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已有数亿资金涌入了精酿啤酒行业中,具有精酿啤酒概念的小型啤酒厂和啤酒品牌开始受到各大厂家的青睐,逐渐聚合、壮大,成为成市场上的一股重要力量。
相关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精酿化”趋势下,未来国内精酿啤酒发展有可能出现“井喷”。在国内,精酿啤酒俨然成为高端啤酒的一个代名词。从2017年开始,啤酒迎来全方位的消费升级,在销量稳定的前提下,价格将逐渐上升,迎来质变时代,而质变时代最为突出的是以精酿啤酒为首的众多个性化啤酒品牌。
啤酒消费者的变化将是这个风口强有力的后盾。上一代的中青年在消费啤酒时保留着大口喝酒、边吃边喝的消费习惯,对啤酒口味也没有鉴赏力,但对价格敏感。因此以“制作工艺单一、口味单一固化”为特点、均价7元以下的传统工业啤酒,能够占据中国啤酒市场份额80%以上。
这样的市场状况一直维持到新一代消费者的出现。当对价格不那么敏感,对品质和品牌更有追求的新一代消费者出现时,这批传统工业啤酒厂商的供给出现了断档。年轻消费者要求啤酒从包装设计到产品口感都必须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这正好与精酿啤酒所持的相关概念吻合。
当代年轻人在消费时会更多地倾向于潮流和个性化酒款,并且这种消费倾向会随着年轻一代消费者对品质要求的提升、对口味要求的多样化等趋势的加强而逐渐拓展至不同年龄层的消费群体,这也为精酿啤酒在国内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土壤。从目前来看,精酿啤酒更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精酿啤酒不含任何人工添加物且种类丰富,可满足健康化、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因酿造工艺复杂适合小规模生产符合消费者追求独特稀缺的消费心理。
我国是全球的啤酒消费国之一,每年消费540亿升啤酒。人均啤酒消费量达36公升,啤酒市场规模达到4500亿元。但近几年,国内工业啤酒的销量下滑趋势日趋明显。人口和渠道红利的消失、替代啤酒的其他酒饮,或非酒饮选择的增多导致的竞争的加剧、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消费升级”都是可能的原因,还有当然还有品牌形象的老化。
正如麦肯锡的高级顾问 Gordon Orr 所说:“这些(国产大众化啤酒如燕京、雪花和青岛)品牌形象并不高端,消费者认为那是他们父母和祖父母喝的酒。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本地化的小型精酿,这也验证了市场的发展趋势。
作为一种舶来品,精酿啤酒一进中国,面对的是与工业啤酒诞生时完全不同的市场环境。首先,精酿啤酒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现有的年轻人,饮用白酒的人群越来越少,而进口啤酒在中国的占有率越来越高。
其次,消费人群在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到国外留学工作,这部分的人群更偏好精酿啤酒。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中国消费者在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追求个性化多元化,啤酒慢慢从“喝饱”到“喝好”过渡。,渠道的变化。现在的渠道方式发生了变化,从原先的大商超、便利店,慢慢转向线上消费。
大众消费水平的提升、电商的崛起、商品体验感的追求等等,无一例外地促进了精酿啤酒在国内的普及。市场转向年轻化,更为精酿啤酒打造消费升级新形象提供了无限的可能。由此可见,精酿啤酒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在精酿啤酒如此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除了新兴精酿啤酒企业外,国内大型的传统啤酒厂也紧跟潮流,积极布局精酿市场:如燕京啤酒自2013年开始研发德式小麦白啤;青岛啤酒在旗下众多社区酒吧推出了包括IPA、世涛在内的多款精酿啤酒;珠江啤酒筹划精酿啤酒生产线及体验门店建设项目等。而如百威等国际化传统啤酒厂也正通过多条产业链加收购的方式,进入精酿啤酒市场。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任何一个企业他最为重视的是市场需求,随着供给侧改革、三品战略的实施,每一个大型啤酒集团,肯定都会关注和重视精酿啤酒这个纯粹的市场概念背后的含金量。百威、青岛、珠江等工业大啤酒企业“盯上”精酿啤酒这块“正在做大的蛋糕”,是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