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视为“垃圾食品”的辣条、奶茶等速食产品如今营销手段层出不穷,噱头十足,纷纷打出健康牌谋求翻身。消费者虽觉得新鲜有趣,不过仍有不少人以没营养、性价比低等理由表示拒绝。在业内看来,换汤不换药的花式营销难挽其销量下滑的颓势。
博眼球 互联网上争“网红”抢“众筹”
Hotstrip 1.0、Hotstrip Mini、Burn Kiss……让人一头雾水的它们可不是国外新出的电子产品,而是某品牌的辣条。如果你登录其线上旗舰店,可能会吓一跳,很多人都笑称“以为苹果出了辣条”,“还128G,不是128克嘛,真是抖机灵”.
吸收互联网的段子文化,该品牌辣条入驻各大电商平台,几乎把所有的热门营销方式都玩了个遍。今年“6.18”前夕,更是策划了一次“自黑”式的营销。当天,其天猫旗舰店无法打开,满屏都是黑底红字的“凭什么不给我发货”,而这个营销让其成功地冲上新浪微博的热搜榜。7月份又邀请网络红人到生产车间进行直播,据称高峰时期观众数量达到了20万人。
与辣条的“网红”路线不同,某品牌奶茶则玩起“众筹”式营销。董事长更是化身“一个热爱研究奶茶的大叔”,讲起奶茶故事,标榜不添加色素、香精、防腐剂、植脂末的“原汁原味”.
“我是一个商人,也是一个父亲。女儿去年大学毕业,她是喝着我们的奶茶长大的。”据他自述,为了研发一款仅有炼乳加红茶的原汁奶茶,他亲自到荷兰的牧场实地考察,喝掉上千杯奶茶样品,前后花了五六年时间。
结果众筹成功,该品牌奶茶的新品上市可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遭吐槽 营销噱头难掩产品弊端
在该品牌奶茶的众筹页面上,笔者看到众筹的目标金额仅为一千元,这么小的数额在众筹项目中实在少见。支持者可以花52元获得原汁奶茶定制礼盒,花238元成为奶茶品鉴师,也可以支付2元抽奖。最终有400余人认筹,其中169人都只参与抽奖。“这是众筹吗?纯粹广告卖东西而已。”网友“淹没的纯真”在微博吐槽,商家营销实在缺乏诚意。
故事讲完了,奶茶到底怎么样?如今,在其官方旗舰店里,这款奶茶已经上架,5杯的促销价是36元,折合每杯7.2元。单从价格看,这比两三元的普通冲饮奶茶高出一倍,不少消费者表示难以接受。在商品评价页面笔者看到,153位消费者明确表示太不划算。
“只能冲150毫升水,性价比太低。而且纸杯没有盖子,没法外带。”大学生小吴图新鲜和宿舍同学合买了一箱,大家反映味道比普通的好,但7元一杯的价格还不如去外面的奶茶店。
跟奶茶的遭遇类似,那个走“网红”路线的辣条品牌虽然短期销量冲高,但每款商品下都有一百多个评价表示“味道一般”.“吃到传说中的辣条,打开包装一股浓浓的鲜味,像味精不要钱似的。”“试了下网红辣条,味道很一般啊,麻辣味不够还挺咸,不会再买了。”包装精美了,价格上去了,广告随处见,但在品质上却屡遭吐槽。
销量差 还需在营养上多下工夫
“煞有介事地标出营养成分表,一看还是钠、脂肪这些‘老面孔,太不健康了。”网友如是评论。笔者在商品详情页看到,一包100克的辣条中含有2745毫克的钠,远远超过了成年人每天应摄入的钠含量。而钠摄入过多是高血压的一大诱因。
事实上,除了辣条、奶茶这样的高盐、高糖零食,近年来,方便面等快销产品销量也并不乐观。运动员在里约奥运会上晒泡面、体育明星在吃一口“红烧牛肉面”后大呼“Amazing(太神奇了)”,这些口碑营销虽然获得一时热度,但过后却很难转化为实际销量。白领们一边把逗趣的网络营销转到朋友圈,一边用手机叫外卖,这现象颇为耐人寻味。选择用方便面、火腿肠代替正餐的人越来越少,同时,更多人开始对盐分、糖分、油脂含量较高的食品保持警惕。
根据贝恩公司与凯度消费者指数发布的《中国购物者报告》,2015年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的销售额增速同比增长3.5%,为近5年来,其中方便面销售更是大幅下降12.5%,糕点、糖果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不过,对于这些快消品,消费者也不必谈之色变,避之不及,更不要轻信“方便面32小时不消化”等谣言。食品专家指出,对于正规渠道的方便食品而言,只要使用食品添加剂严格遵守标准要求,不会造成消化吸收的问题,更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以辣条为例,其使用的主要原料及加工方式是安全的,只是油脂与食盐含量相对较高,不宜过量食用。“辣条的出路在于提升营养与健康水平。”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粮油加工研究室副主任谭斌研究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