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的乳制品出口商,新西兰恒天然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中国市场。近日,有进口原料乳粉经销商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由于去年肉毒杆菌事件带来的需求减少等因素影响,恒天然在华经销商正在经历近些年罕见的经营亏损,而业内人士也预计,随着恒天然在新西兰进一步调低原料乳粉的收购预期,国内经销商的日子会愈加难过,从而不排除转向欧洲市场的可能。
抄底抄到半山腰
“从年初开始,我一直以为是抄底的时候,但是没想到的是今年原料乳粉的价格没有只有更低”,从事原料乳粉进口生意十多年的广东某贸易公司负责人杨先生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原料乳粉进口价格以及国内卖价双双腰斩,这种现象是在我过去的从业经历中很少见到的,十分反常。”
据悉,杨先生的公司主要从新西兰恒天然集团进口全脂、脱脂奶粉原料。他介绍,今年开年之时,恒天然的原料乳粉出口平均价格为6200美元/吨,而如今价格直接降至3500美元/吨。受此影响,国内的全脂奶粉原料卖价也从年初的4.2万元/吨,掉至现在的2.6万元/吨左右,脱脂奶粉原料的卖价也每吨减少了1万元。而更让杨先生不堪回首的是,去年10月全脂奶粉的卖价曾高达5.7万元/吨,而如今的售价却连一半都不到。
原料乳粉进口价格和卖价大跳水,这让很多经销商不得不做起了赔本买卖。杨先生透露,他的公司每月销量在五六百吨左右,因此损失稍微小一些,而对于囤货较多的经销商来说,亏损更大了。乳业专家王丁棉介绍,他所认识的一位经销商年初以3.9万元/吨的价格进口了1500吨原料乳粉,如今以每吨损失1万元计算,亏损已至少超过了1500万元。北京商报记者分别对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经销商致电咨询时,经销商无一例外地表示都在亏损经营。
低价救市误伤经销商
据王丁棉介绍,原料乳粉可以再加工制成还原奶、超高温奶、巴氏杀菌奶,也是制作冰淇淋、奶酪的原材料。由于用途广泛,其定价向来是乳制品行业的风向标,基粉、乳清粉等原料的价格也会紧跟其价格波动。
由于国内奶价高涨,企业对于进口原料乳粉的依赖逐年提高,据公开数据显示,2008年国内共进口原料乳粉12万吨,而去年这个数字已经攀升至85万吨,其中80%的进口量来自新西兰,恒天然贡献了其中的八成。
在一些终端经销商看来,恒天然原料乳粉价格大跳水与国内奶源的供应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去年国内一度出现奶慌,收奶价格也从最初的一公斤3.3元涨到了4元,这么一来更加依赖进口原料乳粉了。”北京一位魏姓经销商向记者介绍,随着需求量的攀升,恒天然原料乳粉的价格也应声上涨,到去年峰时售价曾达到过每吨6万元,然而今年国内奶源可自给自足,对其需求明显减弱了。
但王丁棉分析:“农业部监测的数据显示,5月国内的牛奶收购价格为4.13元/公斤,以八吨牛奶制成一吨原料粉计算,国内原料乳粉的成本已经超过了3万元/吨,这比从新西兰进口还要贵。出于成本考虑,多数乳制品企业仍然选择购买进口原料乳粉,因此恒天然原料乳粉的价格并非完全因为需求减少而出现下滑。”他进一步指出,去年受肉毒杆菌事件影响,恒天然采取了向中国市场不断推出降价原料乳粉的策略,以低价优势笼络人心。但是让经销商没有想到的是,价格下降幅度太大,甚至出现了线上购买一个价钱、线下进货又一个价钱的现象,由于渠道不同,每吨的价钱差了几千元。总体来看,恒天然向华降价销售原料乳粉的策略误伤了经销商。
上述杨先生也表示:“恒天然原料乳粉进口价格从年初开始往下掉,我们以为是抄底的好时候来了,但是囤货储备后却发现价格还在降,所以现在我每卖一吨都是在赔钱。”广东另一家外贸公司负责人也感叹:“迫于回款压力,我们只好赔钱卖,至少要把现有存货卖完。”
被指借价格优势打垮国内产业
对于以上观点,恒天然表示有些内容需要澄清,但截至记者发稿时,并未收到恒天然发来的官方回应。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在上月底,恒天然方面宣布,下调对原奶的预期收购价格,乳固体的收购价格从原来的8.65新西兰元/公斤降至8.4新西兰元/公斤。而同样作为乳业龙头企业,澳大利亚的迈高却随后宣布调高下一奶季的出栏牛奶价格,每公斤乳固体的价格在过去的一个奶季累计涨幅达到了21.6%.
新西兰与澳大利亚在饲养条件、天气气候等方面几乎无差别,但对于原奶的收购价格却出现一降一涨,不免让人疑惑。对此,王丁棉指出:“这是恒天然的一种策略,由于不断下调产品出售价格,恒天然不得不以压缩成本来保全收入,而澳大利亚产品的出口价格目前仍略高于新西兰。”
在杨先生看来,恒天然此类做法是想以价格优势打垮国内的养殖业,以确保在华市场。虽然对此不满,但杨先生也表示目前除亏本经营外,别无他法。
接受采访的其他多位经销商都认为,等库存清理过后会再做定夺,不排除改变进货渠道的可能。王丁棉则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现在已有不少经销商透露转向欧洲进货的打算,“恒天然在不断降价时,伤害了经销商对它多年形成的信任,因此经销商希望能够找到更加有信誉的企业或者产区进货,从而减少对恒天然这一家企业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