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呼和浩特回民区成立了一个养牛合作小组,1958年改名为呼市回民区合作奶牛场,这便是伊利集团的前身。走过将近60年的发展历程,伊利从草原上的一个小小的回民奶牛场,成长为的中国乳业领军企业,是一家同时符合奥运及世博标准,先后为奥运会及世博会提供乳制品的中国企业。
伊利将“品质”放在企业价值观的位,认为没有食品安全,没有企业发展的一切。伊利以国有大乳企姿态,承担着应有的社会责任,坚定地践行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改革创新中走来
1993年,奶牛场改制,由此正式成立伊利集团,并更名为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伊利股份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全国乳品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
2010年,伊利集团品牌升级,公布了新的标识和主张。伊利以“成为世界的健康食品集团”为企业愿景,以全球化视野满足不同区域消费者的健康需求。以“不断创新,追求人类健康生活”为企业使命,以“品质、效率、责任、合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为消费者提供健康食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在公众眼中,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用短短十余年时间,演绎了从草根到王座的神话。1992年,潘刚大学毕业进入伊利,开始甚至租不起房,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在公司的化验室里,搭了一个行军床,也正是从这张行军床起步,潘刚开始了在伊利的坚守和耕耘,2005年当选为伊利集团董事长。这样,潘刚从一名基层工人成长为企业董事长,成为了最闪亮的大企业青年。潘刚表示,伊利这一品牌的背后,是草原文化中的追求卓越、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是数以万计员工的默默奉献,是数以百万计奶农的辛勤劳动,更是数以亿计的消费者的鼎力支持。
“社会各方成了伊利,伊利也将通过行动,回馈消费者、员工、奶农、供销商、投资者……乃至整个社会。”
伊利集团副总裁靳彪说,董事长潘刚“一张行军床”的故事说明,伊利的诞生是改革创新中来的,伊利的事业是艰苦奋斗来的,这是伊利企业文化的根基。
将品质放在位
食品安全,尤其是乳制品安全一直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伊利将品质放在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位,认为没有食品安全,没有企业发展的一切,伊利也一直把安全问题当做企业的生存根本。
伊利相关负责人表示,伊利在不断完善自身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的同时,还引进了一大批国际上最为先进的检测设备仪器,使伊利产品更加安全。伊利建立了具有伊利特色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三全”质量管理体系,涵盖了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乳制品HACCP食品安全管理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标准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的要求。有了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后,伊利为进一步确保产品的安全,先后投入巨大资金购买了大量国际先进的乳品安全检测设备仪器,只有通过严格检测并全部合格的产品才可以运出伊利工厂,流向市场。
截至2013年年底,伊利为检测设备累计投入5.15亿元,配置各类精密检测仪器4100多套,共培育取得有关部门审核认可的检验人员2300多人,已经拥有自主研发的检测项目达30多项。2013年全年的检测费用投入1.6亿元,为了保证牛奶的新鲜度,在进厂前使用快速检测费用达到8000万元。
截至2014年2月,伊利集团涵盖原料奶、原辅材料及各类产品检验共计1003项,其中原料奶检测147项;原辅材料及各类产品检验856项。
迈入全球乳业10强
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乳企整体处于弱小期,1998年后,伊利等企业进入中国乳业黄金十年,年均增速10%以上。近年来,伊利也加快国际化步伐,朝着成为世界的健康食品集团目标迈进。
2012年,伊利在新西兰成立首家海外生产基地,拟建成年产47000吨婴儿配方奶粉项目。2013年,伊利与美国的乳制品公司DFA达成战略合作。2014年,伊利在荷兰建立全球研发中心,是中国乳业目前为止规格的海外研发中心。
2014年7月9日,荷兰合作银行发布了2014年全球乳业20强报告,伊利迈入全球乳业10强,成为2014年全球乳业10强中的亚洲企业。报告称,伊利跻身全球乳业10强,从全球乳业格局来看,这是亚洲乳业崛起的标志性事件。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伊利总结了三个“统一”的“出海”经验,一是要做好资源全球化和市场本土化的统一,二是要做好科技全球化和研发本土化的统一,三是要做好食品安全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统一。
从企业自身优势出发,从中国乳企向世界乳企迈进,在融入国际视野的征程中,以伊利为首的中国乳企必将发挥出更大价值,展示出中国企业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强大的雄心和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