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白药修改药品说明书,正式证实其配方中含有“草乌”成分,而“草乌”此前被指有毒,云南白药却一直对其药品成分讳莫如深。
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监测显示,截至发稿日4月4日,有关“云南白药含草乌成分”的报道转载达到1087篇。纵观媒体的报道,云南白药的出现始终伴随有“断肠草”、“毒性”、“拒绝公开”、“致命”、“内外标准有别”等负面字眼。一时间,云南白药陷入了质疑和声讨的舆论漩涡。
然而,与媒体的严厉声讨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微博上网民的言论。截至发稿,微博热门话题“云南白药含断肠草”被讨论逾12万次。纵观微博网民的言论,大部分网民力挺云南白药,认为媒体的某些报道用词过于“危言耸听”、“夸大其词”,有网民认为,“是药三分毒”,只要把握好用量自然不会有问题,并且他们认为云南白药作为我国传统中药品牌,应该予以信任和支持。同时,这部分网民指出,云南白药的配方、工艺被相关单位列为秘密,对于云南白药“拒绝公开”成分是可以理解的。更有网民怀疑云南白药是否被竞争对手“黑”了。更有甚者,将此次事件上升为“中西药”之争。
而另一方面,仍有部分网民担忧云南白药“断肠草”带来的危害,并认为相关部门应该严惩“黑心”厂家。同时,有部分网民认为,为保证使用者生命安全,云南白药不应隐瞒其用药成分,更不该采用国内外“双重保密标准”。
云南白药究竟伤了谁?我们看看云南白药是怎么应对这一突如其来的舆论风波的。笔者首先翻阅云南白药加V认证的官方微博发现,其的一条微博显示为2013年12月更新的,可以认定为其官方微博已“长草”了。再看其官方网站,亦没有任何有关说明书修改的报道和回应说明。纵观各方渠道,只有4月2日云南白药董秘吴伟的一则回应,总结其回应即两点信息:草乌经炮制后基本无毒;云南白药有理由不列成分。而对于网上争论的两点:配方“内外有别”及曾遭患者起诉,其均未予以回应。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在这场舆论风波面前保持沉默不语,是否为其的应对方式?任由事态的发展,最终在这场舆情风波中受伤的又会是谁?
欠公众一颗“定心丸”。且不论云南白药以涉密为理由拒绝公开毒性成分,是否有“故意隐瞒”的嫌疑,在这件事情上,云南白药的态度显然不够真诚。在各种舆论质疑井喷期,此时消费者最需要的是一颗“定心丸”,一个合理的交代和说明。
欠公众一个正面解释。虽在此次舆论中,媒体被部分网民指责为“小题大做”,可是笔者在翻阅有关云南白药新闻报道发现,早在2013年4月,云南白药曾因在国内外采用“双重保密标准”而被国内消费者上诉。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有媒体指出云南白药所含致命成分已引起多起严重中毒病例,而云南白药却长期以保密配方为由,拒不承认其有毒成分,告上法庭的患者也因此而屡屡败诉。无论是对于那些曾经受害而讨说法无果的患者而言,还是对于长期以来都“无条件”拥护云南白药的消费大众来说,云南白药都欠公众一个有说服力的解释。
总而言之,在这个舆论汹涌的自媒体时代,建品牌易,守品牌难,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