)Dle;50nmol/L时,可以认为处于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状态;血清25(OH)D浓度在达到50nmol/L以上就基本能满足骨骼健康要求;而维生素D较为理想的水平是血清25(OH)Dge;75nmol/L,此时小肠对钙的吸收达到最大化,可保持骨骼健康并预防结肠癌等一些疾病。
总体而言,人体血清25(OH)D水平的正常范围较宽。研究显示,当血清25(OH)D浓度达到375nmol/L(或150ng/mL)时,才会观察到维生素D的毒性反应。
Q:目前,维生素D缺乏的人多吗?这个占比大约是多少?
A:近年研究表明,世界上许多国家居民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在老年人和儿童中尤其明显。国外的学者估计,全球约有10亿人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没有达到理想水平,其中,居住于社区的美国和欧洲老年人40%~100%存在维生素D缺乏。我们在北京城区60岁以上绝经女性中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比例接近70%。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开展的汉族和藏族儿童少年调查显示,在春季时,男生与女生维生素D的缺乏和不足率高达81%和90%。
Q:我们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吗?
A:2014年,中国营养学会提高了我国人群的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RNI),其中,儿童、成人、孕妇、乳母都是每天10mu;g,65岁以上老人增加到每天15mu;g。按我国传统膳食习惯,通过食物摄入的维生素D数量非常有限,很难达到上述推荐量,因此适当的日光照射对于改善维生素D营养状况非常重要。此外,为满足身体对维生素D的需求(尤其是儿童、妊娠女性和老人等重点人群),可服用必要的维生素D补充剂。
Q:维生素D摄入会过量吗?
A:中国营养学会于2014年提出的维生素D最高可耐受摄入量(UL)为每天20~50mu;g,10岁及以下儿童维生素D的UL比较低,其他人群的UL均为50mu;g。经阳光照射皮肤而合成维生素D具有自限性,一般不会造成维生素D过量,但经补充剂增加维生素D摄入的方式存在致过量的可能性。实际上,维生素D中毒很少见,症状包括便秘、恶心、呕吐、虚弱、体重下降、晕眩等,过多的维生素D摄入还会升高血钙水平,而长期慢性高血钙会增加肾结石、晕眩和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Tips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阶段,我国仍缺乏对维生素D干预的试验研究,目前维生素D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多建立在以白种人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上,我国不同人群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其与健康关系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探讨。
知识链接
维生素D的发现
维生素D的发现是人们与佝偻症抗争的结果。早在1824年,就有人发现鱼肝油可在治疗佝偻病中起重要作用。
1913年,美国科学家Elmer McCollum和Marguerite Davis在鱼肝油里发现了一种物质,起名叫维生素A。后来,英国医生Edward Mellanby发现,喂了鱼肝油的狗不会得佝偻病,于是得出结论:维生素A或者其协同因子可以预防佝偻病。1921年ElmerMcCollum使用破坏掉维生素A的鱼肝油做同样的实验,结果相同,说明抗佝偻病成分并非维生素A。他将其命名为维生素D,即第四种维生素,但当时的人们还不知道,这种东西和其他维生素不同,因为只要有紫外线,人自己就可以合成。
1923年,人们知道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以形成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即维生素D3),Alfred Fabian Hess甚至指出阳光即是维生素。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Adolf Windaus于1928年荣获诺贝尔奖,以表彰其在研究固醇与维生素关系的工作。在20世纪30年代,他成功地研究出维生素D的化学结构。
1923年威斯康辛大学教授Harry Steenbock证明了用紫外线照射食物和其他有机物可以提高其中的维生素D含量,用紫外线照射兔子的食物,可以治疗兔子的佝偻病。于是他就用自己攒下的300美元为自己申请了专利,Steenbock用自己的技术对食品中的维生素D进行强化,到1945年他的专利权到期时,佝偻病已经在美国绝迹了。
由此,人类史上对维生素D的利用开始渐渐多了起来。
英调查缺维生素D幼儿人数5年内激增200%
据外媒2014年10月22日报道,一项研究显示,在英国,缺乏维生素D的儿童数量在近5年内激增200%,主要原因是父母并没有意识到维生素D对儿童健康的重要性。
不仅是父母,就连儿科主治医师和医务人员也缺乏对维生素D的了解。负责开展这项调查的公共健康意识活动委员会近日提醒父母要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并提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来预防佝偻病。
研究人员称,补充维生素D在冬季尤为重要,因为这段时间阳光不是很强烈,很难促使人类的肌肤自己合成维生素D。油性鱼类,鸡蛋和蘑菇等食物都含有维生素D,很多谷类食品和乳制品也含有这种维生素。
研究显示,在对1100位父母和250位健康专家的调查中发现,只有4%的父母知道,在英国11月到3月的阳光不能促使身体合成维生素D。更令人担忧的是,只有7%的儿科医生和健康工作者可以说出阳光太弱无法促进身体合成维生素的月份。
儿科医师本杰明建议:在阳光较弱的冬季,父母应该每天为孩子补充维生素D。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