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市绿源食品有限公司地处山东省兖州市颜店镇经济开发区,东邻孔子故里曲阜,西仰驰名中外的水泊梁山,京沪铁路贯穿南北,京福、日菏高速在这里交汇,交通位置十分便利。十几年前,一位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毕业的女学生抱着赤诚之心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十年前,在别人不解的目光中,她放弃了人人羡慕的铁饭碗,硬是白手起家,开创自己的事业。十年后,凭着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现代科学意识,她用执着的努力和奋斗成就了今天的辉煌的畜牧事业,创办起一家集种鸭饲养、苗鸭孵化、饲养供应、肉鸭宰杀、熟食加工、出口创汇为一体的贸工农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总资产2.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4亿元,年实现销售收入近8亿元,年创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6000万余元。
现在,这个成立于2001年的公司,已拥有总资产3.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8亿元,占地2000亩,拥有员工1800人。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5.2亿元,公司带动养鸭户3200余户,增加农民收入5000余万元,户均增收15000元,养殖户辐射到泰安、菏泽、枣庄、临沂等地区。公司综合能力位居全国第三。
这个创造惊人业绩的女能人就是兖州市绿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晓玲,一位看起来秀丽温柔,和蔼端庄的女性。外表柔和的她,凭着一颗火热的心,一股不服输的闯劲,硬是创造了让男人都佩服的辉煌,而辉煌的背后还饱含着奋斗的艰辛。
三遇挫折气不馁 跨越磨难收获丰
1991年,徐晓玲从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兖州市嘉隆实业有限公司工作。由于工作出色,24岁那年,她已升为总公司技术副总,是当时同行业内最年轻的干部,前途非常光明。
用所学专业来帮助更多的农民致富,是她在学生时代就树立的梦想。而在当时的公司,因为体制的原因,她却无法实现。1997年,她不顾公司领导的挽留和同事的劝说,为了帮助农户通过畜牧养殖增收致富,用仅有的3万元毅然租赁了已停产的一家饲料厂,成立了兖州百灵饲料厂,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当面对创业的一大堆问题时,她才意识到,自己积攒的3万元资金对于想干的事业来说真是杯水车薪。于是一向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她,开始到处借钱,奔波了3个月之后,资金的紧张并未缓解,原本3万吨的生产规模,只能实现1万吨。
祸不单行,公司刚刚运转了一年多的时间,她租赁的那家停产的饲料厂与百姓之间没有完结的官司,因为某家媒体在报道时张冠李戴,嫁祸于她的头上。面对困境,她一边拿起法律武器争讨公道,一边继续生产,同时向农民承诺:如果因为我厂的产品质量问题造成损失,给予10倍赔偿。一年半之后,她终于打赢了官司,并增强了客户的信任度,到1999年底,她完成了资金的前期积累。
1999年,面对肉鸡行业和肉猪行情下滑,养殖业大幅度亏损的不利形势,她及时开发了种鸭饲养、苗鸭孵化、饲料供应、肉鸭宰杀、出口创汇为一条龙的肉鸭养殖业务,并于2001年7月,组建了兖州绿源食品有限公司。
企业兴不忘农 企农合作共赢
农民搞养殖,一怕没资金,二怕没技术,三怕没销路,四怕市场价格风险,收入没保障。为带动更多农民共同致富,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利益连接机制,为此,她针对养鸭户出台了一扶、双保、双补、五统一的诚信经营政策。
一扶就是公司为农民提供贷款担保,进行资金扶持。为了解决农民饲养肉鸭资金短缺的问题,企业上找政府,下探民心,中靠信用社,走出了政府协调,公司 协会 信用社 农户这一运作模式,由公司担保农户贷款,信用社直接将农户贷款放到公司帐户封闭运行,贷款到期后由公司归还,这一模式的运作解决了农民养鸭的资金问题,信用社贷款无风险,回款有保障,诚信运作使肉鸭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天有不测风云,正在公司经营逐渐走上正轨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禽流感袭击了中华大地,一时间,养殖户人心惶惶,担心禽流感的蔓延,担心公司不按合同回收。按常理,禽流感不属于公司与农民签订的合同防疫范围,公司完全可以不承担任何责任。但是她考虑到养殖户根本没有承担风险的能力,一旦出现损失,他们只有破产。于是她一方面积极筹集资金渡难关,严格落实防疫防治措施;一方面郑重向养殖户承诺:一,保证按合同回收成鸭,价格不变,标准不变,付现款规定不变。二,若发生禽流感,公司承担养殖户的所有损失,不让养殖户承担一分钱。三,愿意退合同的,公司立即给与办理。为此,公司为农户承担各种损失300多万元。
双保:即一是公司保证苗鸭、饲料常年按一定的价格供应,二是保证毛鸭的常年回收价格。对农民怕的销路和市场风险问题,公司采取了常年按保护价回收和常年按一定价格供料的办法加以解决,稳定了农民售鸭的收入。为降低疫情造成的风险,对成活率低于97%的养殖户,公司按97%补足鸭苗。保回收价格和保供应价格的双保办法,农民饲养肉鸭销路不用愁,技术有保障,市场无风险,大大稳定了农民利益。在禽流感防治时期,公司在销售受阻、库存产品高达4000多吨产品的压力下,保持成鸭的收购价格不变,对信心不足的以现款结算退合同,极大地保护了鸭农的利益,赢得了鸭农的信任;2005年6月份,在狂风暴雨侵袭时,部分养鸭大棚倒塌,公司及时以成品鸭的价格收购未成品鸭,并帮助鸭农筹集资金,维修大棚,恢复养殖,调动了广大鸭农的积极性。2003年春节前翟村村民姚举才鸭棚失火,公司领导亲自前去问慰,送去5000元问慰金,派技术员维修鸭棚,快速恢复生产,温暖了养殖户的心。
五统一:即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供药、统一防疫、统一宰杀.在技术服务上,公司从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招聘了三十几名专业技术人员,全部培训上岗,把技术员的工资切实与农民养鸭的成活率、料肉比,均只毛利润等指标挂起钩来,农民获利越多,技术人员工资越高。为了提高技术服务效率,公司还开设了值班热线,配备了服务专车,以最快的速度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
免费培训农民 指导养鸭生产
公司聘请全国禽业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郭玉璞教授与山东省畜牧兽医职业学院石继伦教授联合编制了肉鸭养殖技术手册,免费发给农户,推进了肉鸭养殖生产的专业化、技术化、标准化。公司每月定期发放《绿源科技报》,及时对肉鸭生产进行指导,指出生产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鸭农对此赞不绝口。许多新观点、新思路、新办法在养鸭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大大提高了养鸭户的饲养水平,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设基金专户 抗行业风险
公司建立了风险基金管理制度,由各养鸭户按自己养殖肉鸭出栏只数,每只交纳风险基金0.20元,主要用于推广新技术,特别是个别养鸭户的亏损弥补,以降低养鸭户的养殖风险。公司还几次同中保财产公司领导协商,为大部分养鸭户的养鸭大棚进行了投保,以尽量降低养鸭户的意外风险和损失。
徐晓玲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创业不光是为了钱,而是为社会多做一些实事,让更多的人有事干,让更多的人过上多姿多彩的生活.事业成功了,但徐晓玲一刻也未忘记,她所走过的每-步都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她要用实际行动回报党,回报社会各界。她深知创业的艰辛,更能体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难处,因此对下岗失业人员格外照顾,招工优先,培训免费,还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为他们缴纳社会保险,使他们有稳定收入且无后顾之忧。到目前为止,她的公司已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00多人。为充分调动当地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协助政府部门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徐晓玲一方面鼓励引导当地女青年走出家门,增加劳务收入,另一方面多方吸纳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到公司就业,在她的公司里,女职工占到了80%,绝大多数是来自农村的富余女劳动力。她乐善好施,当了解到颜店镇前海村妇女王淑玲家里贫穷,想养鸭又没有本钱时,她帮助王淑玲建起了2个养鸭大棚,免费送给她一批鸭苗。如今,王淑玲已建起了6个养鸭大棚,每年获利十几万元,不仅摆脱了贫穷,家里还盖起了二层楼房。徐晓玲还走村串户,手把手地指导农村妇女进行科学的家庭养殖,带出了一批靠科技养殖致富的女能人队伍,使3000余户农民走上了致富路,养殖户辐射到泰安、荷泽、枣庄、临沂等地区。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美丽的巴蜀大地,灾情深深牵动着徐晓玲的心,她积极组织公司员工,带头为地震灾区捐款,奉献爱心。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女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因为她始终相信,有爱就有希望。
经过多年的顽强拼搏,徐晓玲创办的公司,目前已是鲁西南最大的肉鸭加工生产企业,肉鸭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增长,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市十大产业链之一,该项目是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国家、山东省两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被农业部注册为鸭行业全国第三位。济宁市先进民营企业,公司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为山东省有机食品协会理事单位,山东省第一家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肉鸭企业,是国家少数民族特需用品定点生产企业。董事长徐晓玲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女能手、全国杰出创业女性、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山东省十大农民女状元、济宁市巾帼十杰等荣誉称号,先后当选为兖州市党代表、济宁市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