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食品安全严重的影响儿童们的身心健康,也是会给很多的家长带来很大的困扰,不知道怎么才能更好的保护孩子。因此,前段时间宁波市对儿童食品进行了专项的检查,检验结果已经公布,结果显示还是有3批食品是不合格的。
在这次抽检中,志愿者现场抽签,于是,海曙“天一乐购”、海曙“麦德龙”2家超市,宁波中学、鄞州高级中学和宁波三中3所学校内的校园食杂店,以及钟公庙小学周边的小食杂店入列。
抽检食品类别也是儿童常吃的。包括:饼干、饮料、蛋制品、方便食品、糕点、肉制品、乳制品、蔬菜制品、薯类和膨化食品、水产制品、水果制品、糖果制品(含巧克力及制品)、特殊膳食食品等13类。检测项目包括食品标签、微生物、污染物、食品添加剂、酸价和过氧化值等。
这次抽检共58批次,其中合格55批次,不合格3批次。不合格有方便食品1批次、水产制品1批次、糖果制品(含巧克力及制品)1批次,其他类别食品合格率均为.其中,361500007128花生牛轧糖食品标签不合格,361500007172菜泡饭(牛肉味)食品标签不合格,361500007158泡椒鱼仔苯甲酸不合格、食品标签不合格。
检测机构专业人士表示,苯甲酸是食品防腐剂中的一类,若长期过量的摄入苯甲酸,会抑制人体的淋巴球生长,体重受到抑制,一些已经禁止在儿童食品中使用。目前我国GB 2760《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苯甲酸及其钠盐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水产制品中不得添加苯甲酸。
标签不合格,简单来说是指很多商品实际检测的营养成分达不到它所宣称的那样。
,宁波市市场监管局也发布提醒,不盲从于过度的宣传。儿童营养主要应从一日三餐中获得,因此,如果没有特殊需要,无需过度滋补。
同时,要正确挑选儿童强化食品。儿童强化食品是3岁以下还不能正常进食,以及没有足够户外锻炼机会的宝宝长期食用的食品,在购买时首先要注意不同年龄层的儿童需要,超出儿童生理摄取量会引起中毒,而没有达到所需强化量的又没有预防或治疗营养缺乏病的作用。另外分清食品的成分和功能,不少家长往往分不清乳制品与乳饮料,误用乳饮料代替奶,用果汁饮料代替水果,但它们之间区别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