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在销售过程中总是遭遇各种拒绝?
不是你不努力,而是你不知道销售的技巧:从来都不是靠嘴赚钱,而是靠脑子赚钱。
过去的小长假,小编的钱包又快被掏空了,但小编却很乐意。以下几个小编在小长假亲身经历的销售案例分享出来,看看高手级别的销售人员是如何让顾客心甘情愿的掏钱包的?
推荐合适的商品,而不是贵的
很多人都和伍毛有过一样的经历,去店里选购某件商品时,销售人员会不停地给你推荐比较贵的商品,因为越贵的东西提成越高。很多销售人员往往只顾着眼前的提成,却没有为顾客考虑。
一般来说,这样势利的行为很容易因引起消费者反感,会产生很强的排斥心理,反而不会选择销售员推荐的商品。拿伍毛来说,刚开始出来工作租房子生活的时候,去超市买锅碗瓢盆等日用品,超市的售卖员一个劲的推荐什么珐琅瓷锅、景德镇陶瓷碗等等 ,像伍毛这样直性子的人直接来一句“好的,谢谢,我自己看”。要知道这一套餐具下来伍毛大半个月的工资就没了,我只需要经济实惠好吗。
当然也有正面的例子。小长假去景区玩,看到小时候常吃的一种零食“绞绞糖”,一种麦芽糖、蔗糖熬制而成的零食。当我们询问价格时,老板说:“有两种大小。小的3元,大的5元,一般人都买三元的就合适了。”老板的话听上去没什么特别,实则智商满满。
1、 简单明了,告诉顾客需要了解的内容。当顾客主动询问时,说明顾客就对这件商品感兴趣,就直接为顾客答疑解惑,而不要为顾客介绍其他商品。
2、 将价格低的放在前面,更容易获得顾客好感。一开始就把价格高的商品摆在前面很容易一下就“吓走”顾客。
3、 为顾客考虑,推荐合适的商品。老板最后一句“一般人买三元的就合适了”是整个销售过程中的精华所在。在3元与5元的两个选择下为顾客推荐了3元,不会让顾客觉得老板势利,而是在真正的为顾客考虑,为顾客推荐合适的商品;同时用“一般人”来为顾客化解尴尬,一般人、大部分人都选择这个,不会让顾客因为选择了价格稍低的商品而觉得掉价或者没面子。
与之成反例的还有一些销售人员在面对情侣时,因为觉得大多数男性在女朋友面前好面子,而大肆的推荐价格更高的商品,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大多数也只是一锤子买卖,应该没有多少人会喜欢这种被绑架的感觉。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销售都只能推荐价格较低的商品,而是要根据顾客需求为他们推荐合适的商品。而顾客的需求除了顾客主动询问来了解外,还要通过察言观色来了解顾客的需求,例如顾客的年龄、穿着打扮等都可以从众或许顾客信息,从而为其推荐合适的产品。
与其推销商品,不如推销自己
一流的推销员卖自己,二流的推销员卖服务,三流的推销员,卖产品。四流的推销员卖价格。对于销售员来说,与顾客成为朋友,才是销售的最高境界。
为给朋友买礼物,伍毛就经历了两次天差地别的耳环购买体验。两家都是街边小摊,而且距离不远,但在销售服务上却天差地别。A一直讲她的的产品质量多好、是什么925银的、是什么合金的、有什么证书……伍毛只想说“你质量好不好我又看不出来,需要时间来检验,什么材质什么证书我也不知道真假好吗,你给我说的这些我也不在意好吗,直接告诉我,我美!”最后伍毛强忍紧箍咒看中了几款,询问能不能少点,或送点小礼物,直接回绝:不行!因为我们的质量好!那我也果断走人,不买!
与A成对比的B则是另一种推销方式。在小编选购耳环的过程中,B没有主动推荐她的产品,而是与伍毛唠家常,询问伍毛朋友的兴趣爱好,当伍毛说到她喜欢手工时,B告诉伍毛她很多耳环都是自己亲手做的,瞬间戳到痛点,一边与她交流,一边选择了好几副耳环。而且在朋友试戴的时候B也是很客观的给出建议,而不是说戴什么都适合。她给人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最后付款时在伍毛没有要求的情况下她主动给了优惠。总之最终对她好感度爆棚,我敢肯定如果下次有类似需求我会是她的回头客。
也有的销售人员会说,我们是专卖店,我们是品牌店,不能随便给优惠。并不是说要通过给优惠、给小礼物的方式来拉拢顾客,只是情况允许的话,小优惠和小礼物能增加顾客的好感度。最重要的是要以朋友的身份与顾客交流,拉近与顾客心理上的距离。
建立信任,放长线钓大鱼
很多人认为,从事销售工作的就一定得巧舌如簧、能言善辩,但真正的销售高手知道,赢得顾客的信任才是最重要的。
长假期间,伍毛去一家服装店买衣服,遇到一位“妈妈级”的销售员。心里纳闷,为何在卖年轻人服装的店里,居然会有年龄与我们妈妈相仿的销售员?一般为了迎合年轻消费者,大多数店铺都会选择较为年轻的销售员。而在体验后,心里的疑问迎刃而解。
这位“妈妈级”销售员有她的独门秘籍。她不会着急的为你推荐这推荐那的,而是与你聊天。在聊天过程中她会将你与她女儿/儿子联系起来,比如我女儿也是那个学校毕业的、我女儿也穿了一件这个衣服、我女儿也喜欢这样的搭配、或者给你讲她女儿的趣事……这样看似平常的话语却给顾客一种心理上的亲近感,使购物的场景更生活化,顾客也愿意和她聊天,愿意信任她。
虽然最后并没有购买到合适的商品,但并不是销售阿姨的服务不够好,而是真的没有合适的。最后离开的时候,大多数的销售员可能会因为自己废了那么多经历而顾客居然没有买,不给顾客好脸色,马上变脸,其实顾客都是很敏感的,可能你自己没意识到,你的一点细微的变化顾客都是感觉得到的。这会可能让顾客再也不会踏进店铺。而那位“妈妈级”的销售员却不是这样的,当我们离开的时候,她也一样热情,并没有任何一点不悦,而是叫我们以后再来看看,不久后新品回来了有折扣。
你的销售行为虽然不可能每一次都把商品推销出去,也不要以是否推销出去商品作为判断销售行为成功的标准。而应该把眼光放长远点,你的每一次好的销售服务,都会为你增加一份好感度和信任度,都是在位培养潜在消费者付出,总有一天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做销售,很难。需要有智商,有情商,用心,用脑;做销售,也很简单。把自己当成顾客,当成消费者,设身处地的去想想自己在某个消费场景更容易接受怎样的推销方式。站在客户的角度想问题,你也能成为销售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