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关键字

当今我国的消费折叠有哪些?

食品饮料 市场分析 2018/11/16

社会一直都在不断发展,而且我们的消费水平也在持续的改变。在《北京折叠》里,生活在第三空间的老刀,冒险穿梭到空间,希望把养女送去接受更好的教育。显然,在教育消费上,老刀是那个渴望突破折叠的人。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中,很多人也正在体验“消费折叠”。

白领职员小A犹豫再三,把购物车里的网红吹风机删除,换成了刚刚收到某APP推送的品租赁优惠年卡。独角兽公司公关VP小Y,则早早在朋友圈晒出了他的心仪品,三套价格不贵,却炫耀值很高的新锐艺术家的小摆件。小镇青年L,则将几个月工资都用在了此次“血战”上:包括268元的《创业时代》杨颖同款小西装,够用到618的纸巾毛巾婴儿用品,以及用于新装修房子的家电电器。

今年双十一,京东十天累计下单金额达1598亿,天猫全天的销售额最终定格在2135亿。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认为,消费的“个性化”,使个人患上了消费“强迫症”,只有将自己的一切都置于消费之中,人们才能获得安宁感与实在感。

消费升级,消费降级,消费分级,这些专业概念,并没有影响到小A,小Y和小L。他们在各自的消费追求各自的美好生活:小A认为,显然几天更换一个新的品包包,比吹风机吹出的完美发型,更能彰显自己的精致生活。小Y希望通过晒单,暗暗显示自己卓尔不群的审美观与接地气的消费观。而小L则认为明星同款,已经足够满足自己对于精英世界的幻想,打了五折的必需品,才承载着她真正的美好生活。

在的中国,从北上广一线城市到四五线乡镇农村,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从95后『Z时代』到『银发族』老年人。节省与,炫耀与实用,可能是不同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差异,也可能发生在同一消费者身上。

从消费升级到消费降级再到消费分级,任何一种按单一的维度来划分市场解读中国的消费现象都变得不够甚至失效。中国的消费正在变得更加复杂,如同是几个不同时空折叠在一起。

1、时间折叠:从一致到多元

过去三十年,我国的消费从一致的选择到多元化个性化的配置,画出了一幅清晰的扫帚图。与我们想象的不同在于,90年代以前,消费在GDP中的占比并不低,甚至超过50%,受物质环境的制约,当时的消费还主要停留在吃和穿上。90年代之后,消费进入了“物质消费”阶段,但此时的消费非常一致,集中在家用电器大件上,特别是彩电、冰箱、洗衣机。

进入2000年之后,消费的变化更快,90年代出现的“大哥大”变得又小又便捷(此时,没人想到即时通讯的增长是爆发式的)。同时,家用汽车成了居民高端消费的追逐对象。之后是居住消费的变化,购房在2010年全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中占比还不算特别高,但是在2016年已经成了仅次于食品烟酒的消费大项了。是正在兴起的服务消费趋势,教育消费、医疗消费与旅游消费也出现快速增长。

近几年,占比提升明显的,包括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还有医疗保健,同期消费占比不断下降的是食品烟酒、衣着、以及其他用品和服务,事实确实也是如此,消费的总量在不断扩大,食品消费、衣着消费和其他服务消费的总量在增加,但是相较买车、旅游、补习班之类的增长幅度来说,吃和穿的消费支出基本上是跟着通胀走、偶尔升升级了。

消费在不同的年代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从吃穿类的生存消费,到一致性地追求家用电器消费,到个性化消费,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消费已经成了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表现。

2、空间折叠:东中西部地区分化

东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消费能力仅用了十年远远拉开了。不同地区的发展先后,导致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释放出消费的活力。2000年时,全国的消费水平仍是整体比较接近的,虽然东部已经体现出了高收入带动了消费的迹象,但整体上看,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消费差异不大。2000-2010 年间,东部地区与其他地区迅速大幅的拉开了差距。

2010年,东部地区的人均消费已经达到2万元,远超全国平均水平2480元。东部地区仍将大量消费用于食品烟酒,但明显不同的是,东部地区在交通通信、居住方面与其他地区明显拉开了差距。

时至2016 年,东部与西部的人均年消费相差接近1万元,显示出了巨大的区域性差异。从结构来看,东部地区的居住消费占比跃升至 26%,远高于其他地区,中西部的消费仍相对更多在食品烟酒,东部地区从在衣食住行各个领域的消费都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医疗保健消费方面,东北地区却是几个区域中的,超出全国平均水平 3 个百分点。

3、社会结构折叠:城乡二元

城镇和农村消费者的行为和诉求有较大的差异,但农村消费能力却不能被低估。80年代前,农村居民的消费占比远大于城镇居民。但到了90年代,城乡居民消费开始分化。1992年城镇居民消费占比次反超农村,自此之后,城镇居民消费占比继续上行,农村居民消费占比则持续下滑。

消费的分化背后是中国显著的城镇化进程,从1978年的17.9%上升至2017年的58.5%。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意愿更高、消费方式更多样、需要政府提供更多公共服务,都导致了中国的消费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从消费结构比例来看,城乡之间的差异不大,从时间趋势来看,城乡都在发生“衣食”消费占比的回落,也同样都发生着“住行”消费占比的上升。从占比来看,城市的食品消费占比更低,但更在意衣着消费;农村居住消费的占比上升比较稳定,而城镇2016年相较2010年在居住方面占比大幅上升了12个百分点。农村的服务类消费低于城镇,但是医疗保健方面的消费在2016年占比比城镇略高。

城镇的消费活力在90年代初现,那个时候火热的是家电类消费,农村的消费在2000年之后才开始追赶,未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继续,农村的消费结构是否会向城镇趋同仍不好说,但是从追赶的趋势看,农村消费却有巨大的市场和潜力。

4、代际折叠:消费价值观迥异且交织

多种消费价值观的群体共同组成了这个世界的消费市场,有趣的是,他们之间却可以用简单的代际清晰的划分。中国人口总数(2016年)13.83亿人,其中15-64岁之间的人口数为10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3%,也是说60后、70后、80后、90后群体是当今社会的消费主体,这些消费者的价值观导向会直接影响市场的变化。

当下中国,主流的消费价值观主要有:节俭型消费价值观(主张在消费时应限度地节约物质财富)、享乐主义侈靡消费观(主张大量地占有和消耗物质财富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欲望)、炫耀性消费观(会忽略商品本身的功用性,重视商品的符号价值如名牌、时尚等)、适度消费观(适应特定的生产或生活需要出发,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

60后这一代人不习惯享乐,在消费上更加理性,节俭型消费观主张在这一代人身上更加的明显。

70后在消费上趋于消费品的实在性,要求物有所值。但少数70后也持有炫耀性消费观,既希望通过消费来显示身份,获得尊重。

而80后的消费以个性化、自我化和前沿化为显著特征,注重外观感受、对新产品充满好奇,他们追求品牌与时尚,往往会通过高消费来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品味和时尚气息。

90后则是超前消费观的典型代表,崇尚先享受后劳动,喜欢攀比,与80后的炫耀不同,90后主要是向人们展示自己独特的地位和身份标签,他们虽然引领消费潮流,但却不花“大头钱”,实惠和高标准是90后群体消费价值的判断准绳。

人口结构的变迁有望带来医疗保健、保险、高端教育、家庭服务、传媒、体育、娱乐、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升级。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消费特征不同,以美国为借鉴,未来15年我国的医疗保健、保险、高端教育、家居相关、娱乐等服务都有望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

5、在消费变化中寻找机会

虽然针对某一消费情境,可以有对不同群体、不同层次间的表述方式,比如消费升级、消费降级以及消费分级,但青山资本(ID:cyanhillvc)认为用消费折叠这个词可能会更直观的描述现在消费市场的特点,代际、城乡等等,在折叠后的不同截面体现出的完全不同的消费画面更符合当今的消费意识形态,而在这些截面间的交流隔离、理解隔离的现象中也提供给了不同语言体系的企业各自的商业空间,从快消品、信息流到文娱、社交,甚至到衣食住行,充分满足任何一个截面的需求都可以成一个大型的企业,亦或者打通不同截面间的物品流转通道,让同一个商品在它不同的生命阶段满足不同截面消费者的需求等等。

折叠也是一种变化,变化往往意味着机会,当下消费行业的崛起,似乎是中短期的外部因素的刺激,但在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大众消费方向拥有长期的逻辑支撑。消费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不可逆性,即消费的『棘轮效应』,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同时,消费还具有传递性,高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会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平均消费倾向。这些都是消费行业的公司能够实现穿越周期增长的核心原因。

消费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经济周期变化下,而面对这样的“折叠”,或许如何顺应趋势、寻找到其中新机会,发现那些穿越周期甚至“反周期”机会,有着积极的商业意义。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图文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文章内容中图文的真实性、完整性等未经本站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对该项目感兴趣 免费咨询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联系微信:
  • 回访时间:
  • 代理区域:

隐私权相关政策

更多资讯

点击或长按关注

上一篇:伊利荣获2018世界饮料创新奖,推动企业发展! 下一篇:康师傅勇于创新 八度荣膺食品安全十强企业奖

相关资讯

相关产品

招商企业

商机快递

好妞妞食品饮料招商网

好妞妞,招商牛! 找产品、招代理,有我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