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关键字

食品安全和好食品都离不开严管

食品饮料代理 食品安全 2017/1/27

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实现新发展的重要一年。

全系统以全面落实“四个最严”和“四有两责”为目标,全面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着力构建严密高效的食品生产监管体系,按照“抓住一条主线、落实两个责任、推进三项创新、防控四个风险”的总体部署,大力推进监管方式创新,加强食品生产源头治理,科学防范食品安全风险,推动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再上新台阶。

为此,本版全面疏理了2016年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在食品生产监管方面所做的工作,并邀请北京、河北等13个省(市、区)食药监管部门,介绍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希望能为全系统提供参考、借鉴。

一文读懂食品生产监管的2016

一条主线

——制度建设成果丰硕

逐步构建了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体系,有效提升了食品生产监管工作法治化水平。在食品生产监管方面,全年新制修订并发布规章3个、制度文件5个,以及一系列相关政策解读和释义文件。

许可制度体系建设:修订发布《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

注册制度体系建设:制定出台《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

监督检查制度体系建设:制定出台《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研究制修订《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抽查考核办法》,以及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规范性文件。

研究确定了2017年立法计划,正在组织推进飞行检查、体系检查、企业自查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两个责任

——长效机制初步形成

督促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通过严格许可审批,强化监督检查,加强监督抽检及后处置,开展责任约谈等措施,监督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风险关键点控制,提升食品安全风险自管自控水平。

落实食品生产监管责任:建立健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严格落实“网格化”“痕迹化”监管要求,积极服务食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监管与服务“两促进、两加强”。

参照药品飞行检查模式,开展了4次级食品生产飞行检查。

采取“省级自查、各省互查、总局抽查”形式,对各地落实2016年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开展食品生产监管工作等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三项创新

——监管效能有效增强

深化食品生产许可制度改革:以许可制度改革为抓手,推进食品生产各项改革工作,推动各地严格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

全面推进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监管:从制度规范、操作执行、组织落实等方面统筹考虑,整体推进风险分级管理工作;指导地方有针对性开展日常监督检查。

创新推进特殊食品监管:借鉴药品监管模式,制定发布两个注册管理办法及配套文件。按照“三年全覆盖”要求,对22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开展食品安全生产规范体系检查,公开体系检查信息,对部分企业采取吊销许可证、停产整顿等措施,在业内形成震动。

四类风险

——重点防控守住底线

一年来,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坚持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原则,综合运用风险排查、风险监测、风险交流等手段,突出抓好“三重一大”——重点食品、重点区域、重点问题和大型食品生产企业的风险防控工作,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底线。

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开展复原乳标签标识、肉制品兽药残留等重点问题治理,推进婴幼儿配方乳粉、白酒、食用植物油等重点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妥善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热点敏感问题。

重点区域:坚持“全国问题全国整治、区域问题区域治理”的原则。

大型食品生产企业风险防控:组织召开了大型食品生产企业工作座谈会,起草印发了大型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重点推动大型企业带头落实食品安全制度,发挥行业引领示范作用,带头实施HACCP、GMP体系。

推动形成食品安全监管联防联控机制:联合社会组织探索开展乳制品等“食品安全三查行动”。

北京

探索科学监管方式,全力推进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管理。成立了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管理专题项目组,组织专家学者一同研究、设计、论证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管理制度。制定并出台《北京市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完善食品生产者静态风险因素分值表,制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动态风险因素分值表,在全市食品生产监管中引入风险管理理念,落实《食品安全法》设定的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风险管理原则要求。截至去年11月底,全市已完成所有1285家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评价工作。同时,所有风险分级数据均已录入北京市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管理系统,实现了对企业风险分级数据的及时归集和对监管等级的动态评价。

内蒙古

强化大型食品生产企业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对大型企业的监管力度,鼓励和引导大型企业在建设诚信体系、承担社会责任、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和模范带头作用。首先,出台了多项制度来保障监管重点始终围绕大型企业展开;其次,灵活运用约谈、警示等手段不断督促大型企业落实好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去年年初开展的“三方约谈”更是把大型企业作为重点治理对象,明确了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各自的工作职责;第三,创新监管方式,不断加强对大型企业的现场监督检查工作频次和力度。自治区局组建了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对大型企业实现了全覆盖检查。两年来,自治区大型企业没有出现较大食品安全事故。

黑龙江

以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为抓手,狠抓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一是坚持全产业链可追溯的建设理念,制作涵盖7大项26小项210个信息采集点的《追溯信息记录表》,将追溯链条向食品原料供应环节延伸;二是坚持分步推进重点指导的建设原则,根据企业规模制定大、中、小3种追溯体系建设模式,加强追溯体系建设;三是坚持数据自动化采集与手工记录相结合的建设方法,实现产品召回与加强质量管控的有效衔接;四是坚持建、管、用的建设要求,组织企业开展追溯演练,实现演练全程有预案、预案有时限、过程有痕迹、痕迹有分析、分析有指向、召回有措施,真正发挥追溯体系在加强产品质量管控中的重要作用。

福建

以“四个健全”,即健全召回队伍、健全召回制度、健全召回责任、健全召回平台为主线,着力完善食品召回管理工作机制。确立了召回工作协调机构,建立315人的食品召回工作队伍、14名召回专家组队伍,制定召回工作流程图,明晰各级局和职能处室间的责任分工。同时,将食品召回工作纳入食品企业风险分级分类、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范畴,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使企业由“一看二拖三糊”变得更加积极主动。福建还建设了“食品召回工作信息化平台” “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系统”,使不安全食品能迅速查清流向,为召回管理提供重要技术支撑。2016年,全省共召回不安全食品421批次,实现了召回质量和召回时效的“双提升”。

山东

坚持“四个结合”,扎实开展食品生产企业飞行检查工作。2016年,共飞行检查企业113家,发现问题企业100家,立案25家。一是坚持与风险防控相结合。汇总系统内外两方面的监管信息,开展“点面结合,以面为主”的风险研判,确定国抽、省抽不合格企业等5类现场检查重点。二是坚持与事权划分相结合。确立省局负责飞行检查,市县局负责日常检查的工作模式,确保现场检查工作的常态化。三是坚持与检查员队伍建设相结合。建立80人的省级检查员队伍,规范使用,严格管理,实现检查工作的专业化。采取现场教学、模拟检查等方式,发挥检查员对基层人员的传帮带作用。四是坚持与结果使用相结合。落实“双随机”检查要求,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并实施评估。加强结果公示工作,发挥市场机制“无形之手”作用。

广东

探索出以风险管控为目的、科学监管为方向的食品安全治理新模式,在食品生产企业中大力推进食品安全体系检查。通过查阅文献、专家论证、试点实施等方式,制定出一套体系检查工作规范,印发了体系检查工作指南,确立了体系检查三大核心内容,即:生产条件和过程、管理制度及落实情况、生产工艺及物料核算,明确了体系检查的程序要求、评价标准以及结果运用。2016年,广东省不断创新思路、整合资源,对全省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开展全覆盖体系检查,对全省肉制品生产企业及加工小作坊开展专项整治,取得显著成效。以食品安全体系检查为依托,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开展重点品种检查,及时核查敏感问题,营造社会共治格局。

四川

树立“以监管保安全,以安全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强化风险防控,以安全引领白酒产业健康发展。四川在推进食品生产许可改革中,先后制发了《四川省食品生产许可实施方案》和《关于调整食品生产许可审批权限的公告》,明确规定白酒生产许可工作由省局负责实施。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白酒生产现场核查工作的指导意见》,严格白酒生产许可的现场核查和督促整改,对不能持续满足许可条件、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和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予以强制退出,把好许可准入关口,防范源头风险。针对当前白酒产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严字当头、打字当先、追根溯源、依法严厉查处”的原则,连续开展了多次白酒专项整治行动,有力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净化了白酒市场。

河北

近年来,河北始终把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探索乳制品监管新思路、新举措,实现乳制品监管跨越式发展。2013年以来,河北创新研发了乳制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模型,通过收集乳制品企业原料和成品的关键品质指标、供求价格、采购和产品数量、原料与成品换算关系、生产区域分布等5类关键风险指标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创造性总结了9个乳制品生产质量控制的一般性规律,为及早发现、消除乳制品安全隐患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该模型的应用,将基层监管部门传统的“去企业找问题”转变为“带着问题查企业”,初步实现了监管、靶向监管,同时降低了监管成本,促进了企业自律,推动了行业发展。

辽宁

2014年以来,辽宁以“不出厂门办许可、限度方便企业”为目标,借助“互联网+”,不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大力实施管理创新,努力打造高效便民的食品生产许可审批体系。审批环节由8个减少到3个,审批时限由60个工作日减少到5个工作日;建立了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机制,较好地破解了环节多、周期长,重许可、轻监管等审批顽疾;创立并普及了电子证书,完成了全省6027家企业“一企一证”及SC版证书清理转换,形成了以网上审批和电子证书为基础,行政审批和证后监管相结合,审批决定、颁发证书和网上公示“三同时”的许可审批新模式。

江苏

2016年,江苏省913家食品生产企业建成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实现了省内乳制品生产企业全覆盖、食品添加剂和白酒生产企业70%以上覆盖,企业数量、规模及涉及环节位居全国前列。通过该系统,企业和监管部门可以实现从原料到销售的正向跟踪和从销售到原料的逆向追溯,有助实施召回,有利于食品安全事件的快速处置。该系统为企业提供了信息化的内部质量控制系统,有效提高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管理规范化水平和管理效能,有利于食品生产行业的健康发展。该系统还为公众提供了手机APP、微信等方便快捷的追溯信息查询通道,拓宽了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的渠道,有利于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江西

积极开展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区域性专项治理。一是开展全方位、全覆盖检查,从生产到流通、从线上到线下、从生产企业到产品,严格落实核查处置“五个不放过”, 即:产品流向未查清的不放过,问题产品未召回、未处理的不放过,不法企业未受到惩处的不放过,企业管理和监管整改措施不到位的不放过,案件警示教育没有做的不放过。二是开展集中约谈,强化整改问责,落实“属地政府、监管部门、企业主体”三方责任。三是疏堵结合,积极开展社会共治,在治理的同时,积极帮扶企业,充分发挥“企业自律互律、社会群防群控、部门联合联动”三个作用。通过专项治理,截至2016年底,全省获证的婴幼儿谷类辅助企业数由最多时的79家下降到现在的33家,同比减少58.2%;国抽、省抽不合格批次由2015年的58批次降为2016年的3批次。

河南

围绕一个核心、形成两个成果、搭建三个平台、实现四个功能,白酒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河南省局坚持真实准确记录生产信息这个核心,制定了《白酒生产企业质量安全追溯记录规范》,联合开发了信息化追溯系统。围绕3个关键环节、5大基础信息、15个关键信息采集点,设计出19个规范化记录表格,制定了编码规则,实现每个表格一表一码,每批产品标识一个追溯号,确保信息记录的真实性,实现了信息检索的快捷性。出台了《关于白酒生产企业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实施意见》,着力建立政府监管、企业质量安全溯源、公众查询三个平台,不断丰富拓展溯源工作内涵。顺应互联网+食品发展趋势,通过产品二维码与追溯号结合,串联生产、流通、消费领域,实现了安全溯源、管理、数据分析、营销拓展四大功能。

重庆

高度重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积极推动地方立法,确定实施食品小作坊登记管理,同时充分发挥机构独立设置、垂直管理的体制优势,加大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措施,促进食品小作坊健康有序发展。一是确立了“宽进严管、逐步提高”的监管理念。在放宽准入门槛的同时,抓住质量管控和风险管控这两个根本,创新出台了可制定食品质量规范、推行负面清单管理、风险分级管理、严控特殊销售渠道、醒目标识“小作坊食品”字样等举措,并严格管控分局监管质量,同时积极帮扶小作坊做大做强、转型升级。二是提出了“一简、二严、三清、四同”的八字监管方针,即简化登记;严格包装标识和销售渠道;做到界限清、底数清、品种清;坚持与企业同检查、同抽检、同整治、同培训,提升了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市食品小作坊总体可控、食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图文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文章内容中图文的真实性、完整性等未经本站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对该项目感兴趣 免费咨询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联系微信:
  • 回访时间:
  • 代理区域:

隐私权相关政策

更多资讯

点击或长按关注

上一篇:2016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正式出炉 先睹为快! 下一篇:加多宝打造立体渠道营收200亿!

相关资讯

相关产品

招商企业

商机快递

好妞妞食品饮料招商网

好妞妞,招商牛! 找产品、招代理,有我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