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北京,独泳,1500 米!早安,苏州,风雨无阻,四城十会骑行出发!早安,哈尔滨,松花江慢跑,体会零下廿六度不同的滋味! ……
这种早安体是林炳生七千余条微博中最常见的形式,粗略的统计,他应该是中国企业家中运动量最大、坚持最久的一个。从二十多岁的血气方刚到如今半头白发,永和豆浆正如林炳生的运动生活一样,一直围绕着大豆和豆浆在成长。
勇往直前
慢跑、瑜伽、游泳、自行车骑行,同时附上自己的人生感悟,这些都是林炳生每天早间的主旋律,再分享一些书画资讯,简直就是一本养生运动活秘籍。
年长的企业家中,其实有不少微博控,如李开复、王石,但像他这样随时随地分享的老板并不多见,他笑着说:我喜欢社交,每天早上发点东西,朋友都知道我在哪里,有事情就可以找我。去年莫干山小铁人三项,游泳1600 米,自行车40 公里,慢跑4 公里,四个半小时完成。看,林炳生就是这样一个好玩、有趣的人,仿佛永远是那么的年轻。
与其说这跟他的特种兵生涯有关,不如说是林炳生常年坚持的结果。但回顾他的成长史,孤独与寂寞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占据他的生活。
1958 年,林炳生出生在金门,6 岁时全家随军迁往马祖,16 岁去了基隆念海事学院。少年时期的林炳生,是在艰难的炮火中生存的。那时候马祖是两岸驻军的前哨,戒严时期,岛上每晚9 点宵禁,禁止灯光,父亲加班干活也得用旧布匹挡住窗户。美国面粉、孤独和阿兵哥,可以看成林炳生成长中物质、情感和社交的最主要体现。
七八十年代,台湾人口少,基本上年轻人都要服兵役,林炳生也不例外,他先后去了空降特战部队和两栖作战部队。回忆起伞降这样的训练时,他庆幸的说:跳下来摔断腿的,啪地一声从屋顶直接砸到锅里的,都有。孤独与历练,使林炳生学会了坚忍。
但同样是这种环境,使得他面对女孩子不会说话,打电话约女朋友看电影还要打草稿。突破这样的窘境,得益于他的第一份工作--美国胜家台湾分公司的缝纫机业务员。
从菜市场王子的称号就可以知道林炳生是怎么改变的,一般人觉得菜市场都是买蔬菜食品的主妇,并不看好。但林炳生却在这里捞到了第一桶金,他想方设法与急着挑选活鱼活虾的女人们交流,问清住址便接过话来:太巧了,下午我正好要去那里,能顺道拜访您吗?创造了拜访的机会,他更拿手的是抓住顾客的情感诉求:您是个贤惠的太太,如果再买一台缝纫机,可以帮你为老公和孩子做衣服,他们一定会很感动。这种模式在当时有催眠一样的效果,这个王子也在随后的两个半月爆发性地卖出了一百多台缝纫机,在几百个新销售员中排第一。回忆起当时的努力与成果,林炳生依旧很兴奋。而在升任销售主管期间,林炳生也充分展示了他不一般的能耐。从最好的业绩推销员到业绩最差的小组主管,林炳生坦言,没有捷径,只能用扫街的方法。
而且,他还有个诀窍,我让队员们一定要从楼房的顶层开始,就算频繁碰壁也得下来,一栋楼总要走完的。原来这个团队只能卖40 多台,结果那个礼拜总共卖了130 多台。
年轻时候的林炳生精力充沛,在胜家三年,竟然兼职开了三年夜间出租车。他还卖过皮衣、钢琴,做过房屋中介。谈到离开胜家时的缘由,他说卖缝纫机还是太小家子气,我要继续突破自己.
研磨豆浆
宁静的小巷,一杯永和豆浆,我在细细品尝,恬淡的家乡,这是蔡依林演唱的《台湾的心跳声》中的一段歌词,这首歌也是2010 年世博会台湾馆的主题曲。
或许,当初那个只有每天存500 新台币想法的年轻人,不会想到多年之后,大豆和豆浆会成为他
的终身事业,也没有想到永和豆浆会成为台湾的一张名片。
永和是中国台湾省台北县永和市的地名。上世纪50 年代初,两位退伍老兵迫于生计,在永和市的中正
桥畔,搭起小棚,磨豆浆,炸油条,渐渐形成了一大片供应早餐的摊铺。
1983 年,一个即将倒闭的破烂作坊,三个合伙人,永和豆浆的生意从此在林炳生手上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路。林炳生在付出60 万新台币转让价的同时,还获得了永和豆浆的注册商标。
自己东拼西凑了20 万元,再拉上自己最好的朋友和原来卖缝纫机的同事入伙,磨豆浆、煮豆子,起早贪黑,辛苦了两个月后,却赚不到钱。朋友提出了退股,半年后,同事也离开了。
豆浆是甜的,但生意却是苦的。无奈之下,林炳生找来大哥、大姐管理生产,自己则抽身出来,像当年卖缝纫机一样,跑遍台北的社区福利社、便利店。
慢慢的,在学生早餐市场上,冬季瓶装热豆浆需求渐大。为了提高产能,林炳生自己捣腾出一套可自动封口、无需人工冷却的半自动化包装机。不过这套机器可真是让人心惊肉跳,微动开关容易漏电;包装时需要人工对准瓶口包装,包装损耗浪费大。
初期的粗放式经营也带来了很多质量问题,不良率很高,不合格的豆浆总是一车一车地倒,把公园(原为垃圾场)里的树都养肥了.
永和豆浆真正起步在1987 年,林炳生考察了岛内众多大型食品企业,同时也开始与高校研发机构合作,简单容易携带的耐热PP 瓶装豆浆,渐渐被市民接受。林炳生第一个厂房在台湾汐止购买,永和豆浆汐止工厂成立,1995 年又扩建了彰化区北斗厂,产能不断扩大。再后来,永和推出的豆浆、米浆保久系列,渗透到岛内各大零售终端,尤其是学生群体,同时打开海外市场。到1996 年,永和豆浆每天可以做到1 万多瓶的实销量。在此期间,永和豆浆成为台湾第一家获得食品GMP 认证的工厂。从小作坊到半自动生产,再到全自动化生产,历经十余年的发展,永和在台湾已经是小有名气了。林炳生的生意正如豆浆一样,反复研磨,才品到了香甜。
传承豆魂
永和豆浆在台湾的发展,正值亚洲四小龙腾飞的阶段,市场越繁荣,竞争也就越激烈。一方面是岛内通路价格战惨烈,波及供应商,永和的利润被反噬;另一方面,永和的成功引来了统一、味全等品牌的跟进。面对岛内的严峻形势,恰逢康师傅的魏氏兄弟邀请林炳生到大陆发展,那时两岸关系稍有缓和,康师傅在大陆也获得不小的成绩。怀揣着开辟新市场的想法,林炳生小心翼翼地踏上了大陆的土地。
初上大船,必定颠簸。林炳生依靠委托代工,依旧走零售通路,市场反响不错,却收不到钱。当时大陆改革开放十几年,变化很快,但缺乏干净、卫生、标准化的早餐,林炳生觉得这片市场大有可为。1999 年,永和豆浆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直营店,在随后的几年内,林炳生积极发展华东、华北市场,相继建立起了独立的中央厨房和物流系统。
彼时,中式快餐还在寻找标准化的答案,大陆只能是洋快餐巨头们的天下。永和豆浆以豆浆和油条为特色产品,再辅以台湾风味小吃。布局上,永和专门到台湾连锁协会学习连锁规划;细节上,则分门类别做了几百项标准手册;流程上,从食品采购、物流和制作上对各项套餐进行定量数据化。这些标准化的措施,在目前的大陆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今,通过吸引有实力的地方企业,建立区域联盟模式,十余年时间,永和在大陆发展了超过500 家门店。
一颗大豆的生意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豆浆是永和的核心特色,随着连锁门店的快速扩张,林炳生将目光转移到产业链的上游。林炳生先后在大豆主流产地开办了哈尔滨延寿厂、吉林舒兰厂,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如今,永和开发的各色豆浆粉成为快餐业的主流豆浆产品。不过,关于豆浆粉和现磨豆浆的营养价值之争一直不断,林炳生认为通过永和的烘干、脱皮、去芽等工艺, 再经过粗磨、细磨、排渣、高温消酶等过程,既提高效率,又能保留大豆的蛋白质和精华,豆浆粉泡制的豆浆不会拉肚子、胀气,尤其是对胃不好的人,效果更佳。每次出差,他都会搜罗各地的大豆和磨石,甚至还会将随身带着的豆浆粉放入火锅料中,他还满怀期待地筹划大豆博物馆。对于大豆的专注和热爱,也使得林炳生获得了豆魂的美誉。
品质是豆魂的根基,这是为商的根本。但作为在大陆二次创业的台商,中国风、台湾味、两岸情赋予了豆魂更多的情感内涵。一颗豆子,在林炳生看来是圆融、圆满、圆通的写照。王国维讲人生三境界,林炳生觉得那三重境界更是对自己的人生指引,作为一个跟大豆打了三十余年交道的人,昨夜西风和衣带渐宽,已在筚路蓝缕的创业中实现,如今,林炳生恰恰就是灯火阑珊处那个秉承豆魂的人。