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场域”更安全
--构建口岸区域食品安全评价综合指标体系的思考
深圳检验检疫局 何 军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愈发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而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正严峻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公信力。相较于一般领域的食品安全,口岸区域内的食品安全更具有政治性和国际影响,直接关系着形象。当前,亟须在非传统安全理论的指导下,构建口岸区域食品安全评价综合指标体系,提升“场域安全”保障水平。
以深圳口岸为例,截至今年3月,深圳口岸区域共许可和监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448家,监管业务量在全国国境口岸中位于前列。做好口岸区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一是关系深港两地出入境人员的健康安全,深圳毗邻中国香港,政治敏感度高,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达63万人次,区域餐饮单位及食品流通单位446家,基本实现深圳口岸范围全覆盖,日均供应10万人份餐,占日均出入境人员的15%.二是关系国际和国内的航空安全,深圳口岸现有深圳航空以及南方航空食品配餐公司两家区域食品生产企业,企业航线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及东南亚等地区,年均供餐量达2000万人份。三是关系国际海上航行安全,深圳口岸区域供船食品企业27家,负责深圳所有海港口岸全部国际航行船舶船供食品业务。
一直以来,检验检疫部门通过法规以及规范性文件的制修订,不断完善口岸区域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口岸区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也通过不断完善ISO22000认证等食品安全自控体系,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自控水平。但目前,检验检疫部门暂未建立科学有效的区域以及企业食品安全状况评价体系,无法评估口岸区域食品安全状况,为执法部门开展有效监管以及企业提升自控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在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复杂多变的,迫切需要检验检疫部门参与安全治理体系,将工作范畴从维护“国门安全”拓展到“场域安全”,构建口岸区域食品安全评价综合指标体系。从分析的角度来看,场域具有空间性、交织性、关联性、动态性以及整体性的特点,而口岸区域食品安全状况评价主要取决于社会约束力、治理监管水平以及企业自控能力三个维度,分别代表社会、政府、企业三方主体对食品安全状况的影响。在社会约束方面,从社会环境出发,主要包括3个二级影响因子,即社会舆论媒体的监督、消费者的监督、餐饮行业的竞争。在政府监管方面,从监管部门自身和监管手段出发,主要包括4个二级影响因子,即落实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水平、建立科学且符合实际需要的监管制度的情况、监管技术力量和水平、对企业技术帮扶指导的情况。在企业自身方面,根据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实施细则、食品安全法及实施细则、《出入境口岸食品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相关执法依据,主要包括许可管理、人员卫生管理、食品原料采购和贮存卫生、设施设备管理、加工操作过程卫生管理、餐厨具消毒、环境卫生、专间管理、留样、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投诉举报应对处置等11个二级影响因子。
根据这3项18个二级影响因子,检验检疫部门可进行细化且数值量化,采用德尔菲法(Delphi)设计,编制影响因素指标调查问卷。在口岸分别以消费者、餐饮行业从业人员以及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运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结果按照3项先后进行主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优化验证分析,从而建立数学模型,完成口岸区域食品安全评价综合指标体系构建。通过对影响因子的分析,科学准确地确定监管工作关键点,及时调整执法监管措施,有效降低监管部门执法风险,大力提升监管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通过对影响因子的分析,实时、动态地对口岸任何区域及企业的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科学量化评估,增强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及潜在风险预警,准确研判区域食品安全状况及趋势。
通过对影响因子的分析,及时发现当前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社会约束力的引导实施路径以及企业自控能力改进和提升的方向,为政府部门主导促进口岸区域食品安全质量提升健康发展提供手可靠的基础数据,有效促进口岸区域食品安全质量提升。《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