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体系
● 建设广覆盖的粮食质量检验检测网
● 建设智能粮库
“存粮如存金,有粮不担心”是千百年来我国民众对粮食安全重要性的真实描述。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守住粮食安全风险底线,是目前经济新常态下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着力点。1月7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明确了2017年粮食流通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攻方向--在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广覆盖的粮食质量检验检测网及智能粮库等方面发力。探索建立优质优价的粮食流通机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引导农民调整粮食品种结构,推动粮食加工业改造升级,增加中高端产品和精深加工产品供应,由保障“种粮卖得出、吃粮买得到”,转变到推动“种粮能赚钱、吃粮促健康”.粮食行业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扩大开放粮食市场。
圈点“成绩单”
“粮安工程”成大亮点
全面总结2016年粮食流通工作,深入分析粮食流通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安排部署2017年粮食流通工作重点是此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
粮食局副局长徐鸣在会上亮出的2016年中国粮食流通工作“成绩单”可圈可点。2016年,我国南方遭遇了1998年以来的特大洪涝灾害,东北和华东的超强台风、局部地区的地震等灾害都给粮食收购、储存、供应带来了严重困难。面对种种困难,粮食系统迎难而上,有效应对,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成绩单”显示,在粮食收购方面,适时启动小麦和稻谷收购价执行预案,强化监督检查和市场监管,全年各类粮食企业共收购粮食9200亿斤;在“去库存”方面,2016年累计销售政策性粮油1185亿斤,同比增加216%;在储粮管理方面,面对超高库存的巨大压力,始终把储粮管理放在突出位置来抓。目前全国库存粮情总体安全稳定,加强市场调控和产销对接,市场供应数量充足、质量良好、价格总体稳定。地方储备粮增储任务基本落实到位,北京、天津、河北建立了京津冀一体化粮食局长联席会议制度,协同保供。
2016年中国粮食流通工作“成绩单”的一大亮点是“粮安工程”,“粮安工程”在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方面功不可没。据了解,“粮安工程”2016年投资53.7亿元,加上前3年中央投资累计达300多亿元,带动地方和企业配套投资近1000亿元,极大改善了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条件。
如果说“粮安工程”奠定了粮食安全的物质保障基础,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则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2016年启动考核工作,各省区市政府都出台了考核办法,大部分省级政府下达了2016年粮食安全责任书。考核相关工作的有力推进,也为“首考”做了充分准备。
把握新形势
化解“三高”并存难题
目前,我国粮食形势出现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流通能力显着提升,为做好今后的粮食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宽松环境,但粮食高库存、供需结构的不匹配问题对粮食行业改革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会上,徐鸣从生产、流通、消费等方面分析了粮食行业存在的问题。我国粮食产量由2003年的8613亿斤增加到2016年的12325亿斤,且连续4年保持在12000亿斤以上,为整个粮食行业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在产量大幅增长的同时,结构性矛盾越来越凸显。在品种上,玉米、稻谷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小麦优质品种供给不足,大豆产需缺口巨大;在布局上,粮食生产日益向东北等水热条件并不占优的北方核心产区集中,13个粮食主产区占全国粮食产量的75%以上,粮食跨区域流通和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
从分析产量与产能的关系来看,产量高虽是好事,但资源环境牺牲大,持续保障粮食安全的生产能力还相当薄弱。在产量与效益的关系上,高产量与低效益并存,特别是去年种粮纯收益开始下降,有的经营主体已经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如何通过改革,发挥流通对生产的引导作用,促进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升级,保护农民利益,是粮食部门的责任与课题。
从流通方面看,粮食供应充足,但“高库存、高进口、高成本”的“三高”压力沉重。近年来,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调控机制不断健全。在国际粮食市场数次大幅波动的背景下,国内粮食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保持稳定。但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尚不完善,资源要素配置扭曲,粮食流通环节“高库存、高进口、高成本”问题十分突出。当前,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而且库存大部分集中在政府手中,财政负担重、资源浪费大。
一方面是“高库存”,另一方面又“高进口”,特别是大豆和玉米替代品进口大幅增加,这既有生产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也有市场价格扭曲等流通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的问题。徐鸣指出,“高成本”受流通现代化水平低等因素影响,我国粮食流通成本偏高,比发达平均水平要高1倍多。加快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有效化解“三高”并存问题,是摆在粮食部门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从消费来看,城乡居民粮食消费需求加快升级,但绿色优质粮油供给不足。随着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城乡居民的粮食消费观念和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突出表现为绿色优质粮油产品的消费需求旺盛,但当前这方面缺口很大,粮食产品低端大路货多、高端精品少,难以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要求。比如,面包、糕点、饼干等加工需要的强筋粉、弱筋粉制品的消费增长迅猛,但强筋小麦、弱筋小麦国内供给明显不足。
有序扩大开放
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
徐鸣指出,目前粮食流通方式较为粗放,“千人一面”“万人一米”,与“定人定量”的柔性流通方式距离甚远。从田间到餐桌的粮食质量安全体系还不健全,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霉烂变质等粮食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广大消费者对质量可靠的高端粮油需求日益增强,如何实现从“吃得饱”到满足“吃得好”的华丽转身,是粮食部门的新使命。
从改革来看,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保障粮食安全的要求相比依然任重道远。在水土资源、生态环境双重约束趋紧的背景下,粮食稳产增产的难度不断加大,粮食产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态势。对于我国十几亿人口大国来说,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必须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刚刚起步,与之相适应的调控体系和监管体系尚不健全,去库存、降成本也需要通过改革的办法来实施。面对新形势、新变化,一定要牢固树立粮食安全意识,深化粮食流通改革,以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方式保障粮食安全。”徐鸣强调,“从开放市场来看,国内外市场加速融合有助于利用国际资源,但外部压力和挑战也越来越大。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粮食行业也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扩大开放。2017年,粮食供需仍将保持宽松局面。”
明确发力点
打通物流节点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粮食流通改革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
在部署2017年工作基本思路和总体安排方面,徐鸣指出,要切实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粮食工作的主线,全力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有效推进收储制度改革,加快玉米“去库存”,切实增加有效供给,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粮食流通现代化,在深化改革中完善粮食市场调控体系;完善粮情监测预警系统;完善储备粮吞吐调节机制;建立市场化收购资金保障机制,加强产销衔接,建立粮食运输协调机制;强化粮食市场监管推进依法管粮;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的风险底线;确保不发生大面积“卖粮难”,确保储粮安全,确保质量安全,确保不断档脱销。让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不出现大的粮食质量安全风险,是粮食工作的一条重要底线。
全面贯彻食品安全法和《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按照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管理要求,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强对粮食流通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推动建立污染粮食处置长效机制,做好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库存粮食的处置工作,严防其流入口粮市场。
徐鸣明确了今后粮食流通发力点: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广覆盖的粮食质量检验监测网,到2020年,新建1000个以上市县级粮食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基本实现全覆盖;建设智能粮库,要明确智能粮库的主要功能并制定标准;打通粮食物流节点,按照“十三五”全国粮食物流规划,在重要物流节点建设一批集仓储、加工、贸易、质检、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级粮食物流园区,发挥好中转枢纽和调控载体作用,2017年要在北粮南运、东北对接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五大通道重要节点建设物流园区;构建全国粮食电子交易平台,要经过1-2年的努力,打造全国、有国际影响力的粮食电子交易平台,为构建新型粮食购销体系发挥主导作用;完善两级储备协同运作机制,增强成品粮储备平抑市场、救灾应急等供应保障能力,支持改造低温库。
在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方面发力,抓紧制定优质米、面、油等质量品质分类标准,并建立覆盖范围广的测评体系,定期发布粮油质量信息。各级粮食部门要主动帮助农户、企业等粮食经营主体按标准分等定级,按质销售、按质论价。
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提升粮油品质科学研究和重大课题攻关,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长效机制。同时,大力培育优质粮油品牌,加强健康膳食宣传,开展粮油健康消费科普,充分利用世界粮食日、爱粮节粮宣传周、粮食科技活动周等重要时点,指导居民科学消费、健康消费。
开展“优质优价”试点,各级粮食部门要选择有条件的粮食企业通过订单收购、合作入股等方式建设粮源基地,实行专收专储、定点加工、专营,培育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优质粮油经营模式。
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表示,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是比较好的,但也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情况。徐绍史强调,要推动粮食行业培育发展新动能,重视发挥创新驱动的引领作用,落实“藏粮于技”要求,全面提高粮食仓储、加工、物流的科技水平;加快实施“互联网+粮食”,提高粮食流通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完善全国统一的粮食网络交易平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