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和相关技术不断发展,相关标准体系不断建立。但技术性贸易壁垒尚未完全攻破,且已成为我国出口食品贸易的主要障碍之一。要想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出口食企应提高自身标准,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据质检总局2016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出口企业影响调查显示,在随机抽取的4132家出口企业中,有40%的出口企业表示2015年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同程度影响。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额达933.8亿美元,比2014年增加178.6亿美元,占同期出口额的4.1%。
我国食品企业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食品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创新能力和品牌意识不足,导致技术性贸易竞争力较弱。二是我国食品生产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仍有差距,产品和包装技术标准上落后于发达。近年来,我国输往日韩的大蒜和出口美国的水产品因不符合其标准时有被退回。三是我国各类认证体系仍不健全,食品生产认证缺乏统一性和权威性,检测体系仍不完善,从而使得出口产品无法获得良好的检测环境。四是一些实行贸易保护,把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保护工具,限制我国食品企业出口。
目前,国际上农产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类型主要包括食品中农兽药残留限量要求、微生物指标要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限量要求、食品标签要求以及加工厂和仓库注册要求等五大类,这对我国出口食品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质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给我国食品企业带来的影响,一方面,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范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食品的限制;另一方面,食品企业应建立与WTO规则相适应的新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产品质量,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促进企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拓国际市场。此外,我国出口食品企业要以国际标准为标杆,不断进步,争取早日达到国际先进标准。
“加强管理,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成为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措施或技术要求限制的做法,出口食品企业应更加积极主动地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使技术性贸易措施成为倒逼我国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