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些市民发现本地鲜牛奶价格接连上涨,而超市里的盒装牛奶却频频打折促销。南国早报记者调查发现,国际市场上的乳制品和原料价格已跌至一年多来的最低点,由此带动盒装常温奶降价。但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原料来源、成本构成不同等原因,本地鲜牛奶价格与国际乳制品和常温奶价格相关度并不大。本地企业对价格进行微调,更多受供求关系和相关成本影响
1 国际乳制品价格持续下跌
8月3日,南宁民族大道一家大型超市的乳制品区,挂满了各种促销、降价的广告。一名促销人员说,近一个月来乳制品降价促销很厉害,乳制品区的价格签几乎都是最近调低价格后重新放上来的。如一件16盒的某品牌高钙奶,原价51.2元,现在降到了44.8元。除了直接降价,不少盒装常温奶还推出了满减、买赠等活动。
进口常温奶也不再“高高在上”,澳大利亚德运、德国欧德堡等牛奶,也推出了买6盒送1盒的促销活动。在京东网上,各类进口奶也打出了“惊爆价”的宣传标语,来加强促销。
夏季往往是乳品原料相对紧俏的季节,为何乳制品却纷纷降价?业内人士透露,,这是由于近半年多来国际乳制品及原料价格持续大幅走低。国际商用乳制品交易拍卖平台是业内权威的交易及数据发布机构,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黄油、全脂乳粉等9种乳制品的平均交易价格,在今年2月初站上5042美元/吨的高点后就一路下跌。7月中旬的最近一次交易,平均交易价格更是达到近一年多来的最低点,为3309美元/吨,与最高价相比已下跌约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