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爱美,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美的确有不同的诉求,但归根结底,都是“面子问题”。“面子”做好了,就多一分进一步了解的可能性。在娱乐产业,“小鲜肉”鱼贯而出,是基于大众审美消费的一种直观反应,当市场对“颜值”有需求,“小鲜肉”自然应运而生。
“小鲜肉”的走俏,离不开背后团队的包装宣传。没有天生的明星,绝大部分“小鲜肉”的成名之路,都仰仗于团队对其形象的包装,以期迎合大众心中的形象,毕竟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符合自我审美的“鲜肉”。娱乐产业尚且如此,食品行业也不例外。
好的包装设计,提供“人心准入券”
在食品行业,好的包装设计能够为产品提供一张“人心准入券”,这比投入大量成本做口碑营销拥有更加直截了当的效果。“小鲜肉”的走红,在一定程度上传递出一个讯息——把握当下大众审美的重要性。因此,如何做好“面子工程”,是个问题,但并非是个难题。
包装作为品牌理念到达消费者的载体,是消费者对产品建立起初次印象的根据,初次印象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产品的期待和购买冲动。对于快消品行业而言,产品最后都是到达消费者手中,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深度理解目标受众的消费心理与审美心理,坚持从文化入手,考虑品牌及目标消费人群的定位,对包装进行大胆的颠覆与创新,从而发挥出包装的真正作用——促进购买。
产品包装要有趣、好看,“特别”很关键
年轻群体是快消品的消费主流,80后90后甚至00后成为购买的主力军,从“读文”到“读图”的转变,让这代人更倾向于图像所带来的直观冲击,对于他们而言,刺激购买的原因可以简单得仅仅只是:有趣、好看,因此在包装上下功夫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要在同类竞品中脱颖而出,好看之余,“特别”很关键。独特性、原创性,是时下年轻人追逐的热潮,产品包装的独特性能够为其吸引来更多的关注度。作为品牌形象魔法师,如东晨在塑造唇动形象时,打破人们对于传统涂层蛋糕的固有认知,刻画小女孩的清新形象,以“为心而动”为文化区隔,将情感与品牌文化融为一体,赋予了唇动更多的可能性,自成一格,形成品牌不可复制的视觉系统。
如今,越来越多的包装设计不再局限于利用单一的实物图来创建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而是采取拟人化的包装设计,为产品赋予性格、表情、形态,将形象立体化,拉近形象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减少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隔阂。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若大众审美尚存一息,那么,对于颜值的消费就永不止步。“鲜肉们”不仅仅活跃于荧屏之上,更渗透到大众生活的细枝末节,快消品行业也需要一群“鲜肉们”来激活市场血液,释放市场新的生命力。诚然,流水线上的“鲜肉们”保鲜期太短,有个性、有格调、有文化的“小鲜肉”才能真正立足于市场风浪,让包装与品牌文化相互渗透,打造具有生命力的“小鲜肉”包装,这是市场的需求。
三点箴言,助力“小鲜肉”品牌打造
品牌是具有温度的,文化内核、情感演绎、视觉系统等都是其温度的供给源,既不可一家独大,又缺一不可。在这里,对于依然踌躇不前的企业家们,笔者也有一些经验分享。
一、品类等同于品牌,品类的成功,即是品牌的成功
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实施聚焦战略,集中在某个品类上发力,以品类打造品牌,成为引导未来消费市场的主旋律。逐渐形成大牌走向品类主导者的转变,在品类的发展中打造出一个强势品类品牌。让每个强势品类耳熟能详,抢占细分市场的有利位置,引领行业潮流。
二、彰显品牌的个性化
每个产品都有其个性化特征,从包装设计上突显与其他同类产品的差异性,极大限度吸引消费者关注。在强调个性化的同时,打造品牌的超级符号,让产品具有识别力,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
三、把握情感需求与物质需求的转换
品牌的背后是实力,而深处是文化。无论何时,品牌的打造都是与同时期的本土价值观相符,是生活习惯和信仰的一种延展。深入挖掘消费者需求,维持精神与现实需求的平衡,用情感丰富消费者的内心世界,物质提升现实生活的幸福感,让品牌的温度切切实实为消费者所感知。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大众需求也在不断进行着革新与升级,今天鲜肉当道,明日或许另立山头,品牌倘若固守成规,免不了被时代所淘汰。要想常秀于林,就要紧贴市场需求,时刻保持自身流行性。当品牌与时代并行,品牌方才拥有生生不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