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正是炎热的夏季,也是食品安全的高发期,为了能够更好保证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各个地区都不断的加强管理食品问题。然而夏季来临,昆明市场多种时令水果蔬菜争相上市,丰富了昆明人的餐桌。短短几天时间,来自富民的杨梅、石林的油桃还出现在了贵阳、成都等地的市场上。随着昆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昆明正成为全国的“菜篮子”和“果盘子”。5月初,农业农村部发布消息表示,今年10多个部委将联合首次开展“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作为36个受考核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之一,昆明的“菜篮子”工程做得怎么样?如何积极应对考核,将放心装进“菜篮子”?
消费升级
农户养得精 市民吃得好
站在位于寻甸县法祖屋村的瑞驰养殖专业合作社入口往上看,山上跑着一只只毛色鲜亮、身形健硕的土鸡,山下一个个大棚在阳光照射下格外引人注目。占地560亩的合作社里可以容纳10万羽土鸡,但目前年出栏只有5万羽,给每只土鸡充分的自由活动空间。土鸡不吃激素,不喂抗生素,只吃玉米、饲草,长在林下,栖在枝头。
“林下鸡卖得不便宜,每只平均200元,比市面上的一般饲料鸡贵不少。”5月20日,刚刚去了自家山上拍了段土鸡在林下奔跑的小视频,瑞驰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马礼娟迫不及待地发到了朋友圈。“虽然贵,但每个客人都说值得,回头客特别多。”微信上不断跳出询问订单,马礼娟忙得不亦乐乎。“如果订单超过100只,您至少得提前3天跟我们预订。”马礼娟手指翻飞,快速回复着。
像瑞驰养殖专业合作社这样专注于打造高端绿色食品的商家,在昆明不在少数。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者生活品质逐年提高,“消费升级”对于昆明消费者来说早已不算新鲜。昆明人不再满足于“吃得饱”,而是升级为“吃得好”。许多商家瞅准了市场发展前景,将产品朝着绿色、高端方向升级,打造属于昆明人的放心“菜篮子”。
“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将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纳入考核
5月初,农业农村部发布消息表示,为保障市场供应,今年10多个部委将联合首次开展“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参加这次“菜篮子”考核的是包括昆明在内的36个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考核内容包括“菜篮子”产品生产能力、市场流通能力、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调控保障能力和市民满意度五个方面,并将在今年年底前,由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对本区域内,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综合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和自查。
随后,昆明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2018年昆明市“菜篮子”工程蔬菜生产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全市2018年蔬菜播种面积150万亩,产量达300万吨,大力推广无公害生产,推进绿色、有机认定,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面积和产量分别占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80%以上。
这份意见表明,昆明打造“菜篮子”工程的目标已升级:从多年前的“吃得饱”,到如今的“吃得好”。不仅要让昆明市民吃到绿色生态、符合标准的食品,还要重视营养结构,对农产品食品标准从无公害、绿色、有机等方面进行考核。
品质升级
农产品“精品化”趋势明显
“今年,昆明将继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本地需求量大的绿叶菜、茄果类等蔬菜种植面积。今年也将继续推进石林、宜良、晋宁、寻甸4个蔬菜安全生产示范区建设,辐射带动4个县区20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市农业局种植业处处长周成渝介绍。
扩充“菜篮子”仅仅是今年昆明大力推行“菜篮子”工程的举措之一。农产品质量提高,给种植户们带来的则是更科学的种植标准与更高的经济收益。
5月的宜良雪峰绿色生态园一片繁忙。油桃、杨梅长势喜人,趁着雨季未到,工作人员忙着采摘装车,一车车新鲜水果销往各地市场。
李雪峰是宜良雪峰绿色生态园的总经理,同时也是西南林业大学的校外实践课教师。5月中下旬,生态园里的油桃、杨梅等水果大量上市,李雪峰5月23日才在网上发布消息,25日园区里便很难找到停车位了。有的市民驱车2个小时来到生态园,摘了桃子和杨梅,再吃顿农家乐,带着称好的新鲜水果,心满意足地回了家。
“以前客人只问便宜不便宜,现在都在问打没打药,施的是什么肥。”李雪峰打开手机,给记者展示了“乐村淘”的页面。市面上一公斤售价30元的枣儿,产自雪峰绿色生态园的却要卖到80元。“园区里光枣树有80多个品种,枣、梨、桃连续9年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我们通过技术改良,不仅筛选出口感的品种,也能保证品种的绿色健康。”李雪峰摘下油桃树上头最红的一个,咬了一口。
质量监管
争取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追溯
“打造放心‘菜篮子’,不仅要从源头进行质量控制,开展农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并将结果作为行政执法依据,打击违法违规使用兽药、农药行为,规范农业生产主体行为规范,还要大力推行‘三品一标’认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老百姓认识‘三品一标’农产品,打造高端品牌。”昆明市农业局质监处负责人介绍,为保障农产品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健全完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今年,昆明市将大力加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平台”“昆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追溯平台”的推广应用,确保“三品一标”企业及产品上线运行达,在现有基础上,加强数据信息的采集和上传工作,探索开展二维码识别溯源。其中,嵩明县农业信息化平台已于2016年建成,农产品价格、政策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检疫信息、嵩明县农业新闻等嵩明农业信息,都可以通过手机App及智能查询端、网页端方便查询。
“今年我们将从生产和监管两端发力,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完善监管体系和检测能力建设,强化突出问题治理和执法监管,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保障公众‘舌尖上的安全’。” 市农业局质监处负责人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