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基,原来名为"乡村鸡",英文缩写字母仍然采用CSC,意为乡村原始风味烹饪,乡村基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始挂牌交易,成为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快餐连锁企业。在7月的晚上6点40分,内参君随机走访了一家位于重庆市某商业街的乡村基门店,收银台前已经开始排队点餐,店内几乎满座。
朋友告诉内参君,这家店在7点多钟的时候人会更多。仔细观察发现,人群中有带着小孩来用餐的一家人,有学生,还有刚下班的白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一条步行街上的汉堡王,尽管距离只有20米,步行街路灯上还挂着汉堡王的彩旗广告,但门店内只有四五个客人。
在美团外卖上查询月销量数据,乡村基为1324单,居然是邻居汉堡王的2倍。
22年,乡村基从一个街边小店,发展壮大成为一个拥有500+门店、两个品牌的大型连锁企业。一路走来,乡村基的进化之路究竟是怎样的?
7月19日,在餐饮老板内参主办的“2018中国餐饮创新大会”上,乡村基创始人李红现场为大家分享了乡村基成功的秘诀,“对一件事的坚持”。
22年的进化
上市又退市,川渝要开3000家店
1、坚持川味快餐不变
1996年创办初期,乡村基采取小规模单店的经营形式,产品包括汉堡、炸鸡等洋快餐食品,以及泡椒鸡、宫保鸡丁等川味中式快餐。
1998年,洋快餐品牌的进入,重庆本地的中式快餐市场经历了一次全新的洗牌,这一年,乡村基也重新梳理了品牌逻辑,专注产品的打造,定位于“川味快餐”。
此前,李红在接受内参君专访时指出:“不管洋快餐如何发展,顾客吃米饭的频率仍然更高一些。所以,乡村基的产品逻辑一定都和‘饭’有关。”
而且,不管是乡村基还是后来的大米先生,这一产品逻辑都未曾改变,一直延续至今。
久居川渝的朋友告诉内参君,在川渝地区,乡村基的人气远远超过许多洋快餐品牌,一是因为它的性价比更高,人均20多元便能在乡村基搞定一顿“主食+小菜+饮料”的套餐;二是川味中式快餐相较于油炸的洋快餐,更健康,也更符合川渝地区的口味。
2、扩充产品线、引入资本、进入快车道
2006年,乡村基的品牌名正式由“乡村鸡”变更为“乡村基”。李红告诉内参君,“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充产品线,给顾客提供更丰富的产品选择。”
李红说,乡村基提供的可选择性其实是大于其他快餐品牌的。“目前sku有20多种,小吃饮料、米饭套餐、纯粮米线、铁板系列等,每月还会更新上市。”
2010年9月28日,乡村基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始挂牌交易,成为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餐饮企业。
同年,乡村基开始开展400电话外卖业务,月营业额达400多万,并自建了接近200人的自有物流团队。
乡村基也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201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5年时间,乡村基的门店总数从35家猛增至355家,而且全部是直营门店。
2015年,乡村基成立了专门的互联网事业部,如今已介入各大外卖平台。内参君曾体验乡村基的外卖,1公里的范围,从下单到收到外卖,一共只用了12分钟。
3、“大米先生”诞生,打造双品牌战略
2011年11月,乡村基推出兄弟品牌“大米先生”,打造双品牌战略。
同样定位于“川味快餐”,但不同的是,“大米先生”定位的人群是上班白领阶层,采用的是自选、任选的方式,菜品更加多样化。
2016年4月20日,上市5年的乡村基主动申请退市。李红在2018中国餐饮创新大会上说道, “资本能够帮助我们在规范化的制度经营、公开透明的组织管理上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虽然我们是在2010年上市,前年在美国下市,但那也是基于对于一个资本市场的重新思考,我们仍然需要资本为我们赋能。”
不仅如此,李红还向内参君透露,“川渝地区人口1亿左右,大量消费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未来将继续聚焦川渝地区,主要布局主城区和二级市场,加大川渝地区门店的覆盖密度,至少要开3000家门店才行。”
坚持初心
好吃最重要,既要标准化也要现炒
经过多年来的深耕细作,乡村基已然成功将“中式川味快餐”的品牌认知刻入消费者的心智。一提到川味快餐,很多人会自然地和乡村基划上等号。
乡村基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1、“家常的味道,才是百吃不腻的味道。”
川菜厨师专业出身的李红,16岁便被送进烹饪学校学习川菜,师承名师,对川味产品的研发一直带着专业严格的眼光,李红说:“所有的产品我都要自己把关。”
“家常的味道,才是百吃不腻的味道。”想要做出地道的家常口味,李红坚持一定要选用地道的食材。
食用油采用非转基因油,泡椒牛肉中的泡椒采用的是非遗产品“红珠子”,酸菜米线的酸菜一定要老坛泡足280天,大米是李红亲自扛着零下三十度低温跑到东北寻找的东北大米。
尽管这样做的结果是直接导致成本大幅增加,像非转基因食用油的成本相比一般食用油价格高出1/3, “每年乡村基要为此多付出700-800万的成本,但是我们仍然坚定地决定:换!”李红说。
2、“只有现炒,才能保证好吃。”
当整个餐饮行业都高呼“去厨师化”的时候,乡村基却坚持“现炒”工艺。李红认为,“好吃是首要的,而且只有现炒,才能保证好吃。”
李红还自嘲地说道,“我们一直用最笨的方法在做饭。”
现在,乡村基要求中央厨房做到调料的标准化,剩下的炒制环节则全部交由门店来完成。500多家门店,每家门店都必须配备专业厨师。
不管是食材要求,还是制作工艺,乡村基都采用了十分严格的标准,而这也是乡村基之所以不做加盟模式的顾虑,“如果加盟商把我们这么好的食材换掉了怎么办?”
3、把标准化这件事重复打磨22年
“好吃”的背后意味着更高的食材成本和人力成本,李红指出:“高出的成本只能靠效率来消化。”
“我们要求30秒必须出餐,而且每天高峰期排队吃饭的顾客其实也在倒逼员工提高出餐效率,这也是20多年来一直不断练习磨合的结果。”李红说。
早在十几年前,乡村基开始琢磨怎么把老师傅的操作流程制作成册,将流程拆解、标准化,再交给中央厨房。而乡村基后期能够实现快速规模化的发展,也得益于前期的“标准化”探索。
并且,为了支撑门店扩张时的人才需求,乡村基采用的是“师徒制”,老师傅传帮带,每年设置考试、练兵环节,李红也会亲自来到考试现场,决定当职厨师是否能够晋升。
此外,乡村基内部还使用了8种不同功能的ERP软件,像物流调度系统、财务系统、订单中心系统和天子星的餐饮管理系统等。李红还告诉内参君,乡村基每年在系统优化上的投入超过上千万,未来仍然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小结
真正成功的人,往往专注于一件简单的事。
内参君曾对乡村基创始人李红进行过一次深度专访,在聊天过程中,令内参君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她对产品和制作工艺的专注,她说:“当你喜欢一件事的时候,你会不断重复,再坚持、再坚持。”
当问到用一句话形容自己是一个怎样的餐饮人时,李红的回答也十分简单纯粹:“我是一个喜欢做饭的人,喜欢把美食分享给更多的人,让大家感受到家的温暖。”
如果要总结乡村基这22年来的发展,内参君不禁联想起高榕资本副总裁左爱思说过的一段话:“餐饮行业,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是不变的,好吃不变的,能够赚钱的是不变的。但与此同时,这些要素也要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创新,才能够跟随甚至创造消费者的需求。”
以上是对乡村基未来规划川渝开3000家店,创始人分享成功秘诀的相关新闻,而这似乎和乡村基多年来的坚守和迭代更新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