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已不在单单的只是吃饱吃好的阶段,更多的是要“吃到健康”.据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国内食品行业已从规模扩张的高速增长期进入创新驱动的转型升级期,营养与健康将成为未来食品行业发展的方向,粗粮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经济网3月12日讯从“吃饱吃好”到“吃得健康”,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形态经历巨大变化。2014年2月10日,针对我国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与健康知识缺乏的现状,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要求,广辟食物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杂粮、木本粮油等生产。对此,许多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食品行业已从规模扩张的高速增长期进入创新驱动的转型升级期,营养与健康将成为未来食品行业发展的方向,粗粮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营养、健康”理念下居民“缺粗粮”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称,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居民食物与营养监测管理制度,加强监测和信息分析。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实施营养干预,重视解决微量营养素缺乏、部分人群油脂摄入过多等问题,这将有助于全面普及膳食营养和健康知识,从而提高公众的营养与健康水平。”马冠生说。
此外,专家们还对照《纲要》中的“食物消费量目标”和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现状,总结出现阶段我国消费者最缺四类食物,其中之一就是粗粮。相关数据显示,近20~30年,我国城乡居民粮食吃得越来越少,特别是粗粮减少的明显,这导致国人维生素B1摄入量从每天2.5毫克降到了1.0毫克。
据介绍,粗粮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研究显示,粗粮的消费量和慢性病呈“负相关”关系,多吃粗粮,患慢性病的风险就会小一点。值得一提的是,粗粮中富含的膳食纤维,可以增加胃肠蠕动,防止便秘,有效预防结肠癌。专家建议每天吃50~100克(1~2两,干重)粗粮,学会粗粮细做和粗细搭配。粗粮细做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适应粗粮的口感。
粗粮产业迎来发展的“春天”
在食品行业进入创新驱动的转型升级期,面对中国人缺粗粮的饮食现状,粗粮食品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许多企业也顺势而为尝试创新突破,特别是粗粮饮料行业。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民收入的快速增加,人们的消费观念、健康观念也在不断升级,饮料更多地在风味化、时尚化的基础上,迈向营养化和功能化,许多企业在满足消费的同时打造品牌、整合产业链、进行营销转型。由于粗粮饮料天生具备“天然、绿色、营养、健康”的品类特征,符合饮料市场发展潮流和趋势,正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喜爱。
据《中国粗粮市场调查报告》显示,粗粮食品饮料市场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0%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软饮料的市场规模为4256亿元。2012年粗粮饮品市场同比2011年增长25%,粗粮饮品市场潜在需求巨大。
面对着粗粮市场的需求日益增加,作为国内杂粮加工领域的领军企业的德御坊,坚持以“健康原料、健康工艺、健康食品”为宗旨,采用古法研磨结合现代工艺精细加工以及“坚果+谷物”的加工配比模式,相继开发出传统粗粮饮料、谷香复配营养饮料、粗粮冲调粉、粗粮专业粉和粗粮快线五大系列,上百种产品。通过营养和美味的结合,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