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关系着老百姓最切实的利益,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食品安全和市场的监管体质改革,一时间,全社会上下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3月5日,食药监总局开通“食品安全标准”查询网站,人们可通过其查询到最权威的食品安全标准。针对食品安全标准形成机制的制定如何完善,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陕西省委会副主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霍学喜在两会上带来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形成机制的提案。
国标制定并非越高越好 要恰到好处又不能脱离实际
霍学喜认为,自2012年起,政府加大了对食品安全和食品市场的监管体质的改革。“在食品安全上将过去的多部门管理整合为食药总局、农业部和卫计委三部门分段管理,同时加大了全国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的梳理和清理,将原先的近5000个食品安全的相关标准整理成1000个左右。”霍学喜说。
“但不论是监管制度改革、或是对标准的梳理,都会忽视标准在其形成过程中同时出现的其他问题。”
霍学喜说:“政府的压力很大,肯定倾向于将食品标准定高一点 ,但标准并不是定的越高越好”他认为,我国食品产业食品行业的竞争影响力在国际上很弱,国内各食品行业以及食品企业差距很大。“如果将标准制定很高,会导致标准脱离实际以及执行困难,从而会影响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与政府标准的权威性。”
霍学喜认为,消费者之间差异很大,标准定高后,低收入群体及食品安全消费标准低的群体福利与安全会成为新的问题。“所以标准的制定须恰到好处,要注意不能脱离实际。”他说。
重视企业标准与行业标准 推动政府标准不断升级
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形成中经常会忽视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国际上,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标准是一个企业的知识产权。”霍学喜说,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产品的创新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所以企业产品的标准、食品的标准都是形成企业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它们体现的是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也是企业自身的竞争手段。”他说。
“而行业标准是一个行业范围内具有自律约束意义的标准,它也是有商业价值的标准。”霍学喜说,“只要进入这个标准,产品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竞争力会越强它是具有话 语权、具有市场谈判权和管理全的标准。”
他表示,政府应理顺企业标准、行业标准、政府标准之间的关系。政府标准应该是食品安全标准里的强制标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则需要高于政府标准。
建立和完善我国自上而下食品标准体系
如今我国有大量的国际进出口食品,中国标准和国际标准接轨,存在着谁跟谁走的问题。对此,霍学喜说,“标准是知识产权,如果过度强调紧跟国际标准,会被牵着走,会丧失掉标准的控制权和管理权。”
霍学喜表示,国标的制定存在食品安全标准管理权的问题。 “比如说我们有很多非常具有特色的食品,对此我们应该建立自己的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和标准,同时通过企业和市场运作,这种标准可以被国际市场认可,这样我们的标准有可能变为国际上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