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期报道了江门首家“食品银行”试运行的情况(2014年10月28日AII04《江门首家“食品银行”盼“转正”》),引发许多市民的关注。困难家庭对食品的需求如何?“食品银行”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如何能保证食品安全问题?面对这些疑虑,记者开展了采访,发现“食品银行”要长久运作下去,需要披荆斩棘,建立起一套适合本地的良性运作机制方可实现良性运作。
南方日报记者 陶然 见习记者 甘雁娜
食品需求如何?
提升困难家庭生活水平
“在上一次捐赠奶粉的对象中,有几个老人这辈子还没喝过奶粉,这是喝着奶粉长大的大多数人难以想象的。”祥光社工机构副总干事孙科表示,如今困难家庭基本实现“温饱”,而“食品银行”的食品捐赠则可以提高“食”的层次,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市民李姨是祥光社工机构的服务对象之一,丈夫曾因中风导致半身残疾,因照顾丈夫只能在家做一些手工活,生活比较困难,收到食品银行发放的奶粉,她非常开心,对于机构一直以来发放的热心人士捐赠的物资,她非常感激。视力二级残疾的蔡先生每月靠领低保金生活。他说现在物价上涨,生活压力大,每日买菜都只能看着便宜的东西买,如能获赠一些食品改善生活,自然是非常好。
据了解,其他社工机构也曾设想过开展慈善捐赠业务,但考虑到因此可能带来的社会上的一些质疑而止步,大同社工机构总干事李雪袒露曾经因此而没有开展该项业务。她表示,食品银行在西方一些发达运营比较成熟,这跟西方流浪汉较多以及便当的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然而,该模式目前在本地一片空白,要落地本土,则要充分考虑本地的实际情况,在实际的摸索中探讨一套合适的运作机制。
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则表示,社工机构的主要职能是个案和社区服务,如关心服务对象的心理状况、精神慰藉、婚姻家庭关系等,慈善捐赠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然而,真正开展则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特别是食品是吃进嘴里的,仅从服务对象个人而言,要考虑是否需要这类食品,是否适宜吃等问题;从捐赠的食物而言,食物质量是否合格;对于社工机构而言,如何辨别食品的安全,货源从何而来,等等,都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完善的运作机制等保障,否则难以实现长效,于直接的一次性捐赠,也难以有效地推广开来。
是否有可操作性?
有业内人士认为无合作可能
所以“食品银行”要能长久的运作下去,惠及更多人,肯定需要建立一套与企业挂钩的良性运作机制。对此,记者采访了一些餐饮、食品行业的人士,但他们认为目前从自己企业的运作角度出发,不太可能与“食品银行”合作。
江门一经营日本料理的餐饮店店长直接表示,“不会考虑将剩余食品转赠”.虽然他们每天都要将剩余食品“丢掉”,不重新利用,但这是出于安全责任的考虑,“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公司将要承担责任,并不是赔钱能够了事的,将严重损坏公司的声誉,对于食品企业而言,这是致命伤。”
“如果与超市合作搞”食品银行“不是很实际。”江门一大型超市连锁店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超市在日常管理中对商品日期是很重视的,而且大超市基本上都是从厂家拿货,如果临过期都会要求厂家进行更换,不需要自己处理。如果是商品包装有破损,会涉及食品变质等问题,肯定也要找厂家过来换掉。所以,他认为,从流通环节来找货源供应“食品银行”不是很现实。他建议社工组织找食品企业,因为食品企业经常都会有些赠品,本身是免费派送或供试食的,或者厂家回收的临过期食品也许也可做捐赠。
为此,记者采访了江门一家食品企业的负责人容先生。他告诉记者,首先,现在食品企业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目生产了,而是以单定产,有计划地进行生产,所以也不会有很多的产品过剩。其次,一般的休闲食品保质期都有一年半载,销售时间很长,到了临近保质期时可以打折促销进行处理,起码能收回一点本钱,所以让食品企业捐赠临期产品也不现实。他建议,不要让商家免费捐赠,社工机构可以跟商家协商,给回一些成本给商家,低价购买或订制一些食品,这样既能保障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