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本土化,雀巢的确更像一个中国本土企业。
90%本土化,不但拉近了这个具有150年历史的老字号品牌与中国消费者的距离,也让雀巢集团CEO保罗?薄凯一行人的中国行,更有了一种游子回家探亲的喜悦和亲切。
此次雀巢集团高层来华,是为见证其在中国投资的两家工厂同期开业投产:一是雀巢在山东青岛莱西投资8.8亿元建成的世界级咖啡工厂,另一是雀巢与银鹭共同投资21亿元兴建的安徽银鹭食品工业园。
正如薄凯先生感叹的那样,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两家工厂同时开业,在雀巢历史上实不多见。
在全球经济形势不甚乐观的背景下,雀巢却反其道而行之,如此高调投资中国,其背后原因是什么?作为一个具有150年历史的全球食品巨头,雀巢在投资策略上有何独到见解?在完成众多收购又保留这些品牌的同时,如何管理和包容这些企业?在其全球市场中,中国处在怎样的一个位置?面对众多的疑问,雀巢集团CEO保罗?薄凯和雀巢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狄可为,毫不回避,一一对记者作答。
记者:在全球经济都不太乐观的大背景下,为什么雀巢还有勇气大手笔投入在中国同时建两个工厂?
保罗?薄凯:中国是充满生机、活泼的市场,这对我们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我们在中国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共建了33家工厂。7月10日和11日开业的莱西咖啡工厂和安徽银鹭产业园,都是世界级的先进工厂,这也是我们表达对这个国家长远信心的最好佐证。我们看到这个国家非常强劲的发展势头,我们希望成为其发展的一部分。为了中国消费者,我想这是一个公司应该做的,融入其中成为这个国家蓬勃发展的一部分。
另外,中国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现在已经成为雀巢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断加大投入的原因。例如仅在山东青岛的莱西,雀巢就已经有20年的历史。由于这个地方所提供的非常具有竞争力的投资环境,我们又建了一家咖啡工厂。在和无论是省级政府还是市级政府打交道的时候,我们深刻意识到,这个地方所提供的环境非常具有竞争力,这为我们的投资提供了信心。
记者:刚才您提到中国目前已经占到全球市场的前两名,据不完全统计,这个占比大约是4%-5%左右,您对这个数字是否满意?这个占比还有没有可能继续扩大?
保罗?薄凯:中国在过去的30年里增长速度非常快,这种快速的增长增加了巨大的内需,这与社会的发展积极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雀巢在过去的30年里遇到了很多发展机会。
雀巢几乎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有运营,在许多国家,我们运营都超过了100年。对于中国市场及中国消费者所呈现的忠诚度,我们有信心会在这个市场同样做到这一点。
雀巢目前在中国国内销售的产品,90%以上是在中国生产、在中国销售,而且尽可能多的使用本地的原材料,同时在口味,在营养需求方面尽量的结合、贴近本地消费者的需求,结合了以上各种因素,我们在中国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因此我觉得我们更像是一个中国的企业。
我们必须承认,中国做到雀巢集团的全球第二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从雀巢全球的角度看,4%-5%是一个很大的比例。当然,对于中国的这种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觉得这个份额应该会更大。这也是我们的信心!所以今天才会不断有投资的项目出来。确实应该把中国放在一个她应该有的位置上,所以说这是一个很长的历程,但是我们对雀巢在中国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记者:中瑞两国的交流合作一直以来受到两国领导人的重视,在今年的5月份,李克强总理访问瑞士时也建议,中国和瑞士在食品领域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请问雀巢在这方面的合作有什么建议和新的计划?
保罗?薄凯:首先我很高兴看到中国和瑞士之间两个经济体贸易关系非常紧密,刚刚签署的《中瑞自由贸易协定》很好证明了两个国家在这方面愿意更紧密合作的愿望。雀巢是一家瑞士公司,但同时我们现在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是一家中国公司。
具体谈到我们怎么能够为中国食品领域作贡献,首先要看到我们在食品行业成功的150多年历史。我们获得很多最佳实践,比如在工厂,我愿意分享这些最佳实践。无论是在食品安全方面还是在任何其他的方面,与我们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标准都是一样的。同时,我们也非常愿意分享在发展供应商方面的成功经验。
我知道食品安全对于中国目前来讲是一个重中之重的大事,在这方面,我们与中国政府的愿望和努力方向是一致的,就是为了生产安全的食品营造良好的环境。因此,雀巢非常愿意把我们150年来所积累的各种成功经验,带到中国来与大家分享。就生产安全食品方面的管控经验、研发经验以及在整个价值链上下游各个方面的经验,我们都愿意拿过来与中国政府分享,比如与农业部、卫生部、工商总局、食药监局等加强的紧密合作。对于我们来讲,这是创造共享价值的最好例证。
记者:我注意到,近些年不断有一些知名的品牌被雀巢收归麾下,比如中国的徐福记、太太乐、银鹭等,很多是民营企业。在保留这些品牌和原有管理团队的同时,雀巢如何让他们充分融合到这个国际化的大家庭中?
狄可为:事实上,公司就像人一样,有生命,有感情,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一般会从三个方面来描绘一个人:形象、个性和价值观。因此,对于合资的公司,雀巢向来都以包容的态度,保留原有品牌的同时保留其团队。
比如银鹭,这个企业一直以来都保持着自身鲜明的品牌形象和个性,我们不但会支持他们保持,更会鼓励其发展其独特的个性。在价值观方面,俗话说,你可以娶一个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但是不能娶一个价值观不同的人,除非你们不想白头到老。
雀巢和银鹭有着相同的价值观。首先人是最重要的,我们把人排在制度之前;然后是品质,这是不可妥协的,我们致力于长远目标,不会因为短期利益而牺牲长远目标。个性都会不同,但价值观是共享的。
我相信,银鹭更了解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他们会以更快的速度将产品推向市场,企业创新精神强于我们,这些优势不但要保留,还要继续壮大。这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雀巢的优势在于更专业的管理、研发技能、策划组织能力、市场营销,这些都可以供银鹭学习。双方都应抓住对方的优势互相学习。
因此,两个公司的融合就像是婚姻,夫妻二人都保持自身个性的同时,在共同的价值观引导下,和谐共处,共谋幸福。
记者:近期,中国政府对一些外资婴幼儿奶粉品牌进行反垄断调查,这期间雀巢旗下的惠氏宣布降价,但雀巢品牌目前没有降价,不知道是否也遭到反垄断调查?会否蔓延到其他领域?
保罗?薄凯:此次中国政府对婴幼儿配方奶粉展开的反垄断调查还在进行当中,我们会积极配合,有一点我需要强调的是,雀巢作为一家公司来讲,一定要确保我们在任何地方的经营都要遵纪守法,合法合规,严格恪守我们所在地的法律法规。一旦发现存在有悖于这个原则的,我们一定会去改正。所以在这个事情上,我们同样在通过自查来发现,希望进一步做得更好。
记者:雀巢是以婴幼儿奶粉业务起家的公司,但在洋奶粉品牌血拼中国市场之际,雀巢在终端的销售却显得有些保守。因此在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雀巢的占有率并不高,这一点您是怎么考虑的?今后在寻找新增长点方面有哪些战略构想?
保罗?薄凯:不可否认,奶粉业务在雀巢全球业务中是很重要的,在婴幼儿奶粉领域,雀巢在中国的份额确实不高。雀巢注重产品的研发,人生在各个阶段的营养需求都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我们的研发是全球范围的,30个研发中心有2个在中国,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不久之后东莞和厦门的研发中心也将投入使用。其任务就是支撑中国不断增长的各个系列产品的研发工作。
近期,我们在跟和记黄埔合作,借助他们的中草药资料库,进行新产品的研发。雀巢健康科学部将研究如何将具有保健功能的营养添加到食品中,提供营养的同时预防某些疾病。我相信,中草药方面的研究,将是雀巢的一个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