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卫生与否,更是民生的头等大事。地沟油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早已众人皆知。如果一家餐馆被曝使用地沟油,那么对它的生意可谓是致命打击;而如果一所大学的食堂被曝检出地沟油,则更不得了。也因此,该类检测及曝光,一定要慎之又慎。
“深圳大学食堂被指检出地沟油”事件余波未平,深圳建和油品检测有限公司日前又被指“无认定的食品检测资质”。深圳市食药监局1月4日称,此事目前还在调查中,建和油品检测公司方面则表示不回应。
怎么做才叫慎之又慎呢?一是检测机构必须合法权威,检测手段必须科学规范,必要的或基本的检测过程和数据必须公开公示。二是报道必须遵循基本的新闻规范,信源要多元并可以相互印证,同时要有质疑和实证精神,尽量呈现各方观点和诉求。
前段时间,有媒体披露了一个网传的检测结果,涉及深圳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深研院等院校的20余个食堂,其中深圳大学8个食堂及香港理工大学深研院1个食堂结果均为“检出地沟油”。但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之后称,经反复查询,没有看到建和油品检测公司具有认定的食品检测资质。而建和油品检测公司方面并未表明使用了何种方式检测,只是声称签了“保密协议”不方便透露,也未回应是否具有资质这一问题。
建和油品检测公司是否具有认定的食品检测资质?没有认定的食品检测资质,能否进行油品检测的相关研究?在舆论的发酵中,一些人抛出这两个问题。其实,甭管建和油品检测公司有没有认定的食品检测资质,它都有权进行相关的研究;但是研究归研究,对外发布(或者说泄露)所谓检测结果,是另外一回事了。有关地沟油方面的研究,当然不能闭门造车,肯定要采样检测分析试验;只不过那些分析试验的结果,并不能写入实际检测报告中,作为权威信息加以披露。
以上这些均为常识,但总是很难被人正视和尊重。具体到“深圳大学食堂被指检出地沟油”事件,要弄清楚此事的来龙去脉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其中也许存在着“难言之隐”,让当事各方欲说还休。深大、建和公司、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等多个涉事方犹抱琵琶、各执一词,只留公众在信息迷雾中一团迷糊。
地沟油的检测其实难度不小。早在2011年9月,原卫生部公开征集过“地沟油”检测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2012年5月,该部组建了包括油脂加工、食品安全、卫生检验、化学分析等领域权威专家和相关机构在内的检验方法论证专家组,通过盲样测试等方式对征集到的方法进行了科学论证。但尽管这样,此前此后仍出现过多起地沟油“洗白”逃过检测的例子。
当前,相关部门需要攻克难关,尽快拿出科学权威的地沟油有效检测办法。如果办法都不灵,标准都不一,你又如何认定哪些机构具有地沟油检测资质,哪些没有呢?而目前那些被授予了资质的机构,其检测结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也必将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