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当我们的饮食回归到自然时,我更希望教育亦如此!让教育回归自然,尊重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而不是拔苗助长。”绿色食品、野生食材……这些近两年来才流行起来的词汇,20年前在野蔬坊开始萌芽。在,它们已经是“野蔬坊”的美味。
冬日的北京,寒意料峭。赶上霾气袭人,便满身的不痛快。途经野蔬坊,是巧合。这巧合中有点甜味,有点野味,更让人觉得,这世间闻的莫过于健康之味。
这家坐落在北京石景山区老山西街19号的野生食材体验中心,很古朴,并不惹眼,但走进之后,你会发现内有乾坤。店内的布设都非常有特色:泥巴墙、茅草顶、仿古木装饰、古画、灯笼、酒缸……一切都仿佛穿越到了宋朝,连空调都用仿古木做了修饰。关于野生食材,普通人的认知大概是野菜和野生动物。野蔬坊的工作人员却为我们罗列了一系列野生产品:野菜、野粮、野菌、野果、野荤、野鱼、野果酒、野茶。当然,那些受保护的野生动物不在产品名列。菊花菜、养心菜、番杏、地皮菌……很多食材的名字,我们都不曾听闻。
野生食材固然是好,大家都知晓它们营养丰富、美味健康,但是要飞入都市的寻常人家却不容易。我们在菜市场很难买到野生的食材,要将野生食材进行产业化经营更难了。这些野生食材来自于全国各地,采集和运输的成本都非常高。
野蔬坊管理人员介绍:“野蔬坊自品牌创建以来,设立了野生食材的研究开发中心,建立了一整套关于野生食材采集、检测、加工、仓储、物流等方面的供应链系统。目前,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九大采集基地,并建立了体验店加互联网的商业模式。”
城市化进程越快,与自然越疏离。野蔬坊的创始团队走遍了全国很多野生食材产地(比如西藏、云南、贵州、辽宁、湖南等地山区),建立自己的采集标准,并坚持做大自然的搬运工。
野生食材的困难在保鲜、流通方面,野蔬坊采用了多套解决方案,比如:生鲜直达、超低温速冻等。其中一款野菜鸭芹是从贵州采集的,以现在的物流速度,加上冷链配送体系,24小时内可以从产地到北京,这样能保持新鲜食物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在食材的加工方面,野蔬坊也尽量保留食材原有的鲜香。多年间走访各地山民,学习了很多烹饪古法,野蔬坊所有加工类产品均采用古法加工,除了食盐,没有采用其他任何添加剂。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样的食物端上餐桌是否会太过寡淡?野蔬坊的管理人员带领我们走进野蔬坊的体验中心体验菜品,在食物刚上桌的那一刻,你会佩服厨师的良苦用心。野生食材都有自身的形态、色泽和自然的香味,经过厨师的巧妙搭配,能成全一桌子的色彩缤纷、美味可口的佳肴。
野蔬坊在北京已经渐有声誉,下一步的梦想是逐步走向全国更多的城市,让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野生食材的美好。在野蔬坊的体验中心内,用古文撰写的《野蔬坊记》分外抢眼,不同于普通商家浅白的广告语,它要表达的是一种生命理念,即对自然和健康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