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对于每个企业来说营销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企业发展的好不好就需要靠营销来决定的。最近发现市面上有一款营销非常的吸引消费者。那就是“丧”营销!
从“丧茶”的朋友圈刷屏到“爱无能小酒馆”快闪店,从“没希望”酸奶到“凑合过的确幸蛋糕”的“丧”蛋糕,“丧”这一情绪,或者说这种表达方式频频出现在品牌营销中,并通过黑色的主题色、沮丧代言人、特别产品名称、毒鸡汤文案,衬托出这种负能量十足的“丧文化”,“丧”传播势头强劲,相比较“燃”的正能量,年轻消费者越来越愿意对“丧”情绪买单。
“丧茶”起头随者众
丧茶,是一个“从段子里走出来的店”。
在喜茶火爆上海不久,有网友发微博说,如果有可能自己也想开一家“丧茶”,之后不几天“丧茶” 落地,以快闪店的形式在上海正式亮相,仅4天便转战他地。“丧茶”主打“碌碌无为红茶”、“浪费生命绿茶”、“买不起房玛奇朵”等单品。口味分微苦、中苦、重苦、苦中苦。开店当日,引发了火爆的排队现象。
在这之后,企业纷纷开始尝试“丧”营销。位于成都的创意团队“试物所” 推出了一款“没希望”酸奶;日本咖啡品牌UCC将吐槽正能量的语录印制在了产品的外包装上,来宣传旗下的无糖黑咖啡UCC BLACK;壹点壹客跳出节日专款蛋糕定位的窠臼,首次推出“丧文化”蛋糕——凑合过的确幸蛋糕,直面生活中的一地鸡毛后,我仍愿意和你一起“凑合过”。一时之间,从化妆品到食品饮料,这种“丧”营销风生水起。
戳中了什么消费痛点?
不难发现,这些品牌从产品名称到文案,以及其表达的情绪,充满着一种“负能量”的基调,但为什么吸引众人的追随呢?
“丧文化,我觉得本质是‘悲而不伤’,那些产品名称和文案表达的是一种真实的情绪,听惯了铺天盖地的鸡汤教你如何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丧文化更像是年轻人对这个世界的温和反抗。” 上海至汇营销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戟表示。
如为了应对今年的双11,良品铺子推出“零食金句”的创意,利用零食(谐音)组合的鸡汤或反鸡汤的人生金句,引起消费者兴趣。“宝宝心里苦”、 “想得美但长得丑”、“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这些鸡汤或反鸡汤的金句,有趣的玩法吸引了年轻人。
在休闲食品行业,以有个性的产品名、与消费者进行对话互动的不在少数,但是大部分还主要以“小清新”、“正能量”、“戏谑”为主。如山东伟龙旗下“我们的爱豆”薯片,以爱豆语录俘获消费者,疯狂饼城搭配文艺清新的软文,抒发当下小资、文艺青年、吃货们的个人情怀。当问及是否会考虑“丧”文化营销时,山东伟龙市场总监佟捷表示:“传统企业需要在坚持自己品牌内核的基础上,跟上时代的潮流,不断升级创新,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而对于‘丧’的情感表达,引得大量消费者共情,未来只要符合我们产品的诉求,不排除会用到这样的营销方式。”
“流行”与“短暂”的辩证
负能量的发泄零食,可以以搞怪、自嘲的方式,迎合流行于年轻人中的“丧文化”,获得短期内的迅速曝光。
但是“小确丧”这种流行文化的使用,也有其弊端所在,也即会使得产品成为流行产品,一般流行产品的周期不会很长。当“丧”成为了主流,它同样会被下一个非主流给打倒。
“企业跟随流行文化做促销,可以实现短期的行业变现,但是要想做经典品牌、长远发展,一味的应用流行文化,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比如在为蔡记新推的糖果小饼产品做策划时,‘小确丧’不是没有考虑,只是作为一个传统的饼干品牌,蔡记有着更长久的规划,因此,我们会选择更普世、更长久的品牌诉求,比如以传播‘爱’为基调,推出了微爱.浓情小点的宣传点。”成都智美品牌策划机构创始人罗勇表示。
不管是流行文化还是经典文化,产品只是载体,消费者购买的是产品背后蕴含的情感和理念,产品卖的是口味和产品本身,更是深层次的情感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