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酒巨头轩尼诗收购文君酒已经有几年了,但是市场反应却是一般,有消息传出,轩尼诗有意出手牌酒企文君酒,这让各地酒商一直关注此事。
文君酒作为老牌酒企,曾被业内认为与“川酒六朵金”花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郎酒、沱牌舍得、水井坊比肩。据悉,目前文君酒的产能为2000吨 ,而五粮液、泸州老窖的产能已突破数十万吨。据媒体报道,甚至有业内人士称,2015年文君酒销售额不足1亿元。由于销售不振,很多地方市场已难觅足迹,文君酒逐渐边缘化。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文君酒在被轩尼诗控股后,一反之前的低端打法,开始瞄准高端消费,旗下多款产品售价均为千元左右,尤其是天弦,更是提高到1500元/瓶的高价。当时便有业内人士指出,无论是从品牌影响力和窖池保护来看,文君酒产品卖到上千元的说服力都不够,市场恐难支持。
尤其是在近年国内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酒企遭遇了挤压式增长,高端团购市场萎缩,消费趋势向大众化、低端化转移,不少酒企下沉向中低端市场发力,此时文君酒的高端路线便倍显吃力。一位原轩尼诗销售人员透露,文君酒“产品的官方报价至少在700元左右,根本卖不动”,主要原因便是产品售价太高。
朱丹蓬认为,轩尼诗收购文君酒是为了补充产品线,并借文君酒的影响力推进轩尼诗产品在内地的销售,而文君酒也可通过轩尼诗在华南市场的销售渠道提高业绩。然而事与愿违,文君酒销售不振,或因此轩尼诗有意甩包袱。也有业内认为,轩尼诗仅拥有文君酒55%的股权,因此在营销决策方面或并非一路顺遂。
除此之外,近年LVMH的业绩并不理想,不断有出售旗下品牌进行瘦身的消息。今年上半年,LVMH葡萄酒和烈酒部门有机增长9%,LVMH对此表示,欧美市场拥有强劲的需求。母公司业绩低迷,这或许也是诱发轩尼诗交出文君管理权的原因之一。
洋酒企难运营白酒品牌
不仅轩尼诗运营文君酒遇挫,同样是洋酒巨头,帝亚吉欧在收购水井坊后也遭遇水土不服。
公开资料显示,帝亚吉欧于2013年7月完成对水井坊的收购,但是在随后的2013年、2014年,水井坊连续亏损两年。业内普遍认为,帝亚吉欧在收购后,采用不了解白酒市场的洋帅领导水井坊,这也是水井坊业绩低迷的原因之一。直至去年,水井坊顺利扭亏为盈,水井坊也首次让中国籍经理人执掌,被业内解读为采取深层本地化措施,以提升业绩。
海纳机构总经理吕咸逊指出,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白酒行业,无论是从白酒文化、市场规则、渠道运营方面,都很难深入了解,因此很难成功运营好一个白酒品牌。
事实上,业内普遍对于洋酒企运营本地品牌持有谨慎态度。白酒营销专家晋育锋对此指出,国际酒商惯用的品牌和运营法则,对中国白酒在短期内的效用并不明显,既有渠道网络也难以产生协同。轩尼诗采取的高端策略,细分市场进行精细化开发运营,从长远看是有价值的,但是与现有市场情况不符,这也是国外酒企难以运营本地品牌的问题,市场策略不灵活影响了企业发展,但轩尼诗对于企业品牌的解读、工匠精神的挖掘值得国内酒企学习。
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表示,一方面,国外酒企并没有遵循国内的具体情况,顺应市场发展而进行灵活调整,一如既往地坚持洋酒的运作思路,这也是导致洋和尚念不好本地经的原因。另一方面,一些国外酒企投资国内品牌是投机型持有,因此当投资回报率不高、市场信心不足的情况下,便会选择放手,这对品牌发展将会造成极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