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不断进步促使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如今这个时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已经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了,人们逐渐开始把视线转移到了养生、保健上面来,说到养生,我们不得不提到餐桌上的食品安全。
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信息时代,科技的力量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创新发展。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随着“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的热度不断攀升。移动互联网,正以铺天盖地的力量,改变着各行各业的生产组织方式、要素配置方式、产品形态和商业服务模式,加速促进各行业朝着信息网络化、数据智能化、平台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在全球范围掀起一场影响人类所有层面的深刻变革。
作为民生产业的食品行业,能否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转型升级?如何运用“互联网+”的理念和手段,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的保障机制?
7月2日下午,作为2015年河南省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宣传活动的收官之作,由省政府食安办、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主办的“第二届河南省食品安全与发展论坛”在郑州成功举办。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省政府食安办副主任张红林、省社科院副院长谷建全、省工信委总工程师陈振杰、双汇集团公司总裁张太喜、清华大学电子政务实验室专家罗建辉以及来自三全、思念、永达、众品、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丹尼斯、万邦物流、郑州陈寨市场、商丘农产品市场等生产经营企业的代表,还有食品科教界的代表、监管部门的代表聚集一堂,共同探讨“互联网+”时代下的食品安全与发展之道。积极拥抱“互联网+”、借力“互联网+”打造食品产业和行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成为与会代表的共同心声。
我国食品产业进入中速发展新常态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更是保障民生的基础产业。统计显示,自1996年以来,我国食品工业连续19年居各工业部门之首,2014年产值达10.89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17.1%,度过了将近20年的世界罕见的高速成长期。
但是,近三年我国食品工业增速下滑之快、幅度之大,令各方始料不及。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89万亿元,同比增长8.0%,增幅回落5.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7581.46亿元,同比增长1.2%,增幅回落12.4个百分点。
“通过数据比对,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食品产业正在换挡降速,进入发展新常态。”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在论坛中指出,中国食品产业正面临着近30年最艰难而相对漫长的转型期。其中最重要的转型,是食品行业逐渐从以“价格战”为主的终端竞争,转向以诚信与创新为内涵的品牌竞争、以产业链安全为主的价值竞争。食品安全已成为产业竞争力的根基和决定现有食品企业竞争力及生死的一大命门。
新常态下河南的食品产业状况如何?省工信委总工程师陈振杰在论坛上透露,2014年,河南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9631.55亿元,继续位居全国第二,增长12.2%,高出全省工业增速2.11个百分点,高出全国食品工业增速4.2个百分点。“虽然总体形势不错,但河南食品工业同样进入深刻变革的新常态,正处于破除传统发展路径依赖、加快向现代食品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陈振杰说,食品产业是刚性需求产业,但朝阳产业中没有永远的朝阳企业和产品,河南食品工业正面临着发展理念落后、创新能力偏弱、产品结构不优、集群效应不强、配套服务体系不全、国际化视野偏窄以及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较多的劣势和挑战。如何破解食品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持续增强发展动力,是新常态下河南建设全国食品工业强省的重要课题。
我省食品安全形势总体良好但基础脆弱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作为全国重要的食品生产、消费和输出大省,我省的食品安全形势如何,可以说备受瞩目。论坛现场,省政府食安办副主任、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张红林发布了《河南省食品安全报告》。
《报告》称,省委、省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高度重视。2014年以来,我省积极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深化保障体系建设,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推进社会协同治理,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食品安全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通过各级政府、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省过去一年没有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全省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但是,《报告》同时指出,新常态下的我省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首先,随着经济发展进入“三期叠加”阶段,包括食品在内的各行各业势必出现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生产经营者迫于生存压力可能会铤而走险,挑战安全底线。其次,我省食品产业基础薄弱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省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众多,现有各类食品生产、经营者49.85万家,其中获证食品生产企业8492家,小微加工单位4万多户,有各类食品经营单位36.8万户,餐饮服务单位12.2万户,总体上“多、小、散、乱、差”,食品产业发展方式落后,经营模式粗放,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程度低。其三,食品产业链条环节多、过程长,监管难度大。尤其是来自农产品原料的污染,已成为重要的风险隐患。其四,产业发展变化挑战着传统的监管模式。随着健康消费的需求增加和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的刺激,尤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食品产业将出现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产业组织方式也将出现生产经营小型化、智能化、网络化,对传统的监管手段造成了很大挑战。
“经济新常态对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发力,不断创新监管体制机制和手段方式,才能实现食品安全的长治久安。”张红林说。
借力“互联网+”,打造食品安全和产业发展新引擎
如何破解食品产业和行业面临的安全瓶颈?如何促进食品产业在新常态下转型升级,并让食品安全管控做到随时随地、无缝衔接、不留死角?
论坛现场,专家们给出的一致答案是:主动引领新常态,依托“互联网+”,着力食品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服务链、资金链、安全链的改造与重构,开创河南食品产业转型和安全管控新模式。
“如果说产品创新是为了留住现有消费者的话,那么拥抱‘互联网+’是向所有可能的消费者张开了双臂。”省社科院副院长谷建全说,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作为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食品产业具有产品品牌价值较低、食品安全较弱、生产效益较低等诸多难题,通过“互联网+食品产业”,可以使人的头部需求得到扩展,长尾需求得到激活,个性化需求得到发展,为食品产业带来新需求、新市场、新模式、新业态,进而撬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新经济形态下的发展新优势。
“例如,通过‘互联网+’,可以在食品产业链的源头环节建立食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生产环节进行智能生产,销售环节实行网络营销。”谷建全说,“甚至可以通过众筹等方式,拓展融资方式,为食品产业发展构建便捷高效的资金链。”
“互联网+”的好处绝不止此。在清华大学电子政务实验室专家、清华紫光通和技术公司董事长罗建辉看来,实施“互联网+”,“可以让食品安全管控插上云的翅膀”!
在食品安全的监管方式,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从农田到餐桌,食品产业环节众多而分散,传统以人工监管模式首先受制于从事专职食品安全监管的人员数量的有限,而需要监管的食品种类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实在太多,根本无法实现精细化监管,再加上监管技术手段与方式的落后,导致产生大量安全监管漏洞。而通过采用“互联网+”,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每一项生产经营过程、生产经营设施以及流通数据都能集中展现,“互联网+”提供的手段还可以让食品安全监控的不同阶段的数据能够无缝衔接,并通过食药监部门设置的规则让系统自动提醒食品安全风险,改变原来以人盯企业来监管的模式,真正实现食品安全管控的精细化、全程化、常态化,进而倒逼企业主动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强化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
这样一举兼得的好事,如何才能尽快落到实处?罗建辉的观点是:一方面食品企业要站在占据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高度加入融入“互联网+”,另一方面,政府监管部门更要创新监管理念和服务方式,积极向社会力量购买大数据资源和第三方服务,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监管效率,降低服务和监管成本,鼓励和引导企业自愿公示更多生产经营数据、销售物流数据等,构建大数据监管模型,提高政府科学决策和风险预判能力,加强对市场主体的事中事后监管,让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构建全方位的市场监管体系,从而形成企业与监管部门双赢的大数据监管新模式。
“互联网+食品安全、食品产业”正在我省点燃启动
食品安全和“互联网+”既是安全战略的重要构成,更是食品企业制胜的法宝。论坛主持人、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流通监管处处长吴祖兴介绍,当前,以互联网、物联网、宽带移动通信、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快速向包括食品产业在内的各行各业广泛渗透。尤其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食品企业类电子商务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我省一些先知先觉的食品企业,如双汇发展、雏鹰农牧、三全食品、思念食品、华英农业等,也都开始热情拥抱“互联网+”,除了做电商,还有很多在做O2O,将“线下”的实体优势与互联网“线上”的优势结合起来。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食品安全的责任主体。作为食品企业的杰出代表,双汇的每一个动作恐怕从来都不缺少关注的目光。此次论坛上,双汇发展总裁张太喜在关于《筑牢食品安全体系助推企业健康发展》的报告中,除介绍双汇集团建立了涉及饲料业、养殖业、屠宰业、肉制品加工业、新材料包装业、冷链物流运输业、商业连锁七大产业链的全程监管的食品安全内控体系,实现了近年来产品市场投诉连年同比下降20%以上等之外,还向与会人士透露,面对中国经济和食品产业的新常态,双汇已制定了“调结构、扩网络、促转型、上规模”的整体战略方针进行渠道革命,其中之一便是开发电商渠道。
“食品安全是食品行业发展的生命线,提升全省食品安全水平、推动食品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共同的使命。”省政府副秘书长、省食安办主任、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朱长青表示,在“互联网+”对各个行业正形成“风口带动”的,我们将全面推进落实政府、企业、监管部门、消费者、社会五大责任,积极响应、实施和我省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不断创新监管手段,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引导更多的食品企业利用“互联网+”转型升级,从而推动我省食品安全与发展形成新动能,实现新突破,为建设“四个河南”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