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食品工业“十二五”规划目标基本完成,胜利收官。其间,产业链建设、产业发展方式、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等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食业承担着为我国13多亿人提供安全放心、营养健康食品的重任。201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2143.5万吨,比2014年增加1440.8万吨,增长2.4%,实现了“十二连增”。食品工业“十二五”期间总产值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依然居各工业之首,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十一五”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进行了大修,堪称“史上最严”,与食品安全法相配套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也在征求意见。
“十三五”开局在即,更加期盼“十三五”能有新的跨越式发展。从层面讲,面临的任务重,困难多,压力大。诸如:到2020年实 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苦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 化同步发展;进一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将是“十三五”期间关系民生利益的重头戏。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刚刚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为“十三五”开局做了很好的铺垫。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更是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起步年。有专家预计,关键年,政府经济工作或在供需两侧共同发力的 思路指引下,在坚持目标平衡的基础上,继续突出稳增长与调结构两大方向,在确保明年不跌破底线的同时,着力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以实现“十三五”GDP增 速不低于6.5%的预期目标。要想达到预期目标,还需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食品行业的发展依然随着国民经济的走势而变化。如果中国经济有足够的韧性摆脱困境,那么食品行业有望在未来5年继续保持两位数的高 速增长。食品安全、自主创新能力等会贯穿“十三五”始终,在食品等方面要重点关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农业、改革、绿色协调发展与民生等六大重点领域。新 常态下,食业发展目标可能向结构调整转变,经营环境也会发生改变。
笔者认为,“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的发展,“互联网+”是食品科技与食品经济的有机结合,食品企业是“互联网+”的载体和主体,而今,互联网已成为人类社会和食业发展必 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借助互联网重构生产要素,创新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需求,则是食品企业实现新常态下新发展的必由之 路。食品行业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将会推动产业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