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保证好食品安全问题,创建食品安全城市,同时也为了能够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落脚点在“舌尖”上。不食用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食品,是保证食品安全的一道关口。把好这道关,消费者的自我防范也十分重要。
提高消费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宣传教育、知识普及是一个方面,但关键还靠消费者从自身做起。
首先,不贪图小便宜。将过期食品降价销售,这样的现象在市场上并不少见。而一些消费者为了贪图一点小便宜,往往会争相购买,殊不知这些过期食品,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旦食用,极有可能对身体造成潜在的伤害,甚至引发食品安全事故。因此,消费者千万别为了贪图小便宜而得不偿失,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再便宜也别去购买。
其次,不存侥幸心理。民间有句俗语:不干不净,吃下去没病。从食品安全的角度看,这句话并无道理。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总是不愿将存放过久甚至变质的食品丢弃,而是存有侥幸心理,总觉得自己不会因为食用这样的食品而出现问题。其实,民间还有一句俗语:不怕一万,怕万一。万一食用了“不干不净”的食品而出现问题,后果难以预料。即便短时间内不出现问题,长期下去,对健康也是有害无益。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任何侥幸心理都是要不得的。
再次,提高防范能力。消费者的自我防范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问题食品的鉴别能力,在购买食品类商品的时,消费者要看清食品安全标识、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方式等细节,同时对商家的降价销售、混搭销售等保持必要的警惕。二是对食品安全传言的识别能力,对社会上食品安全知识传言,要学会分清哪些是真正的食品安全常识,哪些是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