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以来,全球乳制品价格一直在走上升通道,据乳制品交易平台GDT显示,今年2月,全球乳制品交易价格创下历史新高,逼近5000美元/吨大关。
但好景不长,自那以后,乳品拍卖价格便一路下滑,截至目前已累计下挫22%,并跌破4000美元/吨大关。
一路走牛的“洋奶粉”,何以突然“凤凰变草鸡”?
许多权威分析认为,这和“中国因素”关系密切。
《华尔街日报》分析认为,随着财富增长和中产阶级人数增加,近年来中国对乳制品的市场需求量急遽上升,加之国内乳制品行业不断爆出安全丑闻,导致进口乳制品需求量大增,并进而拉高了全球乳品价格,新西兰、美国等乳产品出口大户均从中受益,其中新西兰更是受益匪浅。
尝到了甜头的新西兰奶农开始不断增加牛奶产能。新西兰农场主联盟主席维尼.莱费林克表示,过去10年里为满足国际市场增大的需要,新西兰奶农不惜举债扩大产能,导致债务增加近两倍,已达320亿新西兰元。在蓬勃发展的乳制品出口带动下,新西兰经济、乃至新西兰元汇率都受益匪浅,仅新西兰元兑美元汇率,过去一年间便累计上涨了5%之多。
过去一年间,中国乳制品进口总值超过50亿美元,其中80%来自新西兰,对此,其它乳制品生产大户自然不甘让新西兰“吃独食”,美国、欧洲等也纷纷增加产能,其中仅欧洲一家,今年一季度奶产量同比就增长达6%。
许多观察家去年即注意到,由于连年大量进口,中国乳制品库存已趋饱和,并断言全球乳品价格已接近拐点。但人算不如天算,去年新西兰突发大旱,导致奶产量大幅下降,无形中冲抵了中国库存增加的影响。
今年气候适宜,令去年因干旱而减产的新西兰乳制品产量回升,3月份产量高达176万吨,同比增产20%,加上其它国家竞争性产能集中涌现,供需态势的变化,导致价格无法持续维持在高位。美国乳品出口协会近日报告指出,今年一季度中国进口乳制品56.4万吨,同比增长58%,但最近两个月进口量已经下降,美国全国奶业联合会称,4月中国乳品进口量已跌至6个月新低,且全球市场对奶粉的需求也在下降,并预言2015年全球乳制品价格还会进一步下滑。
新西兰恒天然CEO迪奥.施皮林表示,,全球乳品供需再平衡正导致价格走低,5月28日该集团表示,下一产季将把固体奶收购价从截至5月31日产季的8.40新西兰元/公斤,下调至7新西兰元/公斤,这意味着该集团针对10500名奶农的收购总价将下降约20亿新西兰元。
“中国因素”对全球乳制品价格的制约,将造成怎样的后果?
《新西兰纪事报》援引澳新银行经济学家康.威廉姆斯称,未来18个月内,新西兰经济受此影响,GDP增长率将被拖累1.1%,计26亿美元。威廉姆斯称,本产季农场平均盈利水平仍可望接近3500新西兰元/公顷,近三倍于7年均价(1150新西兰元/公顷),但2014-15年度可能回落至2000新西兰元/公顷。威廉姆斯建议生产者考虑乳制品供需关系的变化,控制产能以回避风险。
不过许多观察家指出,“中国因素”的负面影响很可能是暂时的。随着中国乳产品库存消耗到一定程度,进口量就会反弹。施皮林也强调,作为中国市场增长最大受益者,恒天然依旧非常看好中国市场的长期前景——此前澳大利亚农业部曾多次断言称,2050年中国乳制品进口额将增至15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