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食药监管总局公布监督抽检信息。791种各类饮料被曝不合格,不合格率超过两成。其中饮用纯净水、天然矿泉水、其他瓶(桶)装饮用水样,不合格的占了97.97%.不合格样品中,不乏乐百氏、汇源、娃哈哈、怡宝等知名品牌产品。
违法成本低是饮用水问题“屡查屡犯”的重要原因。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生产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可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这样的处罚看似力度不小,但与“守法成本”相比依然偏轻。据介绍,正规企业生产桶装水,仅对桶的清洗环节要经过至少14道工序。在权衡利弊后,一些厂家往往会抱着侥幸心理,简化生产流程,忽略对生产环境、配套设备、消毒手段等细节的卫生安全把控。
值得期待的是,今年首次进入法律修改程序的《食品安全法》,有望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明年1月1日起,食药监管信用体系也将在北京试行。只有从根本上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和制约,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让无良企业寸步难行,公众的食品安全才有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