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国内电商巨头们开始坐立不安,他们不再满足于争食自身所在的行业市场,而是企图通过并购,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以垄断更大比例的用户群。
有数据显示,2013年互联网行业涉及并购金额27.51亿美元,而市场的买家主要是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三家巨头。
从并购动作来看,巨头们并不是小资金投入,而是从技术、市场、资源的角度对企业进行100%的收购,除圈池养鱼外,并购暴露了巨头们对市场更大的野心。
那么,作为创业音,当国内互联网并购出现收购比率大。并购业务领域呈多元化并开始整合产业上下游,将“触手”介入传统企业时,我们就只能是“俎上鱼肉”,任凭处置了吗?
巨头当前,优质资源已被垄断,创业者就只剩“啃巨头挑剩下的硬骨头”这一条出路了吗?
当然,当巨头向创业者伸出“援助之手”时,创业者们又该如何在高压的竞争环境里保住自我,不让巨头在关键时候把自己“捏死”昵?
其实,市场也是遵循着自然界“优胜劣汰”的规律:鳄鱼虽凶残,但也需要牙签乌帮它清洁牙缝;地衣之所以可以耐热抗寒,是因为真菌与苔藓的共生……
从这些自然法则中,我们也可以获得启示:与巨头“共生”,可以让年轻的创业者减缓压力,在夹缝中找到成长的方法。
本期,我们带来了四则妙计,希望给那些想在互联网里“淘金”的创业者一些启示,让大家能迅速找到与巨头共生的机会,并让自己的企业抵住压力,蓬勃发展。
与剧透是同行?!差异化来帮忙
巨头为何称为巨头,是因为涉足领域早,能娴熟地操控行业,并拥有优质的资源。
如果您的企业刚巧和巨头是同行或者做着类似业务的话,那就要十分谨慎小心了。如“雏鸟”般的企业,自然比不上如“雄鹰”似的巨头。硬碰硬肯定是不行的,这时候就应该巧用智慧,向您的客户清晰地表明自身的优势以及与巨头的差异。
比如我们曾经介绍过的Pet Flow.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在线宠物食物销售网站,就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敢于去亚马逊碗里抢食。
虽然在亚马逊上能买到几乎所有的宠物食物,但Pet Flow的制胜法宝就是尽量提升自我,制造与亚马逊的差异化,并让自己的顾客知道。
在Pet Flow,它只为顾客提供健康食品,并且提供自动定时配送服务,客户只要设定网站邮寄食品的周期和时间,就可以确保食物的储存够量。
此外,Pet Flow会协助那些迷茫的宠物主人挑选适合宠物的食物,并且把这项服务细分到年龄、生活方式、食物类型、特殊环境等,并保证可以让自己的网购食品送到亚马逊不去的地方。精明的PetFlow会研究亚马逊的优劣势,避开与亚马逊在存货、现金等优势的竞争,Pet Flow每年的库存流通都超过10次,并保证足够现金。
这样一来,Pet Flow便成为了在线宠物食物销售领域不可忽视的对手。
小结:差异化,一直以来是许多品牌追求的。除了服务差异化之外,企业还能从产品差异化、形象差异化等方面进行扩展。
要注意的是,企业在寻求差异化的同时,一定要避免陷入盲目“另类”的差异陷阱里,光奔着差异化去,却忘了发展的本质。创业初期的企业家们一定要注意,差异化经营,量力而为。
挖掘被巨头忽略的财富
“未来新计划的产生一定是建立在那些巨头没有关注到的点,踩到这些点并顺势而为就有可能成功。”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副总裁曹毅在总结当前互联网市场时,说出了这样的话。
因此,学会在夹缝中成长,是创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乐视TV近几年来的发展,得出一定的启发。
在大多数人眼中,传统电视业已经是夕阳产业,利润微博却竞争激烈,即便是巨头,也得“大喘气”,如果后来者没有在生产、销售渠道及推广上下工夫,又没有杀手锏的技术,想要与巨头“抢食”,那无疑有点“鸡蛋碰石头”的味道。
然而,就是在这个被巨头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电视制造领域,却出现了一匹黑马,他就是乐视TV.
在传统领域看来,乐视TV这种既无硬件背景又无制造经验,简直是无闲暇渠道、无售后服务、无物流的“三无”新手。
但是他却能成为重新定义电视的黑马,究其原因,是因为乐视TV抓住了行业巨头没有重视的市场机会,它聪明地利用了互联网模式来切入市场。
当然,同样聪明的,还有我们曾经介绍过的特斯拉。它没有在传统汽车行业认定的优质模式中“打滚”,而是以科技企业的视角出发,反其道而行,在技术不成熟,产业链不配套的情况下,找到了与众不同的切入点,即走高端豪华路线,塑造和打响品牌,让特斯拉成为富人的奢侈品。
一方面,特斯拉不计成本追求最好的性能,通过解决电动车续航能力、钢架结构的轻重等问题,使电动车具备了“加速度、安静”等豪华车潜质。
另一方面,最大限度给予了电动车更炫酷的外观设计,比如类似猎鹰翅膀的双开门设计。 通过这样的改进,特斯拉逐渐明晰了自我的定位:既是豪华、智能的汽车,也是节能、环保和更绿色的电动车。
这样的产品和定位,为特斯拉贴上了精英、环保的标签,也让特斯拉更具话题性。而有了话题性的特斯拉在营销上,自然能如鱼得水。
小结:从上面两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巨头忽略的有可能是行业当中的新趋势,也有可能是还没有觉醒的新意识!不管巨头忽略了哪种精妙的办法,只要创业者仍不放弃在巨人脚下奔跑,就一定可以拾起巨人忽略的财富。
细分领域与巨人并行走
有时候,创业者无法做到大而全,实际上可以深挖细分领域,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我们可以从一个很小的,但又是用户频繁使用的需求点切入,充分做好产品体验,并在这个过程积累用户,解决痛点深挖产品,形成自我的商业模式。
选择细分领域,这实际上有利于创业者获得更多的成长时间与空间。这里,我们选出同行业却在不同细分领域扩展的案例,来开阔大家的思维。
比如,从事教育类的创业公司Clever.在信息化、科技化的今天,Clever发现学校使用的学生管理软件存在诸多问题:老师对教学软件的体验差、储存的信息过时等等,而学校还在向不同供应商采购更多管理软件和APP,这样系统运行容易崩溃不说,而且麻烦。
所以,Clever就专注提升教室软件利用效率,它所提供的技术能够帮助开发者搭建学习软件,整合学校和学区的数据系统。
在这种提供技术服务的前提下,Clever找到了自身的盈利模式:对使用API的校方免费,而对使用数据API的软件开发者收取费用,基于这些数据,软件开发商会做出更能解决问题的学习工具,而学校会决定开发商是否有权获取数据。
从2012年创立至今,Clever已与超过2万家学校合作,而在线教育应用开发商也超过100个。
当然,同样是从事教育类的肯尼亚创业者DaiEllis,就把目光放在了创新性的教育一一职业培训模式上。他为学生和雇主提供更职业的教育,目的就是为当地企业提供具有全球化竞争力的员工。
于是,Dai Ellis创立了Spire.Spire的出现,显得与传统高等教育有所不同。
因为Spire会与企业合作,将培训者的工作内容整合到教学体验中,并运用翻转课堂的学习方式,将MOOC的学习方式与线下辅导、学生支持结合起来。同时,还基于能力的教学与评估方式,掌握学生对相关工作技能的考核。
Spire的模式主要是:在线学习高质量内容+私人辅导和学习+工作实践培训。
Spire通过与高中合作招生,让学生提前体验课程。同时,Spire化身成职业培训与猎头的双重身份,为企业提供专属渠道,输送高级人才。
小结:教育行业缺少巨头吗?不缺!同样是教育行业,一个是以教育软件入手,另一个是以职业培训入手。虽然两个企业都很年轻,但细分领域内竞争对手少,创新开阔的机会多,这也印证了深挖细分领域,是一个与巨头并行的好方法。
做巨人生态链上的“舞者”
有人把创业比喻成只烧到95℃的水,最后5℃是高度问题,而这个高度就取决于创业者能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意味着借力与融入。巨人虽然庞大,但是要做到面面俱到,有可能没那么多心思。所以,依靠着巨人庞大的资源体系,成为巨人生态链上的一环,也未尝不可。
我们会发现,巨头们打造的生态链,有可能是众多小型企业组成的,而这也正是创业者们可以看到的希望。
立足巨头,可以享受资源给创业者带来的好处,比如可以较快地提高产品知名度、减少推广与教育用户的成本、客源也会相对稳定。
有一家叫口袋通的移动电商服务商,就看中了众多商家涌入像微信这样的移动互联网平台赚钱的机会,做起了为商家提供移动解决方案的生意。
当商家需要在移动端上搭建店铺项目,商家只需要申请微信支付等各平台的接口,口袋通就会帮助商家提供解决方案,开发对应功能。比如帮商家完成公众号认证、支付申请、商品上架及开店、交易系统和订单管理、物流跟踪等等,目前这些服务都是免费的。
如果将微信这样的平台比喻成一座大商城,那么口袋通就像是大商城里的付费服务员。它很清楚,移动互联网浪潮席卷而来,相对于再去制造一个平台与坐拥几亿的平台抢用户,倒不如立足平台服务他们的客户。
口袋通还设计了一套流程,包括跨平台的订单系统、CRM系统、ERP系统以及一个可拓展的开放平台,这足以打通一个商家所需要的绝大部分业务支持。
此外,口袋通还能从信息推送到客户访问,再到最终购买整个闭环中,去完整地进行数据监控和详细统计,跨平台的库存共享与ERP对接,全程订单跟踪和物流自动通知。
当然,口袋通也看到了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像微信这样的平台似乎给予了消费者与商家的直接链接,这个链接是通过用户的关注行为来反馈。这种关系,是用户主动去建立的强关系,而微信将可能是巩固买卖关系最好的纽带。
小结:当你还在担忧巨头发展脚步太快时,那些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创业者,早已在你的头顶看到了未来发展的大局。而未来,市场将会从交易型逐渐深化到服务型,游走在巨人身边的创业者,抓住机遇就意昧着你有可能比巨人还“高”.
总结:也许,想要创业或已经在创业路上的你会发现,整个市场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有时候,挖掘空白点会令人害怕。因为没有前人的脚步与借鉴,走在路上就特别不安心。
但是创业者,也需要这样的勇气,正因为你是空白点,才能为将来的一家独大奠定基础。也正因为抓住了空白点,才有了可以跟巨头竞争的资本。
巨头,并不可怕。每一个巨头都是从创业起步。而正是因为这些巨头懂得顺应时代,抓住行业的空白点,每一步稳扎稳打,才有了夯实的基础,才有了递进式增长。
所以,创业者,前进时不要闭上眼睛,也不要低着头。有时候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你的未来,也可以成为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