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伊始,青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顺利完成了“3+1”改革,对于此次改革来说,无疑是把一个团队的根牢牢的扎实了,有了好的团队,才能更加牢固的坚守食品安全底线,才能切实保障广大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在何强的带领下,全局14个所队、700余名干部的新团队迅速融合,并在青浦探索形成了一套科学监管方式,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实施远程监管、学校食堂等高风险单位视频监控实行动态监管、餐厨废弃油脂实现闭环管理等,有效防控各类安全风险隐患的滋生,提升了食品安全监管效能。
四支队伍网格化管食品
新局成立之初,首要任务是基层所队的建设工作。为此,何强深入原食药监各街镇所,查看办公场所和快速检测实验室。在“大市场”监管的新模式下,面对人手少任务重、办公整合、队伍融合等问题,他积极争取人力、资金等方面支持。
在何强和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青浦区建立了食品安全监管员、宣传员、协管员、信息员四支队伍,形成了有效的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模式。经过改革,青浦食品安全监管的基层监管网络显示出了力量。
去年9月,有外地媒体报道该市多家烤鱼店部分不规范养殖的鲶鱼货源来自青浦区养殖场。何强立即派人联系了解情况,并召集区农委和各街镇食安办进行全面排查,要求市场监管部门对在售的鲶鱼进行检查。基层网络的搜索力量是强大的,仅用1天半的时间,在青浦区600多平方公里地域上,锁定了问题鲶鱼养殖场,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整改朱家角无证经营
朱家角是青浦着名旅游景点,早在2001年为保护明清住宅,朱家角镇东、西井街两街严禁开设商店,但随着景区发展,两街上无证无照经营的餐馆、酒吧、咖啡店、民宿越来越多,成为一块难以监管的“硬骨头”.
去年9月,何强参加了青浦区经营场所集中专项整治动员部署会,一个解决多年来疑难杂症的新方案在他脑中形成。他召集朱家角市场所、市场主体科、公平交易科、食品经营科、政策法规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要求市场监管部门迅速组建整治工作队伍、做好底数排摸、建立经营户档案、梳理整治工作法律依据。同时,他主动对接朱家角镇政府,带领市场局科室干部实地开展调研。在他的推动下,朱家角镇制定了以销项式管理方式,实行分类整治和疏导的治理方案,确立了梳之有道、堵之有力的工作原则,并明确了宣传告知、办证办照、转型转产、强制取缔四个整治阶段。经过几个月的努力,25家小吃店、饮品店、茶室和粽子扎肉等现制现售店,严格按许可准入条件进行整改,经过规建、消防等部门的审核,取得了《食品经营许可证》。
为落实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他还对原有的工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进行改造完善,供辖区食品经营单位免费使用,开创了对高风险食品经营单位信息化监管的新模式。新局成立后,又专设辅导咨询电话,落实专人进行监督和指导,目前全区90%以上的食品批发经营企业和商贸型企业已建立并规范使用该系统,平台上的经营户数量达1441户、日常记录在售商品共计17846件,对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经营单位,也已纳入了该追溯系统。
“一门式”升级到“一窗式”
去年6月,伴随着机构改革,原工商、质监、食药监注册许可窗口统一整合为新的市场监管局办事窗口。办事窗口名字虽统一了,但由于原工商窗口未能入驻区行政服务中心,导致市民办事仍然要跑两个地方。
何强认为,不能让老百姓多跑路。在他的努力下,场地、资金、人员等一系列令人头疼的问题仅用三个月全部解决,原工商窗口成功搬迁入驻,注册许可一门式受理实现了。然而,何强觉得还不够,他又提出了新设想:要让群众办事从“一门式”进一步升级到“一窗式”.
为打消各窗口间由业务不通引发的畏难情绪,何强从自身做起,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学习原食药监、质检的业务,不长时间积累了一本厚厚的笔记。以他为表率,大家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全员业务培训顺利地开展起来,彼此间互相学习请教,岗位轮转,原不同业务窗口的受理限制在逐步消除。今后老百姓进门随意走一个窗口都能办成事,再也不用几个窗口来回跑了。
不仅如此,为方便群众网上办事,何强与其团队还前后耗时一年建成“注册大厅便民平台”,该平台使用以来,共通过平台发放各类通知160多个,网上申报登记申请142371户,反馈材料差错19721户,发放各类联系单6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